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斌华:军装的感情(散文)

 吴越尽说 2023-07-29 发布于浙江

   本文字数:2160

□ 何斌华

又逢“八一”,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那熟悉的军号声,昨晚梦乡里又出现了自己身着绿军装驰骋在训练场,此情此景已经无数次在我的梦乡里重现。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情景与其说是我对军旅生涯的留恋,倒不如说是这身绿军装在我生命里早已深深地刻下了烙印。军装,对于一个当过兵的人来说,那份感情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因为,无论是谁,当他穿上这身用太阳的光芒和大海的湛蓝调制成的国防绿,他的一腔热血就和我军辉煌的历史、战士庄严的使命融为了一体;无论是谁,当他戴上那用国旗上的红五星点缀和革命战争年代烽火炼铸成的红领章,他的一腔抱负便与长城的巍峨、长江的澎湃融为一体。这就是军装永恒的魅力和神圣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一生若能与军装结缘,确实是一种幸运,一种荣耀。正如歌中所唱的:“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懊悔。”

迷恋军装,缘于小时候对有奋斗、拼搏、奉献、牺牲精神的军人的由衷热爱和崇敬。记得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看了电影《林海雪原》,觉得杨子荣的形象十分高大,时常用白床单披在身上,模仿着杨子荣的动作;也还记得看了样板戏《沙家浜》,郭建光的光辉形象久久难以忘却,时常挽起袖子,一手叉腰,高唱着:“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从那时起,幼小、纯真的心里就种下了对英雄的敬仰、对军人的崇拜的种子:一身绿军装配以红五星帽徽和鲜艳夺目的红领章,穿在身上多么英俊、多么精神、多么挺拔!我曾把自己比作一滴水珠,去汇入那绿色的海洋;也曾把自己变为一片绿叶,去点缀那春的世界。

1980年深秋,当时已在乡镇党委办公室工作的我,不顾领导的反复劝说和热情挽留,毅然报名应征,如愿以偿实现了当兵的梦想,成为西北军营的一名战士。临行前,我就迫不及待地接过了接兵连长的军装和老爸拍摄了第一张“军装照”。

穿上绿军装,就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就要做保家卫国,保护人民的好兵。当时,部队里流行着拿破仑的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虽然我没有当将军的奢望,但当兵就要当好兵却是我步入军营、穿上军装就立下的誓言。我至今无法忘怀自己第一次穿上军装的那份激动:那是新兵训练即将结束的最后一个星期,新兵连举行庄重的仪式,给政审合格的新兵发放领章、帽徽,当我穿着“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的65式军装,面对军旗庄严宣誓的那一刻,我觉得全身的热血都在沸腾!我心中明白,从此,自己拥有了真正的军人身份,光荣地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中的一兵。在军旗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的那个瞬间,我体会到了一种从未有过却终身难忘的自豪感,也感受到了肩上承担着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军人这个职业无疑是光荣的、崇高的,但同时也充满着奋斗和拼搏,因为军人是在硝烟迷漫的战场上冲锋陷阵、勇敢杀敌的代名词。军人的崇高,从来不是那身军装,而是敢于吃苦奉献、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他们的头顶上其实没有那么多的光环,更多的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平凡的岁月里默默无闻的坚守。当我真正成为一名士兵后才知道,军人生活并非像电影电视、文艺作品中描述的那么多彩、那么浪漫。那铁的纪律,严格的训练,对我们这些刚刚离开家乡、远离父母的十七八岁的小青年来说,简直近乎残酷。

记得第一次单独站岗,就毫不留情地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所在的高炮营,驻扎在离师部10公里的山沟沟里。那天凌晨2点,当我从睡梦中醒来,披着大衣走向哨位时,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一阵寒风呼啸着袭来,吹得我脸上像针刺一般,冻得我浑身发抖。此情此景,我深深体会到,军人把帅气的军装穿在身上,在倍感自豪和荣耀的同时,也承担起了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革命战争年代,军人历经艰险赴汤蹈火,浴血奋战,很多先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和平建设时期,军人站岗放哨,刻苦训练,时刻准备着奔赴疆场。

当兵的第一天,就准备好了吃苦;走上训练场,就准备好了流汗;若上战场,就随时准备流血牺牲!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新兵训练3个月,让我从懵懂无知的地方青年,迅速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从军25载,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纪律,什么是标准,小到平时整理内务,大到日常值勤上哨,部队的每一件事都有标准,因此,我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更加自律。25年间,承蒙领导厚爱,战友支持,从连队到营部,从团机关到师机关,从集团军机关到大军区机关,始终信奉两句话:“站着是旗帜,躺着是标杆”“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立下8个三等功,年年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机关干部。

2004年初,为了照顾父母,为了儿子的学业,我不得不向组织提出转业的申请。当我脱下军装的那一刻,才发现我对军装是那样的留恋,那样的不舍,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真的不是滋味。

因为骨子里保家卫国的热血还在;军装培养起来的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还在;眉宇间的英气和特有的军人气质还在;走路时抬头挺胸、站立时巍然屹立、拼搏时挥汗如雨、奋进时勇猛刚毅的形象还在。军人的家国情怀,不仅激荡着不惧风雨,不畏生死的豪迈之气,还蕴含着不图名利,不慕浮华的宁静之气。

从军营到地方,从军官到普通百姓转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军人的本色,军人的铁血丹心。岁月流逝,如今离开部队已经快20年了,但唯一不能忘却的就是那一缕军绿色,它是我心中的永恒。

一身绿色,一声战友,这是当兵的人之间最默契的“暗号”,不管离开部队多少年,我仍是一个兵,时刻听从祖国的召唤!我骄傲,我曾经是一个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