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撒不计阻力的谷粒种水稻?说说这个题的目的,属于物理解题之外的扯淡,胡闹,放松。不是出于挑刺儿,纯粹是做题做累了,歇一下,唠嗑儿。 网传的2023年高考物理卷选择第2题。现在很多高考试卷都是网传,未知真假。原题文字: 如图(a),我国某些农村地区人们用手抛撒谷粒进行水稻播种。某次抛出的谷粒中有两颗的运动轨迹如图(b)所示,其轨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抛出点均为O,且轨迹交于P点,抛出时谷粒1和谷粒2的初速度分别为和,其中方向水平,方向斜向上。忽略空气阻力,关于两谷粒在空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谷粒1的加速度小于谷粒2的加速度 B.谷粒2在最高点的速度小于 C.两谷粒从O到P的运动时间相等 D.两谷粒从O到P的平均速度相等 题倒不难,也是一个老题。过P点作水平线当“地面”,过O点作竖直线、过谷粒2最高点作竖直线,由平抛规律,得B。 但问题不在这儿. 抛撒谷粒种水稻?题文“人们用手抛撒谷粒进行水稻播种”是啥意思?抛的是谷子,种的是稻子,长的是啥子?会不会我们真的不知道一些地区人们对五谷的叫法不同?我专门百度了一下: 其中也提示了一些谷子和水稻、旱稻的区别等等。最后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你问了吗?” “问了”。 “那咋还不知道?” “它没回答呀”。 “它答了啊。” “它确实答了”。 “那知道了吗?” “……” 谷粒和稻子也不知道到底谁潜伏了谁。这事儿应该归地理或者农学吧? 空气阻力能忽略吗?题文中的“忽略空气阻力”。谷粒密度不会很大,空气阻力就忽略了?从图中看,手离水面怎么也有1米左右了,空气阻力影响不大? 为了起到饭后促进消化的作用,我专门找了几粒小米做了实验——现在在家里找到谷子不是很容易的事。特意涂成黑色,费了好大劲Tracker了一通,发现下落大约在10几个厘米,不到20厘米距离里,拟合二次方程,加速度平均下来就剩9.0左右了。 当然了,这种实验,小打小闹还行,精细一些,就得变换点儿的办法,比如把谷粒的密度测出来,然后制作大点儿的圆形替代物,或者干脆就把小米紧密装在一个小小的轻袋子里,就较劲些,测测它的空气阻力系数等等。此为后话。 不过单从题目的插图来看,那应该是在种水稻,因为我们明明看到农民伯伯赤脚在水里,只见到小腿,踝以下已经看不到了。莫非我国幅员辽阔,有什么地区是把谷子直接撒在水里发芽的? |
|
来自: 新用户5228KeDY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