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次常温超导,像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山峰云绕 2023-07-29 发布于贵州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60484864787546661/?log_from=75401cc587777_1690596134649

还在美籍斯里兰卡人迪亚斯宣称高压常温超导未能重复实验的争议尚未平息之时,韩国首尔科学家李石培、金智勋、权英完在著名科学论文预印本网站arXiv的推出论文称,他们合成了世界上第一种常温常压超导体,名为“铅磷灰石 (LK-99)”,超导转变温度超过沸水温度,达到127℃。这就是说,零下40度,0度,27度,60度,80度,100度,这种材料都呈超导状态,直到127℃,才失去超导特性。

与迪亚斯召开发布会宣布“狼来了”不同,首尔科学家用论文详细发布了他们的常温常压超导体实验细节,并且支持全球学者重复实验。

尽管有许多人受到迪亚斯两次高喊“狼来了”负面影响,怀疑韩国首尔科学家李石培、金智勋、权英完所完成的创造。但根据我的理解,这次是真的,可用辛弃疾著名诗句来描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韩国科学家公布了他们实验材料分子通式:

还介绍了他们材料合成步骤:

第一步:合成黄铅矿(Pb2(SO4)O),将氧化铅(PbO)和硫酸铅(Pb(SO4))粉末,以各50%的比例在陶瓷坩埚中均匀混合,将混合粉末在有空气存在的环境下,在725度的炉中加热24小时,混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黄铅矿。

第二步:合成磷化亚铜晶体(Cu3P)将铜和磷粉按照同样等比例在坩埚中混合,将混合粉末密封在每克20cm的真空管中,真空度为10的-3次方托。将真空管在550℃的炉中加热48小时,最终产生磷化亚铜晶体。

第三步:生成常温常压超导体(Pb10-xCux(PO4)6O),将黄铅矿与磷化亚铜晶体研磨成粉末并在坩埚中混合,然后放入真空管,真空度为10的-3次方托。将真空管在925℃的炉中加热5~20个小时,最终生成一种铜掺杂的铅磷灰石,即常温常压超导材料。

我想,世界很多实验室不久就能重复并验证韩国科学家的重要发现。这应当是昂纳斯发现超导体之后,最重要的超导技术进步。这是人类期盼已久的,终于实现了。

如果从宇宙天体的视角来看,超导其实并不受到温度限制。地磁,太阳的复杂的黑子现象,估计都与超导现象有关。显而易见,地心,太阳内部并不低温。

我认为,从此以后,人们的电力传输,电动机,超导磁浮列车,芯片设计与制造,都将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