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日,鹤煤总院郝现军大夫打电话约我和申存志大夫一起为四川广元市的男孩患者进行一次心理疏导,这是我们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疏导三人小组再一次联手对外地的心理疾病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我和郝现军、申存志大夫无意中形成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心理疏导三人小组,经常为慕名求诊的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通过集思广益,我们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效果显著,得到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认可。 我们知道,每一个心理咨询师都会有自己的盲区存在,而我们三人无意中形成的组合,则会大大缩小盲区,所以我们三个人一起为患者和家人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希望在短时间为患者和家属指出一条有利于好病的阳光大道。 由于我们三个人阅历不同,专业不同,读书不同,领悟不同,所以把每个人的不同见解汇合在一起,认知的境界自然提高了许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我们往往采用集体疏导和单一疏导相结合的方法,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效果更好。 正是良好的治疗效果,前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昨天四川广元市男孩和家人再一次到河南省鹤壁市鹤煤总医院找郝大夫寻医问药。今年五月份他们到过河南省鹤壁市一趟,在新区鹤煤总院,经过郝现军大夫的辩证开方,针灸刺血等诊治,病情好转,但男孩和妈妈新冠发热(二阳),没有来得及进行我们三人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非常遗憾地回四川广元市老家了。 母亲和男孩第二次(这次)来,是圆上次的“梦”(让我们三个人给孩子和母亲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昨天“圆梦”了,妈妈和孩子都非常高兴,从新认识了自己的疾病,不是什么疑难重病,同时也给了妈妈和男孩痊愈的希望,这就是我们心理疏导最成功的目标!也是天下所有有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家属的迫切希望(即祛除病根,彻底痊愈,不复发)! 但是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非常困难,需要全方位立体治疗,需要患者和家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永不放弃,爱心、耐心、恒心!当然也离不开大夫的精心治疗、鼓励和支持,能够治愈一个精神分裂症,就等于挽救了整个家庭,我们心理疏导小组任重道远! 这是一位有着体育爱好的男生,由于儿时体育成绩较好,被人称之为有体育天赋的运动员,当孩子戴着这个光环顺利走在体育大道的时候,膝盖受伤而不得不放弃体育运动,导致没有了自信,为了寻找自信,不断过度努力,消耗身体,不愿交流,久而久之,心理和精神出现了问题。 孩子身体较高偏瘦,精神状态良好,说话交流时思维敏捷,善于问问题,愿意看外国历史,对王阳明的心学有所了解,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还能够主动问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 据家长介绍,经过上一次郝现军大夫的针灸放血和中药药疗的治疗,孩子的病情有了较大的好转,这次千里寻医来鹤壁,只为相信郝大夫。并且表述孩子目前的状态是: 1、情绪、睡眠、饮食基本正常。能主动参加本地山地车集体团练活动,主动与人交流 。晚上10:30按时入睡,但凌晨时有说梦话。大便一两天一次。 2,对别人评价议论特敏感。有时幻听幻觉明显,最近十来天尤其明显,一直说路人在议论他、笑他。这两天幻听幻觉又不明显了。不过,对他人言行敏感是一直有的。 3、个人独处时,经常莫名其妙吼:“好气人哦,弄死我嘛!”“就像还小一样,弄死我嘛!”。不知他心理上的阴影不知结在哪里,怎样才能消除? 4、用药情况。西药仍然早晚各2片氯氮平;舍曲林各半片。中药同仁堂牛黄清心丸每天早晚各一次;下午晚上各一袋丹栀逍遥丸;早餐前空腹喝两瓶同仁堂红参生脉饮 ,下午喝我自己熬的生脉饮(西洋参)当饮料喝。加服丹栀逍遥丸后,情绪好多了,消极话也减少了。 从各方面得到的信息,显示孩子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孩子的认知上,孩子小时候的体育特长,让孩子感到了成功,同时也让孩子认知出现了问题,使孩子认为,凡事要努力,凡事要完美(追求完美就是追求完蛋),没有学会放下,导致自己的能力和欲望不匹配出现了心理问题。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离不开父母家长的指导,我们全方位立体治疗心理和精神疾病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让病人的亲人一起参与进来影响病人。针对孩子心理方面不能正常处理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关系,自己和别人的人际交往,自己认知和现实问题的矛盾,我们给出了三点建议,供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和实践: 一、读《道德经》,改变看待问题的方法 我针对孩子的提问,进行了认知改变的交流,孩子知道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知行合一的思想,我建议孩子读一读《道德经》。 《道德经》的世界发行量是仅次于《圣经》的一本巨著,被称为智慧的源泉,通过读它,可以悟出大道:世界万物有无相伴,和谐共生;阴阳强弱,相辅相成;凡事有利有弊,物极必反;换位思考,以柔克刚;有舍有得,全在心态,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等等。 当我们把《道德经》看透,就能吸取很多的智慧,就会改变我们看待问题的方法,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平静的心态处理遇到的问题。心态好了,事情顺了,身心就健康了。 二、每天完成三件事,提高成长的快乐 大多数心理疾病者,都感到生活无意义,没有激情,没有快乐,这种情况下,我们都要建议患者通过每天计划三件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完成,体验自己完成任务的快乐。 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让孩子学会计划和反思,提高自己的思维力。知道了这些,孩子很高兴地把方法记在了手机上。 三、把狗养下去,提升自己的爱心 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心理疾病患者,可以通过饲养宠物来慢慢走出自己的孤立世界,也可以通过音乐的声音疏导心理。 申存志大夫常说:“兴趣喜欢是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当我们听说孩子收留了一条流浪狗的时候,马上建议孩子把狗养下去,因为养狗的过程是一个培养爱心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观察力的过程,还是一个让孩子感到有事可做的心理疏导过程,能够让孩子情绪平静下来。 总之,孩子的成长中会有很多问题,遇到不同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做孩子的引导者和坚强的后盾,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