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指导:原来如此与为何如此

 一中大语文 2023-07-29 发布于福建

【原题呈现】

2023年浦东区高三一模

有人说,从以为“不必如此”到发现“原来如此”仅差了一个“为何如此”。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字数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1.从“不必如此”到“发现如此”(63分)

①从以为“不必如此”到发现“原来如此”,反映了人类从对事物认知结论的怀疑、猜测走向恍然大悟的过程,而其中所蕴含的不只是一个“为何如此”那么简单。(述材料,析材料。)

②“不必如此”包含着两层相辅相成的态度,其一是对自我认知有限的清醒,其二是对已有结论的批判和怀疑,这两种态度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在日心说提出之前,地心说大行其道便是因为发表地心说的学者并未认识到自我认知有限而笃信自己的结论,民众没有怀疑和批判的“不必如此”的态度,直到哥白尼勇于批判才推翻这一错误认知。(分析“不必如此”的内涵及其合理性)

③不过,单有“不必如此”的态度不足以达到“原来如此”的境界,还需有“为何如此”的发问。发问意味着尝试探索事物运作原理及其本质,从而逼近真相。若是没有经历这一过程,只能算是被动接受已有结论,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或是事情真相的复读机,决算不上达到“原来如此”这种透彻的境界。(分析三者关系。)

④在当今时代,互联网带来了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使得人们倾向于搜索答案,而压榨了个人思考“为何如此”的空间,人们沉湎于虚假的“为何如此”中,丧失了探索的动力。与此同时,信息茧房的出现也让思想的碰撞减少,个体限于不断被认同的牢笼,消弭了批判思考的精神,社会文化也将停滞不前。(联系现实,阐明不追问“为何如此”的危害。)

⑤也许有人会置疑,那么只要宣扬“不必如此”批判精神和“为何如此”探索精神就能解决问题了吗?其实不然,上述问题的根源不只是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的丧失那么简单。事实上,并非所有问题都有结论,何为人生的意义便是其中之一。世界祛魅之后,多元价值浮现于世间,对于每一个个体,即使他积极探索诸多人生选择,批判思考已有选择,将各种道路的利弊全都厘清,也无法给出答案,因为多元价值不可公度。当个体以为拥有批判思考的能力和探索精神便能一往无前,殊不知他将面临的问题本身没有答案,付出努力而没有回报的落差将使他迷茫。此时,渴望摆脱迷茫的个体在寻找人生意义无果后,便会诉诸群体寻求认同,因而才不免限于信息茧房的温室而丧失批判思考和探索的动力。(阐述只要宣扬“不必如此”批判精神和“为何如此”探索精神不能解决问题。)

⑥因此,我们应当认清并接受人生意义没有答案的现实,需要不断追问“为何如此”。然后像萨特所言一样,积极创造自我价值,摈除外界干扰,最终在找到方向后砥砺前行,由此充实自己并摆脱迷茫。(明确我们的做法:需要不断追问“为何如此”。)

⑦诚然,拥有“不必如此”的怀疑和批判很重要,同时“为何如此”的发问和探索是通向“原来如此”之境的必要条件,但我们也要认清,“原来如此”之境对人生的意义这一命题不存在,我们只能坚持内心所向,素履以往。(总结全文。)

2.以过程之思发现结果(64分)

①有人说,从以为“不必如此”到发现“原来如此”仅差了一个“为何如此”。这意味着人们往往忽视发问的过程而奔向结果。我以为,我们应该不断思考,发现、享受探索的过程。(引材料,析材料,明观点。)

②诚然,发现“原来如此”的结果是重要的。从认为“不必如此”到“原来如此”的转变,可以说是思想上的一个巨大飞跃。发现事物本真的运行规律,使我们不再囿于我们固有的、局限的认知,它使我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房龙所写的《宽容序言》中,村民们都遵从着守旧老人,认为先驱者离开山谷,探索外界之举是“不必如此”。但当他们不得不离开山谷,来到外界时,他们才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先驱者所说的都是真的。于是,他们为先驱者立碑。(分析“原来如此”的作用意义。)

③然而,要达到从“不必如此”到“原来如此”的飞跃,探寻“为何如此”是不可或缺的。若没有“为何如此”的追问,那么我们所得到的“原来如此”的结论可能是不充分的。因此,我们需要“为何如此”的追问。(阐述了我们需要“为何如此”的追问。)

④简单来说,追问就是将问题引向纵深,直到弄清问题的实质为止。这种追问的过程,是对问题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对问题不断思考的过程。正如帕斯卡尔所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人的伟大源自思想,因为思想能够体现出人与其他生物的截然不同,因此,对于“为何如此”的追问彰显人类的思想本色。(阐述“为何如此”追问的意义之一:彰显人类的思想本色。)

⑤更进一步而言,这种追问体现了求知欲、好奇心,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造力。众所周知,儿童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因此他们会不断地发问,也不害怕发问。但随着年龄增加,我们不再积极发问,害怕暴露自己的无知。于是,“为何如此”的追问也少了。但是,正是由于知识上的不足,我们更要追问。在不断追问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新的想法喷涌而出,进而促进了我们的创造力。(阐述“为何如此”追问的意义之二: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造力。)

⑥并且,对于“为何如此”的思索,是发现“原来如此”的奠基石,两者互不可缺。由“不必如此”的判断,到“原来如此”的结论。两者或许相隔甚远,但通过“为何如此”的探讨与追问充当一座桥梁,我想,它们便相互关联。(阐明三者的关系:“为何如此”沟通了“不必如此”与“原来如此”。)

⑦揆诸当下,我们身处一个“竞速时代”,“内卷”现象盛行,人们往往只追求“原来如此”的简单结果,却不注重“为何如此”的追问过程,因此人们常常“以成败论英雄”。更有甚者,只心怀“不必如此”的判断,拒绝思考,只相信自己的认知,这样便往往形成了偏见。因此,我认为,在这样浮躁的社会,我们应该不仅仅执著于己见,而应在探索发问与思考中重新发现新的“原来如此”。(联系现实,明确我们的做法。)

⑧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我们应当怀有赤子之心,进行追问与思考,追寻过程,发现结果。(总结全文。)

3.格物致知(65分)

①《大学之道》中写:“格物而后知至”因此有人认为在“不必如此”和“原来如此”之间仅差了推究“为何如此”。我认为不尽然。“不必如此”与“原来如此”之间应该是循环的“为何”“应当”才能得出结论。(概述材料,明确论点。)

②“不必如此”字面上看是不一定如此的意思,即是对原先的固有思维的打破、认识到它的错误。而“原来如此”则是大彻大悟的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其中“为何如此”就可以认为是对事物不合固有思维的原因的质疑。(界定三个概念。)

③人们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的确符合个体主观认知。当人们认识到事情有不合规律时,人会主动寻求“为什么”,在“格物”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发现一些事物的本质,如哥白尼发现地心说的漏洞而推究出日心说。除此之外,社会风气也在鼓吹如此说法。从小的教育中老师就在犯错是告诉我们“找原因”,但之后往往又灌输给我们其中本质的原因与改正方法。不仅如此,人类本性中的好奇也是推动力之一,因此人们总把得到结论归因于发问与质疑。(分析这一说法的产生的原因:确符合个体主观认知。)

④诚然这种认识有合理性。个体上,这种认识鼓励了人们在遇到不合固有思维的事情时积极发问、质疑,而不是扭曲规律或事实以让他们统一,可以激发批判性思维。社会上,人们思维的灵活必然会体现在固有规律的进步与进化上,推动社会前进。(分析这一说法对个人、社会的作用意义。)

⑤然而,仅“为何如此”就必然得出“原来如此”的本质吗?不然。质疑原因是其中必要步骤,但远不足够。若一味质疑而不猜想,思路会过于发散而无法得出正确答案。仅仅质疑而不对得出的结论验证、辩证、收束,就会如空想社会主义的种种设想,一旦付诸实践便像和谐公社一样走不长远。因此,“应该如此”的环节也是必要一环。(分析这一说法还应该有“应该如此”的原因)

⑥反观当下,人们认为“为何”的质疑是得出志向的唯一、充分条件,因此不惮以最恶意的揣测来满足自己对事物不合心意的不满,成为愤青。因此,我们对于不合认知的事物要积极质疑,又要收束质疑,格物也要致知,以筛选出“原来如此”的真相。但仅仅如此就能得到真理吗?需要明白,无数次的猜想,无数次改进猜想才能修正错误认识,社会主义的实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以完成的,也是循环的过程。(联系现实,明确我们的做法:格物也要致知。)

⑦愿我们勇于质疑,收束质疑,用“应该”作为下一个“为何”的垫脚石,格物也要致知,以获得“原来如此”的真理。(总结全文,再次点明标题)

4.出于“为何”,高于“为何”(65分)

①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面临新事物,新问题。有人说,从以为“不知如此”,到发现“原来如此”仅差了一个“为何如此”,对此我认为询问“为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为何的深度与持续性。(述材料,明论点。)

②诚然,面对新问题,人的反应往往都是由怀疑否定入手,提出“不必如此”,随着时间推移,认知加深,我们开始询问“为何如此”,企图认识到事情本源,最后在坚持不懈的求索探寻中,我们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分析材料。)

③然而看似科学,合理的对待问题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却会受到思维深度与人类惰性的阻挠,首先作为人类长存已久的共识,社会普遍接受提出问题是学习新知的前提,在问题不断涌现的社会中,问题本身的质量成为了问题所在,问题与主题是否契合相关?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对于主题的把握有作用价值?人们只对问题本身的关注并不有益于问题及本源的解决。(分析仅提出“为何如此”的利弊。)

④同时在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下,连贯性与持续性也日渐成为为焦点,对于生命的思考,结果的探寻,其作用意义同样深远。能不断发现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难事,囿于生活,陷于琐碎的人们难以再以孩童的好奇眼光看待世界。再者,能坚持探寻亦成了浮躁社会下的稀有之物,问出尖锐有力的问题本身不易,持续的思考难上加难,最后也愈发愈难达成“原来如此”的顿悟。因此,与其歌颂“为何如此”,不如弘扬其本质,即一个真正经过思考,值得提出的好问题与持续不断的思索求索。(阐述与其歌颂“为何如此”,不如弘扬一个真正经过思考,值得提出的好问题与持续不断的思索求索。)

⑥当然,我们也应接受努力提问,怀疑并探寻后未果的情形。我们应该接受的是一种不断钻研探索的精神,而不是最终是否落回“原来如此”的结果。只本着要求结果而非享受过程的求索,反而是本末倒置。面对众多“不必如此”,也应辨析是否有确乎“不必如此”之事,不在多余的问题上做过度无意义的停留。(阐述我们应接受努力提问,怀疑并探寻后未果的情形。)

⑦在现代社会,对“不必如此”相当信服的人们越来越多,而有“为何如此”的态度的人们日渐稀少,这需要我们警惕,毕竟有意寻求,不断探寻,才会促成社会的进步与人类整体的发展。(联系现实,明确做法:有意寻求,不断探寻,才会促成社会的进步与人类整体的发展。)

⑧愿我们均能由“不必如此”出发,以孩童般好奇的眼睛与持久的专注度,问出“为何如此”,收获“原来如此”的喜悦。(总结全文,回扣材料。)

5.不止于“为何如此”(66分)

①有人认为,从以为“不必如此”到发现“原来如此”仅差了一个“为何如此”。私以为,此看法未免有失偏颇。(引材料,表态度。)

②当人面对一件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时,出于思维的惰性,会被动接受他人看法的灌输,抑或是对事物未知全貌的情况下以已有的认知牵强附会,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偏差,进而萌发“不必如此”之感叹。朱光潜曾如此落墨“不会起疑问就不会有学。”因而许多人便将“为何如此”作为打破“不必如此”桎梏的唯一途径,以求达到“原来如此”的洞察与彻悟。(分析材料中三个概念的关系)

③“为何如此”作为对事物的疑惑而提出质疑的姿态无疑是“原来如此”的重要基石,这一问题意识对于认知事物的本源,洞悉真理的真谛是不可或缺的,伽利略通过为何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发现进而取得科学上的巨大进步,但仅是一句“为何如此”便能助推我们达到“原来如此”的了然境界吗?(分析“为何如此”的作用意义。)

④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问题意识仅能点燃心中求知的火苗,但并不提供终南捷径。发问质疑的姿态固然重要,但提出问题之后呢?若是我们在他人释疑下获得了答案,我们真的能够了解事物背后的本质与运行逻辑吗?当我们缺乏对答案的深入思考与研究,仅仅是被动的接受与吞咽,人无异于机器。缺少了内化的过程,却因一句“为何如此”而沾沾自喜,也无异于深陷形式主义,形成虚假的自我欺骗。(阐述缺少了内化的过程,却因一句“为何如此”而沾沾自喜的危害。)

⑤那当我们提出“为何如此”后得不到他人的释疑呢?需知人的认知是有限的,世界却如此纷繁复杂。提出“为何如此”后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问题的答案更需要人们主动深入研究才能达到“原来如此”的境界。(阐述提出“为何如此”后我们的做法:更需人们主动深入研究才能达到“原来如此”的境界)

⑥揆诸当下,深处罗萨笔下“加速社会”的人们或是对事物连问题意识都没有,或是发问后期冀着他人的灌输,这是极为可怕的一件事情,其彰明的是研究探究思维的缺位,更是思考能力的丧失,长此以往,社会中发问的姿态都将消失殆尽,又何谈发问之后呢?私以为,“为何如此”仅是由“不必如此”到“原来如此”这一漫长的、对事物内在逻辑认知中的第一步,发问后无论是对答案逻辑的解构,还是自我思考意识的复位都对“原来如此”的了然与彻悟贡献良多。(联系现实,阐述缺乏发问意识的危害,并强调发问后思考的重要性)

⑦社会所呼吁的,不只是“为何如此”——发问姿态、问题意识的重现,更是对个体思考意识与研究精神的复位,也呼吁个体不止于“为何如此”!(总结全文。)

6.“原来如此”的背后(66分)

①有人说,从以为“不必如此”到“原来如此”仅差了一个“为何如此”。(引材料。)

②诚然,人有趋简避繁的本能,一句“不必如此”有时确实能使我们避开繁冗之事,也使我们远离了“硬钻牛角尖”的死胡同。但是,若不加以一定的思辨与理性分析,用一句“不必如此”将一切事物拒之门外,则意味着与思维深度渐行渐远,止步于浅表的认知,陷入了“思维怠惰”的囚笼。换言之,在面对意蕴丰富、拥有更深挖掘空间的事物时,只有追问自己的内心,探索“为何如此”以寻找事物呈现背后的原因,才有机会发出“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的感叹。(分析三个概念的关系。)

③马尔库塞笔下“单向度的人”,即是被思维怠惰所困,安于现状,不愿也不会进行深度思考的典型。这种将“不必如此”挂在嘴边的单向度思维,折射在数字化的当下,便是沉溺于短视频的人。他们被动地接受呈现在眼前的结果,短视频中可能出现的结论性内容便是其思维的终点。面对碎片化语言无法呈现的事物,他们不会选择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寻求真正的理性认知;其自诩的“领悟”,不过是安然地接收同一化的结果,浮于感官层面的刺激。长此以往单向度的思维怠惰,会使人们渐渐忘却“如此”背后多元的价值判断和思维过程,难以拨云见日,收获“原来如此”的顿悟与快意。故而可以说,追问、思考“为何如此”是通往“原来如此”的必要条件。(阐述追问、思考“为何如此”是通往“原来如此”的必要条件。)

④那么,又是否可以说“为何如此”便是得到“原来如此”的充分条件?我想答案并非肯定。有了“为何如此”的探究与思考意愿,更要辅以一定高度的思考能力。鲁迅作品中的阿Q,受欺侮时未尝不主动叩问,但其思考所得不过是“老子总算被儿子打了”之流,伴随着绝对主观、虚无的精神胜利,最终仍未触及事物本质。所以,发问“为何如此”时,当由内出发,以审慎、严谨的理性思辨去探究事物,而非使自身的主观意识和价值判断全然凌驾于一切之上,这样也只会蒙蔽自己,失之片面,亦与“原来如此”背道而驰。(阐述有了“为何如此”的探究与思考意愿,更要辅以一定高度的思考能力。)

⑤故而,“为何如此”的思考意愿是摆脱思维怠惰,走向“原来如此”的必由之路和必要条件,但只有再加以审慎而有深度的思考能力,才能不被主观判断所蒙蔽,得到“原来如此”的彻悟。“原来如此”的背后,是“为何如此”的主观思考意愿,更是理性的客观思维能力。(总结全文,点明标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