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浅说德善恩义

 清风更俗 2023-07-29 发布于湖北

   恩义行为者乃德善所支配也。德乃思想意识之规范,善则身体践行之作为。恩义之举显现于思想意识者即为德,落实于行动作为者则为善;反之则为无德无善,忘恩负义也。故“德善恩义”乃自然人个体入世所必须面对、并作出反应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能力。

   坤寰尘俗,虽万物生长于阳光雨露,凡万事得益于意识行为。光露充润者,物种繁茂,反惠于尘世;逾矩劣行者,利足忘乎,折毁于门前。

   入世行走莫过于人事交往,离不开德善恩义。德善恩义乃人事交往之意识规矩,德行善为者、忘恩负义者实为华夏文明扬弃褒贬之分水岭,为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所记载鉴识。

   德,道德品行,含义为个人的品行、品质以及人们共同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祖德流芳是华夏炎黄子孙,为人处事一惯尊重的心性行为之准则。

   善,本义为吉祥美好。持善心方能善行,心行相向方称为善。善是价值和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行为和意识的统一。善行天下乃历代儒释道教所奉承传扬。

   恩,本义为好处,即《说文解字》所谓的惠也。恩字的会意结构是一个人摊开手脚躺在一张草席上,表示这人心中有依靠、有根据,有美好的现状;再与结合在一起就表示人在感到满足时,便会对“惠”施或情义于自己的人心生感激之情。

   义,正义、情谊也,亦即公正合宜之道理。儒家孔子释意为“仁义”,墨家墨子释意为道义。

   经济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是人类进化之规律。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万状将人事间的“德善恩义” 演绎得淋漓尽致。我乃凡夫俗子,不敢妄论德善恩义,而我相处共行及所见所闻的人和事却是刻木三分地将其展现得惟妙惟肖。

   我曾经历并见证了这样一件事实。私营企业家W先生应其下岗朋友之求,以合伙人的形式与其共同创立了有限公司。从营业执照的申办、初期项目的选定到资本金的投入,W先生全力并全过程地推动了企业的张业运营;张业后的企业交于了“朋友”管理。

   这一案例中W先生是投资者,是企业的合伙人;受助者是该企业的合伙人及企业法人。

   鉴于朋友之情谊及信任,加之自身拥有规模资产、事业繁忙,为迅速完成企业的原始积累, W先生在合伙实现效益的初期未收取丝毫的投资回报。中期,W先生因故生态环境出现了较大的困难,受助者却未经W先生同意,私下变更了投资合伙人,剥夺了与w先生的合作;W先生顾其颜面,念其朋友之情谊,在坚信自身能力的前提下,未向受助者主张权益。晚期,受助者面临经营性困难,W先生不计前嫌提供项目、协助筹措资金、主持并完成了其项目的管理运营,助其实现了数千万元的项目利润,而受助者依未按双方间的协议兑现利益分配。

   这一案例中,资助者、受助者用行为将“德善恩义”展示得活灵活现。

   资助者在朋友下岗、工作及生活危难之际,伸出援手,此为“德”;给朋友创业投资,并推动公司张业运营,实现数千万元的项目利润,此为“恩”;在投资及合作权益受到朋友侵害时,不计较个人得失,避免了朋友间伤和气以至法律纠纷,此为“善”;在朋友经营性困难时,不计前嫌,仍倾力相助,此为“义”。

   受助者不按合作精神办事,独吞企业资产为“无德”;下岗、危难之际受人恩惠,不知回报为“忘恩”;在资助者生态环境困难时落井下石,剥夺w先生的投资权益为“不义”;其无德、忘恩的思想意识,唯利是图、不讲朋友情谊的不义行为属恶劣之行为和意识,与善之本性大有违背,谓之大恶也。

   在这案例中,资助者因性善而积德,因德义而施恩;又因德善意识而身行道义,鲜明地展现了德仁恩义、善行善为的思想品行。受助者则是品行低劣而无德,不知好歹而忘恩,唯利是图而失义,忘恩负义而恶行,无遗地表现出了缺德忘恩、唯利负义的丑恶心性。

   “德善恩义” 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仁义礼智信”中的重要思想内容,是儒家提倡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它精炼准确地注释了华夏民族所传承的思想道德,为炎黄子孙世代所弘扬。

   “知恩报恩”,“报恩施恩”。人生之中对“惠”施或情义于自己的人要心拥感激之情;受人恩惠就要报答施恩之人,还要像恩人施恩于自己一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孔子.《论语·宪问》在利益面前,要想到是否与“义”相符,不“义”之财切不可取。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论语·里仁》君子视义大于利,小人则贪不义之财。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论语·里仁》君子视道德为情怀,小人以乡土唯思念;君子以法制为准则,小人视恩惠而索取。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静洁可以修善自身,俭朴可以淳养品德。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韩愈《与孟尚书书》)善行者上要对得起苍天,下要对得起黎民,内思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三国志·蜀志传》),善心者是不会因坏事较小就去做,不会因善事较小而不关心。

   这些关于“德善恩义”之古语铭言数千年来规范着华夏民族的德行,传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

   “德善恩义”的思想核心是善,表现的是以人为载体,教化的是道德礼义。“善”是人性之本源,是身行之灵魂;恩义之举出自于身心善恶,而身心善恶则规范于道德伦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王应麟. 南宋·《三字经》) 人生下来时心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因生存环境的不一样而导致心性的好与坏,也就有了善与恶的差别。

   “善”的展现是知行合一,包括善心和善行。它要求人们不但不要做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还要不计报酬,不计名利,多做有利于他人及社会的事。

   “善”是华夏伦理思想的核心。儒家之善是仁者爱人仁者人也;佛家之善是让人快乐;道家之善为与事无争,积德行善。

   善良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人,是德行高尚的人。他们拥有善心,关爱他人,懂得仁人,具有仁爱之心;他们善心善行,其思想行为有利于众生,让人们快乐;他们抛开一切人为干预,效法天道自然,行真善”、行大

   扬善憎恶是善的本能反映,是“德善恩义”的具体表现。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当自己或看到别人做出非善行为的事情时,应感到羞耻和憎恶。这是对人性本源的把握,是对其身行灵魂的拥善,是其德行善为的前提,更是铭恩仗义的保障。

   德行善为者知恩图报,誉为人之君子;缺德恶行者忘恩负义,耻为人之小人。

   君子以自身的言行使人们认识到善良的价值,激励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以此为榜样,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人则违背了中华传统伦理,身行灵魂肮脏,缺德忘义、唯利是图,毫无人格尊严,阻碍了人间情谊和社会的发展,为友朋所厌恶,为社会所唾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西周·姬昌《易传·象传上·乾》)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应该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人们身行于坤寰人事间应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视重视并具有至高的品德,像大地一样能承载万物、容纳百川。

   古语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文言传》)行善积德的人家,必然会有众多的吉庆,无恶不作的人家,必然会遗留下许多的祸端。

   “德善恩义”传承着中华传统的伦理文化,演绎了华夏民族的史实辉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思想将不断传承,推动着民族复兴事业的蓬勃发展。

               2018.6.8

注:图片源网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