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青春没有马不停蹄的忧伤

 大叔唱片屋 2023-07-28 发布于海南

第一次听黄舒骏,是90年刚到重庆读书后。同寝室的四川舍友借给我们一盒他自己翻录的磁带,里面都是台湾流行歌,记得有黄舒骏、杨峻荣、杨庆煌,它成为当时被我们“传听”最多的磁带。“马不停蹄的忧伤”,是我们第一首喜欢的歌,后面还有杨峻荣的“情书团”、杨庆煌的“会有那么一天”...

从中学到大学,除了学习和考试,我的生活里最多的就是音乐和足球。在这段“不识愁滋味”的快乐时光,我没有丘比特的烦恼,更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我没有愿意为她打饭、打水的女生,但有更多朝夕相处的舍友、球友和老乡,一起听歌,一起踢球,一起在校园里肆无忌惮地说着99.9%人听不懂的海南话。四年大学,尽管我的青春没有马不停蹄的忧伤,但不妨碍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唱“马不停蹄的忧伤”的黄舒骏。


这一期,和大家分享1988年黄舒骏在歌林公司出版的首盒磁带。在这盒专辑里,他尽情地展露了个人出色的创作才华, 10首都是他创作词曲的原创歌,优美的旋律、多变的曲风、极具个人特色的长歌词,石破天惊地轰动了当时的台湾流行音乐圈。

与创作水平相比,他的歌声并不能算是很出色,但因为演绎的是自己的作品,在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上,更契合旋律和歌词所蕴含的创作意图,因此形成了个人的特殊唱腔和表现方式。这种独树一帜的创作特点和演唱风格,既突出了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兼顾到了流行音乐的商业市场,成为专辑辑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在陶晓清等组织的“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1975-1993)”评选里,这张专辑名列第53位。


除了黄舒骏,参与专辑制作的一众台湾音乐人同样不应该被遗忘,把他们的名字一一列出来分享给大家:

编曲:陈志远  制作:杨明煌、黄舒骏

弦乐:陈宗成等六人、蓝国融等八人(A1及B2)

鼓:黄瑞丰  吉他:游正彦  贝斯:郭宗韶  键盘:陈志远

口琴:黄舒骏  和声:孙建平/黄舒骏

混音:杨明煌/黄舒骏

录音室:台北雅絃录音室

造型:卓平英  发型:廖辅音  摄影:杨立德

另外,磁带歌词页背面,以“黄舒骏解剖黄舒骏”的概念,将他创作每首歌的背景和感受,以自述和附注的形式做成唱片文案,也是专辑一个很大的看点,成为整张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之间”的自述-“我写**之间的野心是很大的。简单的说,我企图创作出流行乐坛中极少数可能进入「史册」中的重量级作品,而且能结结实实的击倒罗大佑的<鹿港小镇>、<亚细亚孤儿>、<现象七十二变>,而我所超越他的,则在:是国语歌坛第一首以史诗的写法,如此壮阔的描述写一段横跨八十年间台湾三代的历史沧桑”,成为黄舒骏和这张唱片最引人争议的部分。

这段文字原本是黄舒骏私人记录的个人手笔,只偶尔透露给几个朋友,在设计和制作唱片文案时,被唱片公司看中而把它刊登了出来,不管是唱片公司的无心之举,还是有意为之,这段略显“狂妄”的自述,反而成为唱片一个很大的听点。

以我的主观认识和理解,不论是歌曲的创作,还是对后世的影响,黄舒骏的这盒专辑都无法与罗大佑的前三张神作相提并论,要超越像珠穆朗玛峰一样存在的罗大佑,并不容易,似乎没人成功过,不论是黄舒骏,罗大佑本人,还是其他人,都一样。但我佩服初出茅庐的他,在那个当下就能有如此的雄心壮志,音乐人需要这样的激情,需要这样的勇气,才更有动力为我们创作出更多好的歌曲,不管是否成功,只要敢想,只要去做,他们就值得我们尊重。

听黄舒骏的唱片和歌曲,除旋律、编曲、配器和伴奏外,还有就是他特有的长歌词,像这张专辑的“**之间”、“未央歌”和“马不停蹄的忧伤”,以及后来的“恋爱症候群”和“改变1995”等,都是他长歌词作品的代表作。在这些经典的长歌词里,黄舒骏运用叙事、抒情、咏叹、反省、写实、讥讽、戏谑等多种写法,向听他歌的听者,充分传达出他对歌曲的创作意图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和看法。



还有,歌林出版的这盒磁带,外包装设计也很用心,既没有像常见的封面封底放在磁带盒内,也没有使用外纸盒包装,而是直接把封面和封底印在一张厚皮纸上,贴在了磁带盒外面。在我目前收藏到的黄舒骏在歌林的三盒磁带-《马不停蹄的忧伤》、《雁渡寒潭》和《何德何能》都采取这样的包装形式,另一盒歌林1990年出版的《未来的街头》,应该也是一样。没考证过,这个设计是唱片公司,还是黄舒骏和他的制作团队的创意。



这期的分享,我会把每首歌的歌词以及黄舒骏的自述部分一并贴出来,和喜欢黄舒骏的朋友们一起,再次重温这张经典的唱片。


A1、马不停蹄的忧伤



讲述了与薇薇和娟娟两个女孩的两段爱情故事,结局一样,两个吉普赛的女孩都离去了,给那个痴情的男孩,留下的只有马不停蹄的忧伤。旋律非常动听,搭配既有故事性又有画面感的歌词,听过的人很难不喜欢上这首歌。它也是当时我们宿舍里,合唱最多的“舍歌”之一,虽然我和舍友们都没有薇薇和娟娟。


A2、未央歌

歌曲取材自鹿桥(吴讷孙)的小说《未央歌》,小说讲述了伍宝笙、余孟勤、蔺燕梅、童孝贤等四位主人公,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在平静纯洁的象牙塔内,他们彼此引为至友、畏友,有爱有怨、有笑有泪,并交织发展出一段属于青春和校园的爱情故事。黄舒骏以他的视角,用旋律和歌词讲述了自己对小说的理解。


A3、夜半的猫



我对这类“以物喻情”的歌曲最没有抵抗力,很喜欢陈志远的编曲、配器,歌曲的伴奏和黄舒骏的唱法,很魔性,听了易上头,最后一段的歌词-“所谓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希望总是在下一代身上”,更是大大地提升了歌曲的高度。


A4、所谓今昔



在这首歌里,黄舒骏继续发挥他的才气,以“昔”和“今”的对比作为切入点,铺张他的歌词,抒发他对社会的议论,不但有现实意义,更不缺启发的思考,喜欢这首歌词的写法。


A5、忘年之交



和“所谓今昔”一样,也是一首很有深度的歌曲,讲述了两代人之间的交流,从一个年轻人的视角,唱出了对有故事、有经历、有体会的上一代“忘年之交”的认识。当年听这首歌的我,和现在重听这首歌的我,刚好角色互换了,这就是岁月。


B1、听不懂的话



当年听这首歌的时候,确实没有真正理解歌词里那些“听不懂的话”,30多年过去,再听这首歌,再看这些歌词,一切都明白了,这首歌写给的是30年后的我们。



“孩子不要天真地太不像话,现实的世界它就是这样,请不要试图去改变它,我想还是改变自己吧。因为爱你所以要离开你,这样我才能永远想念你,虽然痛苦在心里但我仍愿意,看着别人一辈子陪伴你。这里没有所谓的地狱天堂,每一个人的好坏都没什么两样,也没有所谓的喜悦悲伤,因为脸上的表情都很像”,把这段经典的歌曲转摘分享,和大家一起怀念我们曾经的青春,一起重温这些当年我们没有听懂的话。


B2、不要只因为他亲吻了你

B5、天平座的女子



B面有3首情歌,对这两首没啥感觉,不论是旋律,还是歌词,与其他歌曲相比,个人觉得略显平淡。


B3、给她的信



比起上两首情歌,我更喜欢这首“给她的信”,他用写情信的独特方式,唱出了一首动人的情歌。舒缓的旋律,他的低声吟唱,配合着情信的倾诉,这种情感的铺陈,最让听者痴迷。


B4、**之间

这首歌是当年台湾歌词长度第一的歌曲,他用叙事的写法,讲述了*代之间的沧桑变迁。因为没有同样经历,且对这段历史了解甚少,我不是很理解这首歌词的意义。

最后,说一下我收藏的唱片版本。收了2盒台版磁带,以及一盒试听带,试听带只有4首歌,AB两面同样的内容,应该是给当时的电台或唱片行的推介磁带。试听带的音质比原版磁带更好,我平时听得最多的也是它,除了音质,我最喜欢的4首都有了。这张专辑的首版CD不好淘,即使有,价格也不便宜,还是听磁带最合适,便宜又好声,这种怀旧歌曲用卡座播放才更有味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