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痰寒,黄痰热,无痰燥,介绍几种化痰的好东西(上篇)

 好心态好人生mq 2023-07-29 发布于上海

三衍道人讲药

Image

说到痰,你千万不要觉得恶心。人这一辈子,多多少少都要接触到痰,或者自己要吐痰。但是,在治疗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可以说,很多医师都还是懵的。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关于痰的事情。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异常的产物,中医认为,痰的生成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传统有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根”。

因为脾主运化水液,由于脾胃虚弱,或者寒邪直中,或者饮食生冷,导致脾虚运化失常,水液代谢异常,就会化生痰,这个痰储存在肺,由肺咳出体外。

痰与肾又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肾为水火之脏,主导水液的代谢,肾精可以化生阴阳二气,水液的代谢是需要肾阳的气化的,在肾阳的蒸腾之下,水液才能正常代谢,如果肾精亏虚,阳不化气,痰饮就会内生,所以也叫做肾虚痰泛。

在临床上,怎么样来鉴别痰的性质,以及用药呢?

首先,我们来看痰的颜色。

1、咳痰白而清晰者,是为寒痰,为风寒犯肺;清稀泡沫痰,为肺有痰饮,又外感风寒。

这种痰的治疗,扶阳中医有方法,比如《伤寒论》的小青龙汤,就是用干姜、细辛、五味子的组合来治疗这种痰。

这里面,干姜的作用是占主导地位的。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干姜可以抑制腺体的分泌。寒痰就是腺体分泌过多。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干姜可以温胃暖肺,温暖了以后,气化恢复,就不会出现白痰、寒痰的情况。

2、咳痰黄稠而有块者,多为热痰,是为痰热蕴肺;如痰中带血,是为咳血,乃火热之邪灼伤肺热而致。

这种痰的治疗,用什么呢?其实非常多见,扶阳医学最常用的组合就是麻杏竹甘汤。专用药,比如鲜竹沥液,天竺黄,金荞麦,全瓜蒌等。

特别是鲜竹沥液,产于江西井冈山地区的竹子特别茂密。对应于扶阳罗盘的手太阴肺,二十八星宿的井宿。说来也巧,“井宿”对应“井冈山”,不得不赞叹造物的神奇。

《本草衍义》记载: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腑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癫癎狂乱,风热发庢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圣剂也。

3、痰少而粘,难以咳出者,是为燥痰,多为燥邪犯肺,耗伤津液。这种痰多数和肝相关,或者传统中医说的“肺燥”。而扶阳医学认为和肝相关,就是我们说的“木火刑金”。

这种痰,很少,咳出来只有一点点,但是会引起患者的剧烈咳嗽,喉咙痒,有时候一口气咳个十几二十分钟,有的人说:“老娘咳得腹肌都出来了”。

怎么治疗呢?当然是润燥了。那就需要润肺,首选百合、麦冬、玄参等药物润肺,稀释痰液后,再加入全瓜蒌、浙贝母、紫菀、薏苡仁等药物,就可以将稀释后的痰液排出去了。

有一个经典方剂叫做桑杏汤,专治疗燥咳,原书《温病条辨》记载:“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组成:桑叶、浙贝、香豉、栀皮、梨皮各6g,杏仁9g,沙参12g

4、痰白滑量多,易于咯出者,是为湿痰,多为脾虚水湿内停。

用什么药物呢?当然是最经典的二陈汤了。出自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4:“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其组成是: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g,白茯苓9g,炙甘草4.5g,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

所谓二陈,就是用上陈年的老陈皮,以及陈半夏,以加强其燥湿化痰的功效。再加上茯苓,将化掉的痰湿水饮,从小便排出。

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常用方、代表方。从这个方子衍生出了后世很出名的三张方子:

①、导痰汤:半夏120克,天南星30g, 枳实30g,橘红30g,赤茯苓30g,上为粗末。每次服9g,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②、涤痰汤:南星、半夏各6g,枳实6g,茯苓6g,橘红4.5g,石菖蒲、人参各3g, 竹茹2g,甘草1.5g,生姜3片。

③、金水六君煎:当归6g,熟地15g),陈皮4.5g),半夏6g),茯苓6g),炙甘草3g,生姜5片。

以上的这些治痰和咳嗽的方子,只要你辨证准确,看好痰的颜色,基本无误。按图索骥,应用其中的药物,基本上治疗痰邪就没有问题了。

接下来,我们还要写中篇和下篇,根据痰的味道来进行辨证用药。请继续关注文章,每日早上7-8点准时更新。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