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三岔系列散记之一】 蔺晓渊|大牌楼的见证和诉说

 砚城文苑 2023-07-29 发布于山西

一位著名诗人说:脚下良田千万亩,只爱家乡一寸土。是啊,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

我走过很多很风景佷魅力的地方,但是仍然丝毫改变不了我的那颗家乡心和我对家乡的那份爱,因为家乡是我生长的根,是我的精神家园啊。

我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那厚重四合的古城墙,那典雅古朴的大牌楼,那一道道脉络分明的山梁沟岔,那一条条弥漫着烟火气的大街小巷,那一棵棵枝叶婆娑的古榆树,那一片片鲜艳夺目的土豆花,那一个个朴实憨厚的儿时玩伴,特别是那一座刻在我记忆深处的大牌楼,都常常与我相约在梦中。

我的家乡古称三岔堡,地灵人杰,人才辈出,距今已有484年的历史。明嘉靖18年(1539)总兵周尚文在此筑城堡,因其地东经神池达京师,西由河曲、保德通陕西,北上偏关出内蒙,居三路之要冲,故而得名。堡内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历史上,在十字街南口建有南北相通的大乐楼,北口建有木牌坊,南街还建有寺庙(南寺),这三大建筑在南北中轴线上,与北城门一线相通,是堡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惜的是大乐楼、南寺庙早已拆毁,而木牌坊至今风采依旧。

这座木牌坊被家乡人称为大牌楼,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距今已历442个春秋。他坐北向南,呈三顶叠衬“品”字形制,四楹三门——左右两门只显门样,不做通行,其中门高大而开阔,至今仍然可供人流及车马通行。檐头四角挂有风铃,微风轻拂,铃音悠扬,不绝于耳,似乎在诉说什么。

这座大牌楼历来是家乡的地标性建筑,在堡城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都能看到他高大挺拔美轮美奂的身影:其顶端起脊彩飞,双层檐头,青瓦盖顶,下衬五步彩飞檐斗拱,其匾额正面题“正位居体”,背面题“大观在上”,近观结构奇巧,流畅生动,远观器宇轩昂,巍然屹立。

在家乡人心中,这座大牌楼是一座神楼,他护佑着一代代家乡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在家乡游子心中,这座大牌楼是家乡的化身,是永远的乡愁——他就是洪洞县的那棵大槐树,就是洞庭湖畔的那座岳阳楼,就是莆田湄洲岛上的那座妈祖庙啊。

一百多年前,大牌楼目送着家乡的有志青年从这里出发寻找救国救命的真理,她见证了革命火种在这里冲破黑暗熊熊燃起。

最早从大牌楼下走出去的家乡青年是赵宝成、李在唐,他们都出身于富裕而开明的家庭,也都是从小胸怀大志的人,他们不甘于再过那种只能让自家人活得好好的生活,他们怀着一腔热血,收拾行囊,挥别家乡,去寻找也能让别人活得好好的生活。

赵宝成比李再唐年长两岁,都在192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同的是赵宝成在北京民国大学读书期间,亲受李大钊、高君宇等共产党人的影响,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而李在唐是在太原国民师范读书时受到高君宇、薄一波等人的影响,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念,机缘巧合,同乡加同志,让他俩走在了一起、战斗在一起。

1925年,赵宝成、李在唐利用暑假回到家乡五寨,他与李希龙等在外读书的家乡青年在县城文庙一起创办“夜光学社”,编印《夜光》油印小报,传播马列主义思想。赵宝成还回到家乡在大牌楼下进行演讲、散发传单,在当时闭塞的家乡播下了革命火种。

此后,赵宝成、李在唐听从党的召唤,再次从家乡的大牌楼出发,走向革命的中心北京、上海直至江西,他们在觉醒年代觉醒,直至在血雨腥风中为了共同的信仰洒尽了最后一滴血:1935年春,在杜鹃花盛开的季节,奉命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赵宝成和战士们,被敌人围困在了江西铜钵山上,在与敌人搏斗了七天七夜之后,赵宝成壮烈牺牲,年仅33岁。与赵宝成一样,李在唐在红军长征开始后,他奉命留苏区转入地下工作,后不幸被捕,押送南昌监狱,经受了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被敌人秘密处死……两位黄土地的儿子暨同乡挚友永远地长眠在了这片红土地上。

赵全壁是赵宝成的胞弟,受其兄革命思想的直接影响,1928年,他在北平工业大学读书时,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种活动,由同乡张孝友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被捕入狱,出狱后返乡继续革命,与同乡学生在大牌楼下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声讨国民党反对当局的不抵抗主义,组织乡亲和学生游行示威。他比兄长幸运的是经过了九死一生的考验迎来了革命的成功。解放后,他曾任青海省财政厅厅长、西安市副市长,积极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告慰兄长的英魂。

信仰的种子一经播撒就如同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即便地处千沟万壑、即便闭塞贫瘠,但是革命火种还是燃烧了起来,大山深沟是阻挡不住的。

范若愚、范炽夫、张孝友、赵子龄、王允治等家乡有志青年纷纷从大牌楼下走出去,投入到了革命解放事业的滚滚洪流当中。

范若愚是一位让家乡人民颇感自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教育家,曾经担任过《红旗》杂志副主编,并且先后担任过周恩来的理论、刘少奇的政治秘书。

范若愚,与同乡赵宝成兄弟、李在唐、张孝友等一样,也是在外读书时,决心寻求救国救命之路。1932年9月,他在北京私立宏达大学读书时,就投身于革命活动,于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家乡人民没有忘记:1935年,范若愚大学毕业后,受党组织指派,毅然返乡,发动群众,与当地腐败政府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大牌楼下,他组织了千余人参加的群众大会,揭露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响亮提出“不当亡国奴、收复失地,保卫中华”的革命口号;这年秋天,他借用胞弟的院屋做校舍,发到富户募捐,自任校长,创办树人补习学校,招收了三十多名有志青年。这些青年后来也在大牌楼下走出去参加了抗日救亡工作,其中的不少人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

家乡人民没有忘记,1941年后,范若愚担任五寨师范学校的前身——晋绥二中的校长,他曾多次回到家乡,在大牌楼下宣传“二中”,不少家乡子弟成为了他的学生;他亲自兼任政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思想教育,为抗战和根据地培养了大批干部。他治学严谨,教育有方,知识渊博,谈吐幽默,大家都非常喜欢听他作报告、讲课。晋绥二中的校友至今还记得他编写的朗朗上口的《晋绥二中毕业歌》。

家乡人民更没有忘记:1958年,范若愚一身布衣,风尘仆仆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家乡,他在大牌楼下驻足良久,然后走小巷,进农家,访乡亲,问干部,爱乡之情,溢于言表:他在当年的《红旗》杂志上发表了《一个办得象样的合作社》,盛赞家乡人民的勤劳智慧!1978年,他在被非法拘禁九年复出工作后,仍然关心家乡的发展,还设想着并且推动在家乡创办一所新的树人学校,把红色革命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这座家乡的大牌楼,不但见证了一百年前家乡儿女从这里出发投身革命的坚定和果敢,见证了革命火种在家乡的点燃以及家乡儿的解放和发展,更见证了红色传统和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光大。

由于种种原因,解放后,赵宝成很长时间未被确认为革命烈士,其子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石毅多方奔走却始终没有结果。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1965年,他直接上书毛主席,经毛主席亲自作证批示后,其父亲赵宝成烈士的英名终于重见天日,他在丹东的家里光荣地挂上了革命烈士家属的牌匾。

2001年5月3日,初夏时节,一位精瘦而干练的老者,在大牌楼下驻足良久,他指着大牌楼激动地对乡亲们说:“我回乡认亲来啦,大牌楼就是我心中的的洪洞大槐树,三岔是我的故乡,三岔人都是我的亲人!”

这位老者就是石毅先生(从母姓,母亲为老红军石玉翠),从这次回到故乡认亲之后,更是把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传承红色传统作为他后半生的专职工作:从北京到瑞金,从翼城到五寨,从部委到省委,从县委到村委,从花甲之年到耄耋之年,他做了很多让一般人不敢想象的事情:

在他的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持续努力下,县属事业单位赵宝成烈士纪念馆在家乡建立起来了并且成为县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届全国性的“棋友”大赛先后在家乡举办,《红都管家赵宝成》首发式在家乡隆重举行,全国性的赵宝成在苏区革命活动研讨会在家乡举办,赵宝成当年主持修建的“六大红色建筑模型”落户赵宝成纪念馆,他创办了“中华著名烈士研究会”并任会长,担任山西省革命烈士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及红色书画艺术服务团团长,他向山西省慈善总会捐赠价值400万元的书法16幅并且担任该会荣誉会长……他是一个普通的离休干部,也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可是他却像青年人那样几十年如一日马不停蹄地在奔波在拼搏,2004年,他在太原参加一个活动时突发脑梗导致偏瘫,但是直到现在94岁高龄的他仍然没有停下红色之旅的脚步,可谓是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他说:我就是要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这片红色的土地,因为我是革命烈士的后代,我是三岔人……

像石毅先生这样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心系家乡的红二代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我是晋绥儿女,我也是三岔人,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传承红色传统和革命精神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范若愚的女儿范晓琳女士在1996年参加“晋绥儿女支持老区教育奖”首次颁奖活动恰巧遇家乡的获奖教师时候说的话。

包括范晓琳女士在内的原晋绥边区革命前辈及其后代,不忘老区人民养育之恩,慷慨解囊捐助资金,于1996年建立了“晋绥儿女支持老区教育奖励基金”,专门用来支持晋绥老区教育事业。从1996年成立至2022年,已经连续27年奖励了山西、内蒙古、陕西原晋绥边区所辖地中的62个老区县的优秀教师六千多名名,发放奖金近八百多万元,还为老区学校捐赠了电脑、图书等大量物品,为促进老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老区广大教师中影响广泛,对老区人民鼓舞很大。

笔者有幸获得了1997年度的“晋绥儿女支持老区教育奖”,奖金是500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款项,我至今还保存着那个淡黄色的获奖证书以及非常鼓舞人心的信;我至今还记得我校张俊英老师参加该奖项首次颁奖返回后给我们介绍她领奖的情景,她说:“颁奖仪式很隆重,奖金很重——500元,奖品很贵重——每人一件貂皮大衣,参加颁奖的范晓琳女士得知我是三岔人,很是激动很是高兴,她询问了家乡的很多情况,也问到了大牌楼现在的样子,范女士鼓励家乡教师一定要把咱们家乡的红色教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家乡培养更多的人才,让更多的家乡人从大牌楼下走出去啊!”

作为家乡的教师,我一直在以石毅先生、范晓琳女士为榜样,为传承红色基因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编印了乡土教材“走进五寨”,编写了多个家乡革命先辈和革命后代的故事,包括“大牌楼下点燃革命火种”“赵宝成赵全璧兄弟双双闹革命”“红都管家赵宝成”“李在唐血洒苏区”“范若愚白手起家创办晋绥二中”“石毅上书毛主席为父亲作证”“赵海明二十年义务赵宝成烈士守灵”,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和场合大讲特讲这些感人的红色故事;我也不但我自己讲——得了一个“演讲专家”的称号,还指导学生讲——从家乡讲到了县城,从县城讲到了省城……

正是在这样讲家乡红色故事、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的活动中,我与石毅先生相识相知,成为了忘年之交。我有幸多次面对面聆听他老人家的教诲,我佩服他超人的毅力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从他身上充分感受到了革命后代对共产党的忠诚,对家乡的厚爱,坚定了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的信心和决心。

初夏时节,土豆花开,花海如潮。在家乡一年一度农历五月二十五古会期间,我又一次回到了家乡,来到了大牌楼下,这里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不失当年的繁华,不时有熟悉的面孔从身边走过,也不时有乡亲们喊我的乳名,让我热泪盈眶。

忽然,有一位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者走过来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我定睛一看,原来是我的初中老师,久别重逢,我们都非常高兴,老师知道我在大牌楼停留的用意,他还是用我熟悉的语调一字一板地对我说了好多好多,又给我上了一节实实在在的家乡政治历史课:

“大牌楼就是咱们家乡一部活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苦难和屈辱,当年日本人就是从大牌楼下气势汹汹侵入的,那个叫长娃大汉的人就是在大牌楼附近被日本飞机炸死的,那时候,我们进城出城要拿良民证还要给日本人鞠躬,日本人把好多古迹和民房给烧了。我们更不能忘记赵宝成、李在唐、范若愚等等这些从大牌楼走出去的革命前辈,他们当年都是提着脑袋闹革命的,很多人出去以后再也没有回来,有的连后代都没有留下……

“解放后,咱们家乡的教育是非常好的,也是让人非常羡慕的,所以,咱们家乡有人才;解放后,不管在哪个时期,咱们家乡的发展都是好样的,大集体时代,一个工能分一块钱,小伙子们不愁娶不上媳妇;恢复高考以后,从大牌楼下,走出了很多大学生;改革开放后,咱们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发挥出来了,饭店旅店遍地都是,养汽车的贩粮的做买卖的远近闻名,最没本事的也能卸煤装卸赚个辛苦钱;现在,有人说,三岔这也不行了,那也不行了,我看不是不行了,而是会越来越好,你看咱们的年青一代很多走出去了,你说他们将来的发展行不行?今年,咱们东西南三面的好地平地通过流转集中机耕机种,你说行不行?咱们这地方是八十里丁字平川的那一横,土地平平整整,气候好、物产好、风景好、人情好,发展康养产业那是得天独厚,你说行不行?不要怕,走出去的人还会回来的,外边的人也会来的,一定会的,因为三岔是个好地方,这片红色的土地一会会重新焕发出生机的,一定会的——有大牌楼作证啊!”

我和老师并肩站在大牌楼前,虔诚地动情地仰望着她:坐北向南,四楹三门,中门高大而开阔,人流不断;顶端起脊彩飞,双层檐头,青瓦盖顶,下衬五步彩飞檐斗拱,匾额正面题“正位居体”,背面题“大观在上”,檐头四角挂有风铃,微风轻拂,铃音悠扬,他在诉说着家乡不凡的历史和美好的明天……

作者简介

蔺晓渊,山西省五寨县三岔镇三岔村人,1959年8月出生,中师毕业,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在家乡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近四十年。少小即喜欢语文,从教后致力于教授学生阅读写作,并坚持下水练笔,自我感觉颇有所得;退休后手不释卷,以文会友,书写过往,老有所做,乐在其中,现为山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砚城文苑》第967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