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等强国和软实力竞争:埃及与以色列在非洲的竞争 | 国政学人

 国政学人 2023-07-28 发布于天津

中等强国和软实力竞争:埃及与以色列在非洲的竞争

作者:Asaf Siniver,英国伯明翰大学政治学与国际研究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冲突解决、国际调解和阿以冲突;Gerasimos Tsourapas,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国际关系高级讲师,致力于中东和全球南方的国际关系研究,尤其关注移民、难民和散居者的政治议题。

来源:Asaf Siniver, Gerasimos Tsourapas, Middle Powers and Soft-Power Rivalry: Egyptian–Israeli Competition in Africa,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Vol. 19, No. 2, April 2023, orac041, 

DOI: https:///10.1093/fpa/orac041

导读

国际关系学界虽然早已认识到软实力在大国霸权设计中的重要性,但对中等强国使用此类“吸引”的非胁迫战略(noncoercive strategies of attraction)仍知之甚少,特别是关于软实力如何在中等强国竞争背景下运作的逻辑。本文以软实力如何被用来影响中等强国的国家间竞争作为研究问题,以阵营构建战略(coalition-building strategies)为切入点展开研究。文章提出两个论点,一是中等强国的软实力会增强其阵营构建战略。其内在逻辑在于运用软实力的过程中会在目标国家中产生“我们”与“他们”的二元(身份)对立,使这些国家在没有共同敌人的情况下也能联合起来。二是中等强国阵营维持(coalition maintenance)战略的持久性主要取决于目标国家的自我形象,因而只要不挑战目标国家的国家利益,中等强国的软实力战略会持续支持阵营的维持。文章运用广泛的档案和基于访谈的数据,研究了1957年至1974年软实力如何在以色列与埃及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sub-Saharan Africa,简称SSA)的竞争中发挥作用。文章对软实力在大国议程设置的背景之下发挥作用的论证,为世界政治中软实力在“国家间对抗和非胁迫战略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的重要性提供了新的证据。

在中等强国竞争中以发展援助为核心的软实力

软实力最早是由约瑟夫·奈以极简主义的方式定义为“通过吸引力而非胁迫或收买来塑造他人偏好的能力”。文章认为现有软实力战略的研究缺少对两个关键维度的关注。

首先,现有研究认为软实力应以鼓励美国霸权下全球合作的正和方式运作,这种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自由主义观点无法识别软实力在塑造国际关系内部各种分裂和分歧方面的作用。奈认为软实力是民主政治的主要组成部分,将非美国的其他国家发展自己的软实力议程以对抗华盛顿普世主义言论的努力视为是“政治宣传”。此种将软实力视为自由民主国家的正和工具的理论,阻碍了学界对软实力是否也可能成为国家间竞争工具的研究。

对此,文章认为要剥离约瑟夫·奈的新自由主义基础和对美国霸权的期望,将软实力置于一个更广泛的权力理论框架中。事实上,吸引力作为一种权力形式在西方自由民主国家的背景之外已经被充分讨论了数十年,甚至更久。从葛兰西、福柯到布迪厄和卢克斯,关于权力和说服的研究详细说明了软实力战略既不局限于民主政体,也不只是以一种正和的方式运作。更具体地说,在国际关系中,一系列学者都认识到价值、观念和愿景对民主和非民主政权的重要性,这可以追溯到爱德华·卡尔提到的“支配舆论的力量”和“说服的艺术”。因而软实力这一概念可以应用于未经检验的零和情况,即两个国家对同一个目标国家应用软实力战略的二元竞争,软实力本身促进共同价值观和规范的目标意味着只有一个“版本”的软实力可以在同一时间取得胜利。

其次,奈对能够运用软实力的国家类型(即大国)的具体期望限制了软实力概念的范围。对奈来说,成功的软实力取决于“一个国家文化的普遍性,以及它具有建立一套管理国际行为领域的有利规则和制度的能力”。然而这将大多数主权国家都排除在外了,因为这要求一个国家具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和政治能力。事实上,在现实中却并不能排除实力较弱的国家使用旨在影响其他国家偏好的非强制性战略。

因而,为填补这两块理论空白,本文提出研究问题:在中等强国竞争的背景下软实力是如何被运用的?

为回答这个问题,作者认为中等强国是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其他国家的,因为它们的动机受到功能主义考量的驱动,而不仅仅是道德行为或利他主义,所以使用发展援助这一软实力战略可以说是特别有吸引力的。据此,本文以发展援助作为软实力战略的主要路径,研究了处于竞争关系中的中等强国如何将软实力投射作为一种对抗彼此的阵营构建战略。在这一战略中,阵营(coalition)不同于联盟(alliance),其特征是一组行为体以有限和暂时的方式协调其行为以实现共同目标。

文章提出假设观点:在没有共同敌人或共同目标的情况下,软实力将成为中等强国阵营构建战略的主要资源。因为阵营依赖于各方之间的共同利益,只要不与其他国家或国内政策发生冲突,也不损害目标国的自我形象,目标国很可能会根据提供发展援助的中等强国的相关议程来修改其外交政策行为。并且,只要阵营的共同目标不挑战目标国的自我形象,中等强国构建的阵营就能持续下去。

方法论和案例选择

文章采用单一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案例内分析(within-case analysis)来检验理论。文章视以色列和埃及为这一时期竞争背景下的中等强国,其原因在于它们的军事能力和各自的区域地位代表了该时期阿以冲突的对立两端,且两个国家在国际地位中处于中间位置,具有影响地区动态但不影响国际均势的能力。

作者将以色列和埃及向非洲国家提供发展援助的案例视为软实力的一种形式,考察了从1957年到1974年这段时期以色列和埃及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发展援助项目和软实力战略。这段时期反映了该地区以色列-埃及软实力竞争的开始、以色列与非洲关系“黄金时代”的演变,埃及在非洲遏制以色列影响的对抗战略,以及以色列-非洲阵营的最终消亡。

埃及-以色列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竞争和软实力战略

1. 以色列和埃及与撒哈拉以南非洲接触的动机

以色列对非洲的发展援助计划基于三个关键动机。首先,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工具,发展援助计划被视为通过为整个发展中国家的人类发展、经济可持续性和减贫作出贡献,来构建以色列“照亮其他国家”的自我形象。其次,以色列在“外围主义”(doctrine of the periphery)战略下发展与新兴国家的外交关系,意图缓解其在整个地区以及在联合国内的孤立状态。最后,以色列希望通过发展援助打破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尤其是在许多西方公司也屈服于阿拉伯压力的情况下。

埃及进军非洲同样依靠三大动机。第一,一种意识形态驱动的战略。这一战略是埃及道德使命的一部分,是一种早在1952年“自由军官运动”之前就存在的领导非洲大陆的信念。第二,与非洲国家发展更密切的外交关系是为了加强埃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在反西方和不结盟方面。第三,除了道德和外交上的需要之外,埃及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发展更紧密的关系也存在经济原因:埃及将非洲视为解决其持续存在的人口过剩和缺乏粮食与原材料这一双重问题的潜在出路。

2.以色列在非洲的软实力投射

以色列向非洲伸出援手的主要机制是国际发展合作署。1958年,以色列政府成立了国际发展合作署,负责向世界各地几十个发展中国家派遣数百名工程师、技术人员、医生和农业专家。1958年至1973年,以色列超过三分之二的海外专家使团都在非洲,且以色列培训方案的参与者几乎一半是非洲人。以色列的技术援助还强调不以非洲国家的政治支持为条件,这正符合非洲新兴国家对国家发展进程应“没有外部威胁,没有附加条件的援助,没有损害主权,也没有威胁到他们珍爱的独立”的目标追求。

但以色列确实从各种发展援助项目中获得了政治和外交利益,特别是在冷战和阿以冲突的大背景下。以色列通过国际发展合作署的发展援助活动在非洲投射软实力,有效地提升了自我形象并使自身免于政治孤立,防止了许多非洲国家转向埃及的纳赛尔主义。到1961年,已经有14个新近去殖民化的撒哈拉以南国家与以色列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到1972年,非洲在以色列的大使馆(20个)比在英国的还多,其中许多大使馆设在耶路撒冷而不是特拉维夫,这表明他们希望置身于阿以冲突之外,尽管有来自北部阿拉伯邻国的压力,他们仍希望与各方保持友好关系。撒哈拉以南国家甚至在非洲统一组织议程上倾向于站在以色列一方而不是阿拉伯集团。

3.埃及在非洲的软实力对抗战略

以色列在非洲各地的行动立即引起了埃及的注意,埃及总统纳赛尔认为“这是以色列及其西方赞助者包围阿拉伯地区的联合计划的表现”。因而,为遏制以色列在非洲的影响力,埃及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制定了自己的对非经济、教育和技术援助计划。到1970年,埃及已经与19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其中一些协定规定埃及的任何援助都不得以有利于以色列的方式使用。

埃及还向选定的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用于从埃及获得机械和技术援助。根据双边协议,埃及向非洲国家派遣了数千名教师、医生、农业专家和其他专家,同时承担了医院、学校、小型工厂和道路的建设。

然而,埃及缺乏与以色列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经济攻势相抗衡的资源—硬通货(hard currency)。如果不能提供与以色列相匹敌的援助资金,派遣专家将是一项有限的战略。这导致纳赛尔沿着两条路线实现其软实力战略的多样化:首先,埃及利用其历史悠久的高等教育传统,为非洲学生建立了一项雄心勃勃且成本相当低的奖学金项目;其次,它在整个非洲大陆发起了广泛的反以色列宣传运动,旨在将以色列描绘成一个新殖民主义国家,同时“抹黑”其发展援助的软实力战略。

讨论:以色列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软实力和阵营构建战略

尽管纳赛尔试图通过利用与其签订协定的国家支持来分裂以色列-非洲阵营,以色列仍维持阵营15年之久。但随着以色列自1967年以来对阿拉伯土地的持续占领,加上非洲内部动态及全球发展,以色列-撒哈拉以南非洲基于发展援助的阵营逐渐瓦解。

对此,作者分析此阵营的最终瓦解不是因为以色列的经济或军事衰退,也不是因为埃及总统纳赛尔反制战略的成功,而是因为目标国家的民族认同和国内优先事项出现了变化。

具体来说,以色列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阵营的瓦解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进程促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远离以色列。这些问题包括,对缺乏快速增长的经济日益感到失望、拥护激进左翼意识形态的新国家领导人的崛起、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要求将中东局势作为非洲统一组织议程上的一个核心议题而不断施加的压力。其次,以色列-非洲阵营消亡的第二个原因与非洲大陆外部活动性质的变化有关。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越来越不愿意向许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同时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努力调和自身的经济利益和与邻国的团结意识,特别是在法国和英国在非洲大陆有殖民关系的情况下,他们转而开始批评以色列。最后,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的关注增加、政治伊斯兰在许多非洲国家的影响日益扩大,以及对阿拉伯石油的依赖使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认识到他们不能再继续为与以色列的关系辩护了。

结论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试图通过从大国的外交政策分析转向研究中等强国的竞争来为软实力理论做出贡献。文章试图回答竞争状态下的中等强国如何通过软实力战略来获得军事领域之外的相对优势:第一,软实力增强了中等大国的阵营构建战略;第二,只要阵营不与目标国家的民族认同和自我形象相冲突,软实力构建的阵营将继续由其成员维持。这既是因为中等强国在全球舞台上作为议程制定者的能力有限,其软实力战略的持久性主要由目标国家决定,也因为通过发展援助使用软实力可以在目标国家中产生有效的“我们”与“他们”的对立身份意识,可以在没有共同敌人的情况下将它们联合起来。

通过在软实力的理论建构中对中等强国外交政策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为未来研究如何超越近几十年来困扰中等强国研究中定义混乱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例。未来无论是从地位、行为还是观念的路径来看待这个问题,对中等强国如何以非强制方式参与双边竞争进行更深入、更有理论依据的分析,都将大有裨益。

词汇积累

利基外交

niche diplomacy

外围主义

doctrine of the periphery

阵营构建战略

coalition-building strategy

译者:刘妍希,国政学人编译员,山东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美关系与冲突解决。

校对 | 刘力凤 高玖 孟晓宇

审核 | 丁伟航

排版 | 张心妍

本文为公益分享,服务于科研教学,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