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打金枝有多凶险?这其实是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危机

 天高云淡新 2023-07-29 发布于陕西

767年,郭子仪七十大寿,他的众多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去给他贺寿,此时他身处高位,又子孙满堂,真可谓人生赢家。

醉打金枝有多凶险?这其实是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危机

然而,郭子仪的六子郭暧似乎并不怎么高兴,尽管他乐呵呵地向父亲贺寿,但他的眼神却满是失落。

原来,郭暧的老婆升平公主没有来给郭子仪贺寿,这让他感到十分不爽。

在宴席上,郭暧多喝了几杯酒,借着酒劲发作,他独自一人回到房间,见到了升平公主,他要求升平公主去给父亲贺寿,却遭到了升平公主的拒绝。

那么,升平公主为何要拒绝呢?

原来没有其他,只是因为升平公主是唐代宗的女儿,贵为金枝玉叶,地位比郭子仪要高,平日里都是郭子仪夫妇给她磕头,她怎么可能反过来给郭子仪磕头拜寿呢?

郭暧见升平公主拒绝,感到非常不快,当即训斥升平公主不守妇道,升平公主也不含糊,反过来训斥郭暧无人臣礼。

正所谓酒壮怂人胆,郭暧见升平公主态度恶劣,当即大怒,将升平公主给打了,还对升平公主说,你不就是仗着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只是不愿意做皇帝而已。

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

醉打金枝有多凶险?这其实是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危机

升平公主哪里受过这节这种委屈,很快就离家出走,回到宫中向唐代宗哭诉。

很快,郭子仪就得知了这件事,他知道郭暧闯了大祸,就将郭暧给绑了起来,然后带着郭暧到宫中向唐代宗请罪。

唐代宗见到郭子仪后,却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儿女闺房之言,何必当真!

郭子仪见唐代宗不打算追究这件事,就高兴得不得了,当即向唐代宗保证,这种事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

回到家后,郭子仪让人将郭暧打了几十板子,算是给了唐代宗和升平公主一个交代,不久后升平公主也回到了家中,夫妻二人最终达成和解。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醉打金枝”典故,表面上看似温馨和谐,实际上暗藏危机,唐朝差点因为郭暧的升平公主的夫妻矛盾而爆发大祸事。

醉打金枝有多凶险?这其实是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危机

郭暧为何敢打升平公主?

郭子仪,大家应该不陌生,他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一生多次挽救大唐,在军界的地位相当之高,是李唐皇室的大恩人,也曾对唐代宗有过恩情。

事情是这样,763年的时候,吐蕃趁着唐朝内乱发起进攻,一路打到了长安。

那时候,唐代宗刚即位不久,就因为忌惮功臣而杀掉了大将来瑱,还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贬黜到了外地,导致长安兵力空虚。

吐蕃见唐代宗这么缺心眼,就率领几十万大军直取长安,唐代宗的龙椅还没捂热,就不得不撒丫子跑路,一路跑到了陕州。

后来,唐代宗下令各路大军勤王,并收复长安,镇守徐州的李光弼担心谗言诬陷,就不敢去长安,而人在咸阳的郭子仪,手下虽然只有二十多人,却不顾危险来到长安。

事实上,那时候的唐朝就是一盘散沙,各地藩镇要么拥兵自立,要么见死不救,也只有郭子仪等少数人对大唐忠心耿耿了。

在郭子仪的运筹帷幄之下,吐蕃最终被击败,长安得以收复,郭子仪的威望也达到顶点。

醉打金枝有多凶险?这其实是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危机

当时,有人对郭子仪说,现在只要您一声号令,我们都愿意听你的,你不如自立为帝,何必为懦弱的皇帝卖命。

事实上,只要郭子仪想当皇帝,他是有很大的机会的,但他最终没有这么做,而是派人迎接唐代宗回朝,这也是郭暧为何对升平公主说“我父薄天子不为”这句话的原因所在。

唐代宗回到长安之后,为了感谢郭子仪对李唐皇室的再造之恩,便于765年将自己唯一的嫡女升平公主,嫁给了时年十三岁的郭暧。

一个是天潢贵胄,一个是王侯将相之子,升平公主与郭暧的婚姻,可以说是当时大唐王朝最强的政治联姻了。

但是,这样的婚姻可以是甜蜜的,也可以是苦涩的,而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婚姻,恰恰就是后者。

原来,升平公主嫁给郭暧之后,依然不改刁蛮公主的习性,不但对郭暧颐指气使,还对郭子仪夫妇不恭敬,甚至动不动就乱发脾气,让整个郭家上下都战战兢兢的。

那时候,郭暧虽然只有十几岁,但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他认为父亲是大唐的恩人,又是升平公主的公公,不应该向儿媳下跪;而自己作为驸马爷,地位就更低了,似乎比升平公主要矮两辈,这让他更加不爽。

醉打金枝有多凶险?这其实是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郭暧与升平公主在平日里难免有些小摩擦,但基本可以维持下去,直到郭子仪的七十大寿上,终于上升到了打人的地步,两人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

但是,升平公主毕竟是唐代宗最喜爱的女儿,打她就等于是打唐代宗,这让皇室颜面何存?

因此,我们可以想想当时唐代宗的内心,对郭子仪及郭暧一定是很不爽的。

有人可能就要问了,郭暧哪来的胆子打升平公主,真的只是因为喝醉了酒吗?

当然不是这样的,如果郭暧真的害怕升平公主,他就是喝醉了酒,也是不敢动手的,实际上他之所以敢打升平公主,是因为他有底气。

当然了,郭暧的底气来自于郭子仪,郭子仪其实很会做人,他虽然功高震主,但为人处世小心谨慎,对大唐也忠心耿耿,所以才能屹立不倒。

但是,郭子仪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对家人、手下太过宽纵,比如他领导的朔方军,除了他之外没人管得了,而朔方军也没少干坏事,但他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于家人,郭子仪就更加放纵了,比如他的第三子郭晞,当初跟着他四处征战,没少纵兵抢掠百姓,将百姓祸害得不浅,但他就是不管。

醉打金枝有多凶险?这其实是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危机

当时,有个叫做段秀实的人,担任泾州刺史,就对郭晞十不满,于是抓了郭晞手下十七人,当着百姓的面斩首,这让郭晞大为光火,差点就带人将段秀实给杀掉。

实际上,除了段秀实这种嫩头青之外,当时没几个人敢惹郭家人,毕竟郭子仪作为大唐战神,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力的体现。

即便是李唐皇室又如何,郭子仪虽然是臣子,但也是为数不多极力支持李唐皇室之人,唐肃宗、唐代宗父子除了搞点小动作,限制郭子仪的权力之外,根本不敢把郭子仪怎么样。

这就跟当时的大背景有关了,安史之乱不但让大唐王朝元气大伤,还削弱了皇室权威,那些实力稍强一点的藩镇,基本上都不把李唐皇室放在眼里,郭子仪算是个另类,让李唐皇室不得不重视。

更要命的是,唐朝除了内部不稳之外,外敌还特别强,比如回纥、吐蕃、党项等族,都是唐朝的强大对手。尤其是吐蕃,当时正处在国力最强盛的时候,而整个大唐能够搞定吐蕃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郭子仪。

醉打金枝有多凶险?这其实是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危机

这不是瞎说,而是宰相元载亲口说的话,唐代宗也对此表示赞同,并且自郭子仪击退吐蕃、收复长安之后,他就是对吐蕃作战的最高统帅,多次率军与吐蕃作战,而且长期率军在边界抵御吐蕃进攻。

可以说,那时候的大唐王朝,可以没有任何人,但不能没有郭子仪,因为只有郭子仪可以保护大唐的安全。

在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就能知道,为何郭暧有底气打升平公主了,实际上他是预判了打人的后果的,最多也就是挨打挨骂而已,唐代宗还能把他怎么样呢?

然而,郭暧的这种做法,其实还是有很大风险的,如果唐代宗不是个懂得隐忍之人,那就会引发大的祸事。

郭子仪和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了危机。

实际上,唐代宗继位之初,有些做法并不明智,比如他对郭子仪就很不信任,或者说郭子仪功高震主,他担心自己无法约束郭子仪。

为了制约郭子仪,唐代宗免去了郭子仪的副元帅之职,还将郭子仪打发去修皇陵,郭子仪将唐肃宗赏赐给自己的一千多件物品上交,以此来表达忠心,这才让唐代宗稍稍安心。

醉打金枝有多凶险?这其实是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危机

除了郭子仪之外,李光弼、仆固怀恩等人,也得不到唐代宗的信任,唐代宗信任的人,也只是程元振、鱼朝恩等几个宦官而已,因为他真的害怕武将夺权。

但是,现实很快就打了唐代宗的脸,吐蕃入侵唐朝,只有郭子仪一人来救,其他人要么坐观胜负,要么背后捅刀。

唐代宗意识到,郭子仪的能力很不错,于是给了郭子仪一个关内副元帅的职务,可见他并不完全信任郭子仪。

后来,郭子仪收复长安,还将吐蕃给赶出了唐朝,便派人让唐代宗回长安,唐代宗竟然不敢回去,因为他担心郭子仪对自己不利,于是任命郭子仪为长安留守,自己则去洛阳,还说要迁都洛阳。

郭子仪听说这事之后,就上书唐代宗说,您还是回长安吧,我准备去前线打仗了。

唐代宗这才回到长安,任命郭子仪为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河中尹,坐镇河中府。

但是,唐代宗依然不信任郭子仪,再加上程元振、鱼朝恩等人进谗言,他一方面经常下诏称赞郭子仪是忠臣,实际山是让郭子仪安心为自己卖命;另一方面,他又派鱼朝恩挖了郭子仪的祖坟,此举则是在敲打郭子仪。

醉打金枝有多凶险?这其实是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危机

而郭子仪是怎么做的呢?他不但说挖得好,还说这是自己应得的报应(他带兵打仗,士兵经常挖别人的祖坟)。

实际上,谁能忍受祖坟被挖这种事,郭子仪当然对唐代宗可谓恨之入骨了,只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这件事就发生在郭暧娶升平公主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郭暧所说的“我父薄天子不为”这句话的时候,是不是有一股后背发凉的感觉?

再往深层次来说,郭暧这句话其实是在警告升平公主,他爹郭子仪要是愿意,完全可以将唐代宗拉下马。

郭子仪有这个实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唐代宗也不是毫无抵抗能力,毕竟他继位之后经过一番操作,也是掌握了一定的军权的。

但是,唐代宗是个聪明人,他保持了极大的克制,给了郭子仪一个台阶下,而郭子仪也给了唐代宗一个面子,将郭暧给打了一顿,保全了唐代宗的面子。

试想,如果唐代宗是个冲动之人,真的怪罪郭暧了,是否会逼着郭子仪与自己反目呢?

醉打金枝有多凶险?这其实是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危机

最坏的结果是,唐代宗要杀掉郭子仪,郭子仪为了保护郭暧,带着全家奔走,一场大战将不可避免地爆发,无论谁最终获胜,那都将是悲剧。

好在唐代宗保持了克制,郭子仪也愿意继续忠心,在两人的齐心协力之下,一场潜在的危机被化解,大唐再次归于宁静。

总的来说,郭暧醉打金枝之后,郭子仪其实也不希望唐代宗怪罪郭暧,他将郭暧绑缚入宫是在试探唐代宗,他想看看唐代宗是否信任自己。

而唐代宗也不敢怪罪郭暧,于是以夫妻闺房之事来为这次事件定性,将皮球踢回给郭子仪,看郭子仪如何处理,从而试探郭子仪是否忠心。

郭子仪见唐代宗不怪罪郭暧,认为自己也没必要将矛盾激化,于是打了郭暧几十板子,从而向唐代宗表忠心。

醉打金枝的后续,唐代宗和郭子仪的双赢。

升平公主回到郭家之后,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不再那么蛮横无理了,对郭子仪夫妇的态度很好,与郭暧的感情也逐渐升温,在短短几年就生育了多名子女。

很明显,升平公主意识到了郭家色的强大,也接受了唐代宗的耳提面命,才会有此改变。

不仅如此,升平公主还长期致力于维护皇室与郭家的关系,起到了居中调解的作用。

醉打金枝有多凶险?这其实是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危机

而郭子仪在经历了醉打金枝之事后,也变得更加聪明了,他长期率军与吐蕃作战,积累了巨大的功劳,同时他也靠着吐蕃,让唐代宗不敢轻易对自己动手。

比如说,773年的时候,郭子仪大败吐蕃,斩杀数万人,第二年他入朝觐见唐代宗,却说吐蕃很强大,自己力不从心,想要退休。

实际上,郭子仪是在拿吐蕃当护身符,而唐代宗也心知肚明,当即拒绝他的辞职请求,还对他进行了赏赐。

774年,唐代宗驾崩,唐德宗继位,这一年郭子仪确实年老,打不动仗了,他这才被调入京城,所有军职被罢免,进位太尉,仍兼中书令,赐号“尚父”,算是明升暗降了。

对于这个结果,郭子仪之所以能接受,原因有两点,首先是吐蕃不再是强大的对手了,他无法再拿吐蕃当挡箭牌;其次他的家族与皇室联姻很深,关系也有了极大改善,并且家族中多人在朝担任高官,他是没有性命之忧的。

也就是说,郭子仪认为是时候放手,将军权交出去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得到唐德宗的信任,从而让家族安全着陆。

在京城享了两年福之后,郭子仪以八十三岁高龄去世,唐德宗感到很伤心,下令让他陪葬建陵并配享太庙,算是承认了他是个忠臣。

醉打金枝有多凶险?这其实是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危机

而郭子仪的家族,也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没落,而是越来越强大,这是因为他的儿子们学习他的做法,一直极力维护李唐皇室。

比如说,在朱泚之乱中,唐德宗逃出长安,没有人保护,郭暧就与哥哥郭晞前去护驾,从而得到了唐德宗的信任。

后来,郭暧与升平公主的三个儿子,都娶了公主为妻;两个女儿,也都嫁入皇室,一个嫁给许王李昭,一个嫁给唐宪宗李纯,生子唐穆宗李恒。

而郭暧的孙辈及以后的后代,也与皇室进行了联姻,让郭家与李唐皇室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程度。

可以说,郭家通过与皇室联姻,从而确保了家族的繁荣稳定,这种做法是极其明智的,而这一切都源自于郭子仪,他有着高超的做人艺术,也展示出了对李唐皇室的忠臣,从而为子孙创造了无穷福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