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德故里 || 同题雅集 ||【总639期】

 墨染千秋诗社 2023-07-29 发布于四川

朱德故里



朱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他革命一生,功勋卓著、彪炳千秋。以朱德故居和与之相邻的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为核心的朱德故里景区位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核心景区面积5.6平方公里,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是缅怀朱德同志丰功伟绩,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文明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精品景区。景区文化厚重,景观自然独特,旅游配套设施完善。
 

一、朱德故居

朱德故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土木结构房屋,典型的川北农家小院。朱德从9岁开始在这里住了整整14年,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屋内按照朱德离家时的原貌陈列着朱德及其家人使用过的物品,堂屋门楣上方的匾额系郭沫若亲笔书赠,屋侧的“双柏树”、“琳琅井”是朱德当年劳动、生活、学习的见证物。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建筑风格为川北民居样式,呈四合院格局,面积为3760平方米,分为4个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整个陈列布展采用了现代多媒体和幻影成像的声、光、电等高科技技术,展示了朱德元帅在青年时期和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的生平事迹及文物,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大量的实物和图片,再现了朱德同志由一个佃农子弟成长为一代伟人的光辉一生。同时,该馆还收藏了2000多件文物。

 三、朱德诞生地

朱德诞生地位于琳琅水库旁的李家湾。这里本是丁姓地主废弃的一座粮仓,当年朱德祖父朱帮俊佃租了地主丁邱川的80挑田地,并租下了这右侧的房屋做住房。那时,堂屋左右两间歇房分别是朱德祖父母、大伯父大伯母的寝室,正房右边转角处是朱德三叔朱世和、幺叔朱世禄的卧室,里面一间是家里临时煮酒的小作坊,右边横屋第一间是朱德大哥朱代历、二哥朱代凤的歇房和家里丢放零杂东西的地方,下隔壁就是朱德诞生的仓屋,再往下边是厨房和猪牛圈。1886年12月1日(农历冬月三日)早晨,朱德就诞生在这间狭窄矮小、面积仅有16平方米的木板仓屋里。直到朱德9岁时丁姓地主逼租退佃,全家才被迫搬离此地。
 

四、朱德父母故居

朱德父母旧居位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一社的柏林嘴名朱家院子,朱德父母故居坐东向西,是清代中叶修建的土墙壁,双椽檩、青瓦顶、宽阶檐四合院古老民居,总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5平方米。1917年,朱德的祖父母、生父母、养父母及刘夫人等在此居住,堂屋门楣上方“人民之光”的匾额是1950年中共川北工作委员会所赠。2008年8月1日起对外开放,是朱德故居纪念园最后一个对外开放的文物纪念地。

1

2

3

朱德故里

01

云轩

过朱德元帅旧居
好风吹送过琳琅,遥忆英雄渡大江。
云气萦回真是昔,元戎立志靖玄黄。
 

02

云水禅心

朱德故居怀想
征尘万里去犹存,千古伟人于此村。
双柏常青图国志,井泉细润泽家根。
南昌鼓角行军令,太岳旌旗动敌魂。
轿顶山前怀故旧,琳琅高耸入昆仑。
 

03

老蜜蜂

朱德故居
百年三合院,川北一望中。
青瓦遮霜雨,泥墙阻雪风。
井深泉水冽,树茂侧枝茏。
贫屋出司令,鹏程指向东。
 
临江仙·网游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感作

仁德恩施百姓,才能统帅三军。横刀谁与比功勋?暮途依北斗,赤帜定乾坤。
心系千秋伟业,谁知一世清贫。青松苍柏伴英魂。平生戎马事,激励万千人。
 

朱德诞生地
琳琅生紫气,轻笼李家湾。
古宅苍松绕,清莲碧水环。
贫穷伴寒日,少小度难关。
历历沧桑事,珍藏在此间。
 
朱德父母故居

朱家院子面朝西,侧畔石狮圆目睽。
堂屋神龛乃先奉,门楣金字为谁题。
嘤嘤纺织犹萦耳,茧茧攀谈亦听鸡。
更做流年飞逝去,还看松柏与天齐。
 

04

懿子

访朱总司令旧居
北向故居寻旧辙,成林松竹各高洁。
犹瞻风雨此肩挑,为定江山寸肠结。
尘卷沙场战百回,魂牵蜀水情千阕。
如今春色在琳琅,满抱繁花开得烈。
 

05

万家华

朱德故里(新韵)
双柏乏高枝,琳琅若寒井。
朱毛兴九师,四海听一令。
 

06

支如卫

捣练子·朱德故居寄怀
双柏树,井琳琅。小院篱前瓜果香。
茅舍夜长灯火旺,主人何日再还乡?
 

07

袁祖辉

 咏朱德的蒲扇
逐暑京华不计年,夫人白布更沿边。
身残犹伴元戎老,留得清风万古传。
 
瞻仰朱德元帅铜像
其一
肃立仪型三鞠躬,深情无限忆元戎。
草鞋踏破千重险,扁担挑来万里红。
德誉瀛寰犹养德,功高霄汉不矜功。
昆仑泰岱随人唤,浩气长存天地中。
 
满江红·缅怀朱德同志

忆昔神州,黄流注、烝黎涂炭。勇仗剑、许身戎马,风云戡乱。澒洞烽烟燃不尽,丁东鼙鼓来无断。唤工农、首义震洪都,留诗卷。
精筹运,操胜算。形势险,精神健。望长征万里,大旗招展。韬略才能昭简策,干城气魄冲霄汉。仰仪型、伟烈著民心,千秋赞。
 

08

幽篁竹笛

瞻仰朱德诞生地
生在佃农户,童年历苦辛。
拾柴兼草割,担水更锄抡。
独得启蒙泽,全依余荫淳。
可怜逢旱害,迫徙恨豪绅。
 
瞻仰朱德故居
五角星山下,乡间小院家。
煮醪推石碾,养畜种桑麻。
伏读小窗口,强身柏树丫。
青春年少度,从此走天涯。
 
瞻仰朱德故居纪念馆
坐落琳琅苍翠沿,丰功伟绩谱诗篇。
烽烟岁月真知觅,镰斧工农革命牵。
起义会师根据创,长征抗战捷书连。
高风亮节传佳话,鼓舞精神永向前。
 
瞻仰朱德父母故居
四合融融大院房,古风黛瓦土坯墙。
石狮阶立守门户,松柏亭笼照水塘。
旧物列陈斑岁月,母亲追忆泪文章。
恩情养育涌泉报,一片冰心永不忘。
 

09

胡良荣

朱德故居当年杠柱双柏树
扎根厚土伴才贤,守候琳琅故宅边。
吸尽风霜生滴翠,深情伫立问云天。
 

10

博陵闲士

朱德故居
碧草萋萋柏树青,琳琅井外玉阶平。
而今饮水思源处,德范相传到后生。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
莫道修成白玉身,当年事业倍艰辛。
南征北战功无量,千载难寻一重臣。
 
朱德诞生地
李家湾里风云会,仓屋平临武曲星。
五马朝堂时运到,龙光起处接龙庭。
 
朱德父母故居
马鞍镇上是谁乡?青瓦宽阶硬土墙。
来往游人空自羡,贫家育出好儿郎。

11

雪涵

小重山·赞朱德元帅

有志男儿跨玉骢。九州烟火起、夜濛濛。冲锋陷阵数头功。风雷动、笔挺稳如嵩。
国事必亲躬。树三军正气、老元戎。清歌一曲味无穷。冲天志、华夏起长虹。
 

12

三易

参观朱德纪念馆感怀
临世家贫不尽悲,感同百姓立无锥。
忧民报国从戎去,百战荣光铸德碑。
 
琳琅井
百载风霜又怎么?镜心还在泛清波。
低头一瞥源泉忆,吾辈油然咏赞歌。
 
咏朱德诞生地之“木板仓屋”
历经风雨百多年,同岁良材亦化烟。
今日还能伴山翠,只因民寄有依缘。
 

13

徐秀海

咏朱德诞生地
琳琅山麓望,远近水光融。
胜景烟霞晓,一湾天地红。
 

14

木木

怀念朱德元帅
少壮离家出蜀川,琳琅古井诉流年。
驱倭倒蒋功勋卓,统帅威名贯九天。
 
人民不会忘记您
小院莺声啭,房前古木葱。
陵江张野性,蜀水育朱公。
定国除顽匪,安邦斗恶熊。
心怀天下事,两袖拂清风。
 

15

晓客

咏朱德元帅故里
农家小院玉阶荣,开国元戎却盛名。
双柏井边研稼事,一绳床上习民情。
地灵自出擎天柱,人杰当为盖世英。
裕后光前皆敬仰,琳琅满目忆峥嵘。
 

16

水风清

缅怀朱德元帅
舍身革命忘流年,只记黎民解倒悬。
玉帐升时驱腐恶,红旗指处靖烽烟。
一从扁担声名美,更使征人意志坚。
仪陇勒铭青史在,万千功德说良贤。
 

17

日升

题朱德故里
延袤琳琅峰峻伏,漭弥嘉水众流长。
农家庭院勤耕读,翠柏成林在栋扬。
 

18

守望心灵的天空

朱德故里
琳琅山上旧时烟,母纺茅檐子记弦。
走马挥师添故事,清河摇荡小帆船。
 

19

谢重九

题朱德故里
川中有朱子,开国一元戎。
护法挥滇旅,留洋觅马翁。
南昌存火种,龙市会毛公。
游击破围剿,军争谋伐攻。
长征斗宵小,板荡识人雄。
升帐延河畔,弯弓太岳东。
八年趋日寇,三载倒廷宫。
抗美援朝越,安邦卫赤红。
功成献余热,德厚漫苍穹。
竭力寻真理,毕生求大同。
英魂归故里,家柏愈葱茏。
 

20

末代耕夫

巴山军魂
千秋汗马功,扁担士兵同。
报国深知远,居高每忆穷。
一生光大业,三代树新风。
碧血长城固,江山尽孝忠。

21

宗寿华

谒朱德故居见古井双柏树有得
琳琅井古水尤清,双柏何曾为己荣。
如此只缘朱老总,凌烟阁上勒高名。
 

22

老牧童

鹧鸪天·朱德故居

孕育元勋轿顶山。居南三合韵幽兰。力劳勤恳高人品,掘井机灵好少年。
双柏树,四方田。情怀家国解饥寒。三军司令长城固,浩气英风贯九天。

23

徐虎本

瞻仰朱德故居
伟人功绩记心田,卑立堂前泪湧泉。
盛世今朝丹血换,一墙旧照说当年。
 

24

陈昌松

朱德元帅
肩扛日月出巴山,缔造军魂固万关。
豁达襟怀幽岭刻,崇高寄托素泉颁。
分担不语威深隐,共享无声意自闲。
瓦屋泥墙风雨外,琳琅似轿起溪湾。
 

25

宋喜平

题朱德故里
元戎故里发长吟,小院空庭日月深。
朱德为民甘俯仰,赤心建国苦追寻。
功成不废居官训,身后犹存教子箴。
试看中华百年业,思君几度泪沾襟。
 

26

方成均

朱德故里感怀
琳琅山下大风歌,万里长征奈我何。
三尺青锋擒在手,神州大地妙挥戈。
 

27

厚德匠心

朱德故居感怀
纵看元勋开国迹,神人无不始凡夫。
儿时抱志求经略,高处凌寒惹寂孤。
百炼金身擎大义,一腔热血绘征图。
缘何名就千秋颂,信是平生未服输。
 

28

绿色智能矿山

朱老总故居有感
琳琅山下琳琅井,常慕玉阶钦德名。
三尺清泉心上过,人间无处不长征!
 

29

邓学辉

游琳琅山缅怀朱德总司令
琳琅五角四方田,弃笔从戎意志坚。
远渡柏林真理得,近嗔国土魅魑穿。
分兵河坝留红种,合壁井岗挥铁拳。
灭寇摧蒋湔污垢,兴邦辅政视民天。
 

30

晴朗天空

朱总司令赞
仪陇钟灵骐骥稠,琳琅志士铸春秋。
拯危治世勤中悟,厉武临军严处求。
剿蒋战倭名统帅,重情淡利老黄牛。
赤心恒固持操守,青史催人竞上游。

31

辛金明

水调歌头·朱德故里题朱德元帅

松风依萧槭,枯叶自凋残。怎知人间时令,何日暖河山?玉树朦朦雾锁,浊粉雪妆杏靥,期待弄春燕。远涉崎岖路,何惧雨千般!
上井冈,忧天下,济黎元。南昌起义,第一枪响灭狼烟。北上八年缚寇,决战三年驱蒋,功绩载诗篇。开国大元帅,馨德溢人间。
 

32

王鄂生

朱德故里追思
琳琅井映童年事,双柏长青树硕贤。
统帅雄师歼敌寇,丰碑耸立耀高天。
 

33

王恒五

咏朱德元帅
川兵第一人,担日月初新。
自是巴山别,红旗六十春。
 

34

李家辉

木兰花慢·朱德故里追思

瞰琳琅西麓,五星烁、踞镰锤。叹北贵南豪,财盈过眼,德厚追思。传奇。庶黎元帅,树工农赤帜统雄师。戎马中原洒血,人民仰望丰碑。
挥旗。举义荡夷。图共产,问寒饥。北伐铮、又响南昌炮火,军武匡时。鸿逵。将兵同命,领千军万马只从随。天下狼烟散尽,缅怀老总英姿。
 

35

音月

朱德故里
山危树茂隐茅屋,虎跃沟溪出陋庐。
厚禄高官如粪土,为民立命似芙蕖。
南昌起义惊寰宇,百战成诗治废墟。
故里芳华言难尽,琳琅典故汇成书。
 

36

宏叶

忆朱德
南昌起义军旗烈,会聚罗霄鼓号鸣。
塞北争雄无阻挡,中原逐鹿有奇兵。
胸怀四海千秋业,德誉神州万古情。
为国终身民众敬,鞠躬尽瘁世闻名。
 

37

微聊居

瞻仰朱德故里
双柏树铭农院中,琳琅井水育金童。
元戎故里生平迹,赤子当年旷代雄。
正气忧民彰烈魄,忠魂报国显英风。
流芳千古朱司令,卓著奇勋盖世功。
 

38

三歌

朱德故里游感怀
琳琅拱翠马鞍山,一代戎元出此间。
辛亥举旗萌壮志,井冈挥剑露风颜。
弓弯西北东倭怯,鞭指江南故地还。
忆罢德公游胜境,钟灵毓秀甲尘寰。
 

39

琴瑟琵琶

朱德故居
朱总故居何处觅,但寻仪陇绿林间。
古松翠柏好风景,修竹青云绕秀山。
投笔从戎安国去,论兵决胜保民还。
德高望重擎天柱,心系苍生除险艰。
 

40

玉妃

咏朱德故里

其一

双柏房边郁郁葱,琳琅水井故情融。
伟人一代佃家出,拯救黎民水火终。

其二

群山环抱烟霞沐,故里无声忆伟人。

苍翠柏松生果毅,琳琅井水蕴纯真。

长征万里红军挽,百战沙场旧世填。

赫赫功勋青史记,光辉熠熠耀星辰。

41

三江笠翁

缅怀朱德(新韵)
南昌首义路求索,星火燎原势破山。
帷幄运筹千里胜,故居元帅众诚瞻。
 

42

艾秋

赞朱总司令
寒门院子美名传,佃户农家出俊贤。
戎马讨征兴伟业,诗文抒笔荟豪篇。
公心盛德俱怜念,仗义深言亦敢先。
尝咏稼轩恢复志,更歌朱总永铭镌。
 

43

书香竹馨

题仪陇朱德故里而感
故里依然风叶悠,山川形胜径通幽。
今时游客深情望,竹翠帘青疏月柔。
 

44

朱有红

朱德故里
厚德千秋桑梓中,幽兰吐秀日当空。
抚今更觉情恩在,追昔频添思绪隆。
双柏树旁传祖训,琳琅井侧立家风。
子孙后辈应难忘,盖世奇功傲骏雄。
 

45

白增志

朱德故里
琳琅清澈育英贤,双柏参天铭少年。
缔造雄师功万代,魂归故里伴青山。
 

46

刘士光

瞻仰朱德故居纪念馆有感
登阶入馆仰英雄,睹物追思情更崇。
过海漂洋寻正道,建军抗敌立奇功。
一根扁担先锋范,万里征程领袖风。
大爱无疆亲百姓,丰碑永矗庶民中。
 

47

李文彬

观朱德故居(新韵)
红军之父生斯地,淡饭粗茶农户衣。
读典论文天下晓,从戎救稷走东西。
 

48

轨仁

朱德故居
山灵水秀育英才,开国元勋自此来。
双柏树前书壮志,琳琅井上虎男孩。
 

49

秋雨

访朱德故居有感
租片良田不负耕,勤劳佃户勉维生。
寒窗苦读求真理,万卷诗书见得明。
 

50

杨远望

访朱德故居

琳琅山下琳琅井,川北农家小院名。

引得清泉人有念,又闻沙场马嘶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