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飞(21)

 时空杂货铺 2023-07-28 发布于河北

严惩的第一步,就是解除兵权,想要解除兵权,首先要班师回朝。

回来才好动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万一有不法分子趁着岳飞睡觉给他披上件黄袍怎么办?

早在金兀术袭击岳飞驻扎在郾城的指挥部时,阴谋就已经开始了,在接到了岳飞请求援兵的消息后,秦桧就唆使其党羽上奏:

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飞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

这话听上去大义凛然,可在宋高宗的耳中,却是另一种解释:

岳飞若深入敌国,收复故土,立下不世之功,声望日益剧增,陛下当如之奈何?

他日若犯上作乱,陛下岂不危矣?

宋高宗之所以能够坐镇东南,靠的是皇室血统,可一旦让岳飞渡过黄河,收复失地,那到时定会民心所向。

民心所向的后面是不是还要众望所归?到那时,自己说话还算不算数?

说到底,这涉及到皇位的法统性。是原则问题,更是自己的底线。

要想皇位安稳,就需要长期的和平,至于金人,赶走了就行了。

这也是赵构在北伐这件事上,反复不定的原因。


就在岳家军大破金兀术拐子马的同时,第一封班师诏书发出了。十天后,郾城之战结束,岳家军向开封进军之时,诏书抵达,鉴于当时的局势,岳飞上书争辩:

应奋勇追击,莫失良机。(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

岳飞本以为宋高宗若知晓此时的战场局势,定会全力支持自己。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此时就是洗刷靖康之耻最好的时机。

但接下来的事,确是让他始料未及。

两日后,大军抵达朱仙镇,准备奔向最后的目标——开封。

此时的金兀术,早已逃出开封,虽然自己明白,远在南边的秦桧定会采取行动,阻碍岳飞的进军。但何时到来却是未知数。

万一跑的慢,被岳飞堵在城内,以现在金军的战斗力和对岳家军的恐惧程度,自己被俘是迟早的事。

那可真就是:伐宋未半,而中道崩阻了。

其实金兀术还是不够了解宋高宗对于和平的祈求与向往,至少在求和这件事上,赵构一向是杀伐决断,颇有魄力。

只要战场局势利于宋军,立刻派人请和,绝不给好战分子可乘之机。

诸葛无命延汉祚,武穆何甘止朱仙。

朱仙镇,也将成为岳飞此生北伐的终点。


七月二十日,岳飞没有等来朝廷的援军,取而代之的是十二道班师诏书,并且用的是驿传中等级最高,速度最快的金字木牌。

而且措辞更为激烈,命令大军即刻班师回朝,不容耽搁。

如果岳飞就此退兵,则金兀术无危矣。如果一意孤行,则是公开的抗旨。

这便是秦桧的计划。无论岳飞选择哪一个,都是秦桧乐于看到的。

但这个看上去天衣无缝的计划,却有一个致命的漏洞。那就是,第三个选择——造反。

起兵造反,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进京勤王。在中国历史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后世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明成祖朱棣,在燕京起兵,一路南下,最终造反成功。

对于这点,秦桧是知道的,但他依然这么做了,因为他知道,岳飞一定不会选择这条路。

这场赌局,赌的就是岳飞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

自从登基以来,宋高宗一直对武将势力严加提防,经过两次兵变之后,更是对在外征战的将领猜忌有加。

对于金人的南下侵犯,需要这些将领守卫疆土,可一旦出现“功高震主”,不信任感也就油然而生。

怕他们造反,但又没有可以反制的手段,只能希望他们听从圣命,忠君爱国。

如果不造反,为何要防备?如果真造反,又没有办法。这就是宋高宗对待武将自相矛盾的地方。

朱仙镇的十二道金牌,就是在赌岳飞对于南宋的忠诚,一旦稍有不忠,那么所有的阴谋都将成空。

反过来讲,只有岳飞对大宋绝对忠诚,才会无奈班师回朝,才会“自废武功”让奸人得逞。

岳飞之罪,罪在将来。


宋高宗和秦桧赌岳飞不反,金兀术也在赌南宋召回岳飞,在这场三方针对岳飞的赌局中,岳飞有且只有唯一的胜算,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投子认负。

大帐之内,面对部下的苦苦劝阻,岳飞依然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不仅部将不能理解,甚至连很多后人都认为岳飞应该继续向前,直捣黄龙。但作为当世的名将,岳飞的出发点从来都不只是战术上那么简单。

从国家的角度上看,一旦自己抗旨不尊,其他镇守一方的将领难保不会效仿,但那时,很难说不会重蹈大唐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

即使不会出现上述情况,自己抗旨也会加重宋高宗对自己的猜忌之心,朝堂之上,主和主战两派的纷争也会愈演愈烈,这些只会让国家的力量受损。

靖康之耻后,半壁江山落入敌手,风雨飘摇只能偏安于东南。如果再引发内部之间的权力斗争,那等待大宋的只能是国破家亡。

这是岳飞所不能接受和不愿看到的。

这就是岳飞的出发点,也是和宋高宗理念相左的地方,对从国家层面考虑问题的岳飞来说,个人荣辱从来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