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鹏飞 | 怀念外公外婆

 富平人原创馆 2023-07-29 发布于陕西

怀念外公外婆

文/党鹏飞

在我的印象中,外公外婆都是非常慈祥的老人。每次我回老家富平,外公外婆都会非常热情地款待我,把我当亲孙子对待,让我内心感到非常温暖。在我的内心深处也早已经把外公外婆当做爷爷奶奶了,甚至比我的爷爷奶奶还要亲。

外公外婆是同龄人,都出生于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家居富平县曹村镇大贾村。我小时候就很好奇,为什么外公外婆那个村叫大贾村?叫大贾村,却没有姓贾的,全村人都姓王,这是为什么?后来才得知,大贾村是因唐代大诗人贾岛晚年隐居此地而得名,现在还有贾岛墓,石碑上刻有“贾岛墓”三个字。大贾村交通非常方便,公路就在村附近,坐车也挺方便的。比我的爷爷奶奶家陵前村的交通方便多了,因此我小时候去爷爷奶奶家由于交通不方便,就会抱怨不如大贾村。

至于大贾村的村民为什么都姓王?据说和明朝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当时的朝廷组织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有关系。王姓作为移民姓氏之一被分配到陕西富平大贾村定居,至今已有600多年。当然富平的王姓也有本地的王姓,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王翦的后裔,王翦是富平本地人(当时叫频阳人),王翦的部分后裔自秦以来长期定居于陕西富平境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外公外婆有七个孩子——四个女儿、三个儿子。我的母亲是外公外婆的第二个女儿,那个时候家里一直很穷,直到姨妈把自己嫁出去之后,我的母亲反而变成了老大。有时也会帮助外公外婆照顾舅舅他们,因此受过很多累、吃过不少苦。母亲小时候因家里条件不好,上学只上到三四年级,那个时候吃饱饭都是个问题,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白面馒头。

据母亲回忆,那个时候婚姻大事都是父母做主的,由于子女多的原因,外公的压力很大,脾气也不好,母亲和舅舅他们都害怕外公。母亲为了减轻外公的负担,接受了外公安排的相亲,嫁给了我的父亲。那个介绍人与我的父亲同名同姓,是曹村镇陵前村人,年龄比我的父亲大,他当时特别会夸赞我的父亲。当时父亲所在的陵前村家里条件比外公外婆家还要差,父亲和母亲结婚的时候,父亲家里穷得连一床好的被子都没有,被子里的棉花都能流出来。

爷爷在父亲16岁的时候仙逝了,父亲承担起养家的重担,不到20岁就去铜川焦坪煤矿当工人。母亲嫁给父亲之后,过得并不好。父亲继续去铜川焦坪煤矿上班,母亲一个人在陵前村照顾家,受过很多累、吃过不少苦。外婆最担心的就是我的母亲,因为我的母亲过得最穷,又嫁得最远。外公虽然脾气不好,但是也会关心我的母亲。

老家陵前村盖房的时候,外公也帮忙了。家里没有煤炭了,外公也会想方设法把煤炭送到陵前村。1986年,在我一岁的时候,父亲终于把我母亲的户口也转到了铜川焦坪煤矿。那个时候,只有一岁的我和父亲、母亲、姐姐,搬到了铜川焦坪煤矿定居。外婆得知我的母亲搬到了铜川定居,对我的母亲就更加挂念了。虽然我们家搬到了铜川定居,但是母亲几乎每一年都会回一次富平大贾村的家。外公外婆都舍不得让母亲走,特别是外婆心疼我的母亲,问我的母亲在铜川过得好不好?母亲为了让外婆放心,都会说:“过得好”。

我们家和外婆的合照

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外公外婆都来过我们铜川的家。我小时候喜欢用橡皮泥捏小动物玩,外公还夸我捏的小动物栩栩如生。在我小时候和长大中的记忆中,外公从来没有对我发过火,外公在我的记忆中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外婆对待我也是非常热情,心疼我,用最好的美食来招待我。在此感谢我伟大的外公外婆!我还记得我上高中和大学的时候,好几年都没有回过大贾村。外公外婆对我非常挂念,电话中也是希望我有时间回大贾村。

一直到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我回过一次大贾村,看望外公外婆,还给外公买了收音机。没想到那一年是我见外公的最后一面。外公走的那一年,母亲和姐姐参加了外公的葬礼;当时我在外地打工,由于路途遥远,我又晕车,没有送外公最后一程,这是我一生的遗憾。

外公仙逝,我和姐姐都很伤心,没少哭……那个时候,哭得最多的就是母亲,母亲因此也伤心了好几年。由于外公生前很少照相,我们家也没有一张和外公的全家福。这是我们家的一个重大遗憾。外婆和我们家一起照过相,我至今还保存着那张照片。在外公走后没有多少年,外婆也仙逝了。我参加了外婆的葬礼,送了外婆最后一程。外婆走了,我们全家人都很伤心,不知道母亲偷偷哭了多少次,但是母亲在我和姐姐面前假装坚强,就是为了让我们俩放心。我时常会想起外婆,想起外公,不由得泪流满面……

在我心里,外公外婆并没有走。因为他们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END



作者简介:党鹏飞(1985年~),网名梦回长安,陕西富平人,大学本科学历,2010年毕业于渭南师范学院,现居陕西铜川。喜爱文字,热爱生活,闲余时间写点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