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老村夫家灶台总冒白光后来挖出柄小剑,后来救了全村人

 木子君的小屋 2023-07-29 发布于河南

“老张家,你家每天大晚上的还在煮什么东西呢?”

大清晨,老张头提着尿罐倒夜香的时候,邻居王干娘总这么问他。

老张头很纳闷:“我家天一黑就已经上床睡觉了,哪有煮东西。”

不管他怎么说,王干娘都不相信。

回到家他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浑家,浑家是一个有主意的,寻思了一下,说道:“前几日里,好几个邻居也都问我,我还以为是开玩笑。”

“莫非我们的灶出问题了,晚上我们去瞅一下。”

当天晚上,他们老公母在天黑的时候,出了门,远远地发现自己的灶台后面,竟升起了一道白气,就像袅袅的炊烟,升入天空,与那云层融为一体。

这奇异的一景,让老张头夫妻二人目瞪口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敢相信。

第二天,老张头就以灶台出了问题的原因,拉着儿子直接将灶台给刨了。发现灶台虽然被刨,依旧有一股清烟顺着砖缝往外溢。

看到这一幕,老张头一挥手:“往下刨,看看咋回事。”

就这样他们掘地五六尺,最终得到了一个小石匣,这石匣古色古香,不知道什么年代的。

两个儿子以为捡到了宝,纷纷要占为据有,但老张头一瞪眼,他们只能乖乖的退后。

石匣打开之后,一群人都失望之极,里面没有什么金珠宝贝,只有一柄锈迹斑斑的小宝剑一柄,长三四寸,虽然短小却锋利无比。

看到这柄小剑,一家人失去了兴致,老张头随手将他搁在了自己房间的柜顶,一家人修复了灶台,该干嘛干嘛去了。

从这天开始,那柄小剑在柜顶会偶尔发出一阵白光,一看就知道这把上剑非凡品,只可惜老张头一家都只是普通的农夫,不识真宝,就这样,这把小剑在柜顶被人遗忘,慢慢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几年后,由于本地大旱,继而引发了民乱,一群实在吃不起粮的农人跟着一个大胡子啸聚山林,本来是无奈之举,但在他们灌进了几个庄子,尝到这种甜头之后,现也做不回朴实的农民,成为当地一患。

他们的首领叫踏破天,这一天带着人马趁夜来到了张家庄,想要趁着秋粮刚收的时候,灭了这个村子,劫走他们的口粮。

这天晚上,老张头一家正在睡觉,突然听到外面人声鼎沸,火光遍天。

老张头阻止了要起床看情况的张老太,自己拿起一道钢叉推开了门,看到眼前的一切,当时就吓呆了。

原来上百个悍匪正在附近烧杀抢掠,不少农家的房子已经被点了火,更多的匪徒正背着农家的粮食往外走。

而他的邻居王干娘家,儿子被砍去了半个头颅,眼看儿媳妇也要被匪人蹂躏,王干娘坐在地上,哭天抹泪,一看到老张口张嘴就喊。

听到她的动静,两个匪徒举着手中大刀,像老张头冲了过来。

眼看自己也要性命不保,老张头吓得当时脸都白了,当时两眼一翻,就昏了过去。

就在这性命尤关之际,一道白光突然从屋子里钻了出来,如一道白虹,在匪徒之间穿梭,随着白光闪动,一个个土匪纷纷发出惨叫,他们抛下手中的粮食、刀剑,纷纷逃遁。

待老张头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大白,那燃烧的房屋已经被农人们熄灭了火源,哭声一片。

而地上,断发飘零,还有处处遗落的断臂残肢。

他回到屋子里,发现柜顶的小剑还闪着白光,突然他心中一动:莫非昨天晚上救了自己一命的,就是这柄小剑?

他将小剑取了下来,发现剑刃上还有点点的血迹。他这才明白,这是一柄宝剑,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当即摆了一个供桌,将这柄小剑供奉起来。

有了这柄小剑,他们的村落再也没有受到过土匪的打劫。

几年之后,村子里来了一个老尼姑,她说着大家听不懂的话,在各家化缘。待她来到了老张头家里,老张头已经备好了一包小米,递给了她。

老尼姑只是双手合十,嘴里喃喃说着什么,却不愿接受馈赠。老张头眨了眨眼睛,却不知道她想干嘛。

突然老尼姑看到了张家供着的那柄小剑,眼前一亮,她一挥手,那柄小剑如有灵气,“嗖”得如一道白虹,飞到了老尼姑的手里。

老尼姑又双手合十,行了一个礼离开了。

老张头一看她要带走自己家的宝贝,连忙拦住了老尼姑。

老尼姑告诉他:“这柄小剑并非无主之物,乃是有名的仙剑,施主只是一介凡人,它在您这里,只是明珠暗投。”

“但它在这里,可以保我们一个村子的安宁啊!”老张头不愿让她走。

老尼姑叹了一口气:“施主放心,踏破天那伙贼寇,我已经将他们屠了个干干净净,再也不会袭扰你们了。这柄剑乃我师门之物,我必须带走,你与它算是有缘,不会白取。”

说罢她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囊,抛给了老张头,头也不回,离开了这里。

老张头还要拦截,但老尼姑消失不见。

他回到家,打开这个不知道什么材质织成的锦囊,发现里面厚厚的一打金叶子,足够自己家吃用好几年的。

后来他跟家人讲起了这个故事,说道,这老尼姑怕不是凡人,而是传说中的剑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