分享

做到这几点,告别周一困

 新用户8546LsRJ 2023-07-28 发布于广东

喜欢就点击上方蓝字莓芝味关注我吧

再点击右上角“”菜单,立即设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周一,是最不讨喜的日子。

周一,是上班族的又一艰难轮回。

周一,是拥堵的周一,是欠缺精气神的周一。

在马路上,相较以往的任何一天,周一都更容易诞生路怒。

在地铁上,你很轻易就觉察出这个人的黑眼圈,那个人的目光呆滞。

不管你承认与否,绝大部分人基本都难以于周一幸免。

值周一早上,就又听到同事在打着哈欠念念有词,怎么周一就这么困啊?

她上周也是这么说的,上上周也是这么说的。

她仿佛就陷入了个死循环,日复一日地上演着周一困,却未曾想过办法去摆脱。

事实上,除却真为工作而忙,业余时间谋发展的一部分人,其余人的周一困无非就以下原因。


  01 
放纵的尽头是一个人熬夜


周末两天,无需早起上班,给上班族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放纵条件。

为了珍惜这每周都会来,却仍显弥足珍贵的休息时间,两天当五天用,无限拉长,企图彻夜未眠。

这48小时都是如何度过的呢?不外乎以下两种:

一种是室外的,白天在外面跟朋友疯玩了之后,回到家可算是有自己的时间了,可千万得把握起来。

然后就是无休止地看剧,打游戏,看小说。

另一种就是自始至终在室内,被床给封印了,看剧,打游戏,看小说,从白天到黑夜,再从黑夜到白天。

谁说白天不懂夜的黑?

熬夜的人再懂不过了。

一个个孤独的人儿,披星戴月,挑灯夜战,完成一个个既重要又紧急的任务,全然不顾频频发出求救信号的身体。


  02


放纵的尽头是一群人熬夜


白天轰趴酗酒,总觉得欠点意思,所以大部分老友记都心照不宣地把周末活动安排至晚上,最好是夜深。

刚好吃完饭,还能开启下半场,酒吧、KTV常常是不二之选。

都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实是不假。

为了与孤独抗衡,他们能想到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狂欢的时间尽可能地延长。

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切肤感受到自己胜利地把孤独踩在了脚底。

孤独成了脚下败将,仓皇而逃,无所遁形。

要是有谁想中途脱逃,将会遭受言语的毒打:

是朋友就留下来...

我们一年有几次这样熬夜一起玩啊(事实上频率真不算低)...

这么早回去,又是一个怕女朋友,怕老婆的种...

坚定自我的人自然能充耳不闻,毅然推开那扇类似囚禁的大门。

但更多人是败下阵来,悻悻地回到座位上,继续着这场孤独的葬礼。

如此熬夜的日子周而复始。

日复一日之下,绝大部分人都自然而然地掉入了周一困的陷阱,欲罢不能。

更可怕的,是从周一持续困到周五。

困困困,痛痛痛。

那么,在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怎么做才能解脱,从而拥抱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周之计在于一呢?


  03 


1、建立良好的习惯。


睡前一小时,请把电子产品扔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

电子产品发射出的蓝光,会刺激你的脑神经,使得你越来越精神,无情劝退了你脑袋中的嗜睡虫。

多少养成好的作息习惯的人,都摆脱了睡前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董卿睡前看一小时书的习惯雷打不动,这不仅保障了她的睡眠时间,还让她的知识储备量越来越庞大。

睡前读书的习惯真可谓是一举多得,我本人也非常推崇,并且也在努力地付诸于实践。

另外,要控制好玩手机的时间,不要过度沉迷。

很经常,就听见朋友倾诉说昨晚又做了很多梦,醒来像被打了一样。

一问她是不是刷手机刷多了?

果不其然,她说最近在玩命刷谍战片。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么高强度地往脑袋灌输那么多刺激的场景,不做梦才怪呢。

其次,你要是是个很容易想得多的人,那就让自己多找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来做。

最开始,建立微习惯,一点一点践行,不要贪杯。

不用一丝思考,把这些微习惯形成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然后你就会自然而然地给这些微习惯加码。

例如画画,针织,运动,对了还有看书。

不经意间,你会发现你已经养成了这些好习惯,一天不做反而都不自在了。

杨绛说:

你之所以想得太多,就是因为书读得太少。

一样的道理,只有让自己沉浸于更有益于身心的各种活动中,你才能让自己真正避免想太多。

别傻了,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件东西的得来都不是靠想得来的。

请停止你的天真吧。


2、拒绝自我内耗式的社交

总听有些朋友吐槽说,其实很多饭局,我都是不想去的,就怕被朋友说自己不合群。

请你问自己一个问题,他们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偶尔一次的聚会倒是正常,但高频率地聚会有实质性的意义?

记得一个男性朋友跟我说过:

很多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只是为了打发寂寞,也没什么真心可言。

你的存在感真不需要靠整天在朋友面前晃悠来实现。

花香蝴蝶自来。

只要你足够优秀了,他们就会主动靠近你。

更重要的是,唯有这样,你才有资本去靠近更多优秀的人。

曾听人说,在你没有能力之前,你是没有朋友的,因为没有能力的你自己,身边的朋友也跟你差不多,帮不了你更多。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种说法未免太势利了,但事实上就是如此。

成年人的世界,就别搞那么多自欺欺人的小动作了。

到头来,祸害的只是你自己。

我突然想起渡边淳一的《钝感力》,拥有好的睡眠,也是你的优势之一。

听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人曾向一个高僧请教修仙的秘诀,高僧说,也没什么特别的,我也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那个人惊愕地说就这么简单吗?这两件事我每天都在做啊。

高僧回应:

那可不一定。很多人吃饭的时候不吃饭,睡觉的时候不睡觉。

这句话,值得细品。

希望我们都能在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共勉。
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 在看 

作 者 简 介

莓芝味,90后自媒体创作者。

践行8小时内求生存,8小时外谋发展。

一年读书50本,专注分享读书写作,个人成长自律,观点文

期待和同频者们一起走花路,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