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养老【2430】让老年人享受数字化生活的便利

 赵站长的博客 2023-07-29 发布于北京

让老年人享受数字化生活的便利

  2020年9月12日

养老那些事儿

  网上购物、移动支付、线上挂号,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正深刻改变着生活。然而,对一些老年人来说,便利的科技反而带来不便,近日,一段“老人无健康码乘地铁受阻”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智能时代,如何才能不让老年人成为数字化生活的局外人?

  数字化生活对老年人有没有不友好?答案是否定的。超市虽然流行移动支付,但现金照收不误;出门坐地铁和公交,一张老年卡足以通行。只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服务业窗口作用削弱,为减少接触改为线上服务,点餐、挂号、政务、乘车出示二维码……不少老年人懵了,觉得跟不上社会变化的节奏,在“数字化生活”中被“代沟式”淘汰。

  其实打开一些短视频平台,不乏老年人的身影。落日余晖,指尖下倾泻出一首美妙悠扬的钢琴曲一分多钟的视频发布没多久后,点赞迅速破万。这段短视频的制作者就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这位账号“钢琴生产队”的博主,拥有超过230万粉丝,点击量破亿。博主介绍说,自己是快60岁才学会发抖音的,甄选曲目、在线寻谱,选好角度,录制剪辑,这一套学习下来很不容易,但不管在什么年纪,如果不能掌握常用社交工具,心态上远离社会,那才是真正垂垂老矣。

  身边不少老年人都会使用微信,为什么?有需求,有人教。现在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课。那么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大数字化生存的便利,也需要通过大规模培训。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到2019年底,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约为18.1%。我们也早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社会,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但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6.7%。两个数据放在一起推算一下,目前起码有上亿老年人没能及时搭上信息化快车。

  究其原因,可能有三。一个是不能,由于居住环境和家庭条件的限制,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或者是用到互联网。二是不愿,觉得互联网太高深,担心学不会而不去学。三是不敢,认为互联网有虚假信息,上网有风险而不去上网。这需要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作出安排,考虑老年人的身体因素、实际需求,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当然,对于不同情况的老年人需要区别看待,不必强求其接入数字社会,不要过分强调其面临的“数字困难”,要有保障其权利的相关措施。线下的老年人方便措施要保留,需更加细致。一些科技产品的设计之初,也应更多关照老年群体的诉求。对于那些没有身体限制和有实际学习需求的老年人,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和志愿组织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发力,采用更灵活、更贴近的方式,对老年人开展普遍化、多样化的“数字化生活”相关培训。据媒体报道,目前,有一些城市的志愿组织和社区开始有意识地组织老年人进行数字技术培训,很多老年人经过学习,也成了互联网的“潮人”。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家人的力量不容忽视,家人应对老年人进行教学指导,进行“数字反哺”,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数字化生活需要的便利。

  谁不喜欢便捷舒适的生活呢?

来源:山西日报

我是一位70岁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学习体验与分享(其中会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话并结合我的一生体会与经验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谢!如有不妥之处敬请与我联系,我会妥善处理,谢谢!)我写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应注意的事儿!退休后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广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