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勇|回乡散记【二】

 乡土蓝田 2023-07-29 发布于陕西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人文/史迹/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村落

回乡散记【二】

文|张勇

守在老家的父母时常惦念生活在城市的孙子们,随着学习生涯的延续,回乡的次数越来越少。得知侄女考上大学了,一直沉浸喜悦中的父亲,笑容里却流露出难以克制的泪水,回忆起孩子童年时光,念叨着:真想不到我孙子能考上学,这是第二个了,希望家里这些个孙子都能考上学,我就满足了。

前几日侄女打电话告知录取通知书收到了,便安排周日带三个孩子们回乡,每次回乡都很匆忙,因为乐乐还小,早上走晚上要返程,事情安排的慢慢当当。一路上小心翼翼的驾驶,顾不上欣赏路边风光,几个孩子笑语盈盈,把开心快乐的心情带到了静谧祥和的村庄。父母早早就守在十字路口张望,乐乐趴在车窗乐爷乐奶的叫嚷着,待车停稳,便急忙拉开车门迎接归来的孩子,将乐乐拥抱怀中,后面跟着阳阳和淼淼迈进了院门。

院门外过道两侧,肥沃的土壤上依然是蔬果葱茏,坎棱边两列泛着白斑的葱秆芯吐着嫩绿的葱卷,挺直的身姿好似在守护这家园,藏在枝叶下的小辣椒扭动着皱嫩的身姿迎接旭日投射的光线,阳光下青紫色的茄子像穿了件油亮的工服,碧绿壮硕的黄瓜伸展它的身躯,屋檐下藤蔓上的冬瓜被网兜牢牢的约束吊挂在空中,西红柿子架上由青变白的柿子泛出淡淡的红蕴,菜园的蔬菜遵循自然规律在父母的辛勤劳作下随着季节变化美不胜收,高台阶耸立在村中十字路口边,小菜园里的蔬果风韵姿态各异,经常引得过往的路人称羡,夸赞辛勤劳作的父母。

院墙里那颗柿树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开春时节,父母亲见院子里的柿子树迟迟没有新芽,趁着我在家让上树修枝,十多年没有爬树有点生疏,更何况现在是180斤的体重更显得笨拙,爬到摇摇晃晃的树梢也有点胆怯,时光荏苒,斑白催华发,回首巷道两间厦房处,少年时那股顽劣劲头早已荡然无存。

我没听父母劝阻,拿起手锯按照自己的思路把树顶上的几个主枝全锯掉了,我怕柿子越长越高,秋季柿子熟透了,父母亲为了摘树顶上几挂柿子又搭梯爬上爬下让人担心。

小时候为了家里有颗柿树,我从南沟里挖回来的,父亲用舅家的树眼嫁接成活的,92年新屋落成后父亲移栽到此处的,柿树骨干发枝旺盛,如今茂密树冠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枝干伸展到了院墙外,伸到了平房顶,伸到了邻居墙边,那宽阔的胸怀包揽了一家人对它的情感,从八十年代父亲为了冬季有几个柿子给我们解馋,到柿树嫁接后结果成熟的喜悦,到水果丰盛无人问津,到扔了可惜,父母无奈用它酿醋,苦涩艰辛的生活慢慢遗落在岁月的风尘里。

女儿腾腾是2001年7月出生在十六街坊的小平房里,能在街坊里找到十几平的单位出租房子我已经很满意了,我在工作中负责踏实猛干得到领导的认可,经过多方面的上下协调,6月份才从附近村子搬到带有暖气的房子。

那会我在单位每月的工资不到五百元,每月缴完房租还剩三百元,生活窘迫的日子里,我曾经晚上骑着自行车带着袋子在街边转悠,捡拾塑料瓶酒瓶卖钱买菜,还好那几年经济不景气菜价特别便宜,每次买菜都是趁下午收摊去趴摊,五角钱能买三个大茄子,一块五能卖一大堆西红柿黄瓜土豆青菜,买一次菜能吃好几天,那会也不怕同事们看到笑话,没有外来的收入,大部分人日子都是这样紧巴巴的过着,也习以为常。

我爱人有裁缝手艺,身体还没恢复好就又在小平房里面支起了缝纫机设备,做点缝缝补补的活儿赚零花钱。一转眼,腾腾十个月了,我与爱人商量后就放回了老家让父母照看,几个月后我回老家,在院门口玩耍的腾腾眼神中已经认不出我,期望的眼神中流露出惊奇的思索,我想抱抱孩子,她羞涩的躲开跑到厨房找奶奶,过了一会儿在母亲的引导下才跑到我的身边,看着孩子的举动我心里隐隐阵痛难以平息。

门外传来一阵阵卖西瓜的吆喝声,腾腾已经会简单的说出几个字了,皱嫩的声音里发出买,买,买,我才回过神来,孩子慢慢大了,知道要东西了,而在外的我们一直生活紧张,给孩子的衣服要么自己做,要么是街坊邻居送的,回来给孩子都舍不得买个玩具,下午我要走的时候,手夸背包里蔬菜,馒头装的满满的,腾腾好像看出来我要离开老家返城,走到桌子下面蹲着提起一个大茄子。连滚带提抱到我面前,不一会又抱来两个。这两年西红柿熬茄子我已经吃伤了,看到孩子懂事的依偎在我身旁,我眼噙泪水把孩子的期望装进了口袋,把孩子一举一动的温情,懵懂的言行带回了城里的小窝。

有一年冬季,母亲带着一大堆东西领着腾腾来到了西安,我骑车去车站接,孩子的脸庞红彤彤,倒睫毛刺激的眼睛里流满了痛苦与期待泪水。孩子大了,该上幼儿园大班了,再不赶快接到城里适应,孩子上学会慢半拍,一口的乡村口语也会引来同龄孩子嘲弄,我身边几个同事孩子的经历我深有体会。果不其然,聪慧灵敏的腾腾在大班还是很难融进小朋友的圈子,经过好长时间的不开心,慢慢的又活泼开朗起来,蹦蹦跳跳唱着歌儿成为了一名小学生。

小学一二年级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刚觉得孩子有些跟不上课程,尤其是语文拼音口音很难改过来,发音不正确学起来很吃力,小时候儿童漫画书也没有给讲过,三年级时候明显就落下了差距。尤其是看图写作,每次孩子都难以下笔,我说一句,孩子写一句,完全没有自己的看图思维。我一边自己学习,一边给孩子买了一大堆学习资料与同年级学生作文书刊,教孩子阅读,然后再模仿学写,慢慢的孩子会摘抄句子结合好词好句写出通顺的段落,人生何尝不是这样,不断地观察分析,借鉴思索,改进完善的一个过程,每一个阶段都要多付出,多努力,多勤勉,才能参悟出自己的特长,学以致用,勇于拼搏笑对坎坷。

腾腾中考落榜了,这也是在意料当中。

在单位上班,收益一直不稳定,加上集资买房,给孩子补课开资很大,为了多赚钱就要加班加点多挣工时,爱人在城里打工也是早出晚归,全靠孩子自律。初中的课程不比小学的课程,难度更大了,我与爱人文化程度低,许多作业压根就看不懂,只顾着到处打工多赚钱,把所有希望寄托给了补课班。

小时候,母亲的棍棒教育对我影响很大,深深的埋藏在我脑海里,初中阶段正是孩子叛逆期初,也是孩子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没有学会冷静,理智对待,跟孩子斗气较劲,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尊重孩子,给孩子辩解的机会和改错的时间。只觉得通过努力买了房子,搬到这么大的房子,这么好的学校,条件样样具备,孩子不争气,不好好学习是孩子自己的错,总是以家长的“威严”压制孩子,打骂孩子,强制孩子屈服,甚至有任其自流的想法。

几年时间,家庭的氛围一直被阴霾笼罩,直到在单位韩军同事的点拨下才有所缓和。孩子参加了由温海军举办的心灵疏导课程,回到家硬是让我与爱人参加,一家人就这样重新融入到了龙凤学院的大家庭中,重新回炉认识自己缺点,开始回忆孩子的点点滴滴,接受孩子的现状。有一次孩子不经意间提起过往事,说被打骂过后曾经有过轻生念头,我与爱人又一次泪痕湿,阴霾总会散去,阳光依旧温暖,感恩孩子,接受我们曾经的无知与过错,珍惜稍纵即逝的时间,同时间赛跑,同自己勤勉。

高中的学校是孩子与同学找的,我去学校考察后给报名定了下来,龙门学校是一所封闭学校,多年来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孩子又重新融入了一个大家庭,老师孜孜不倦教诲,宿舍学生人人自律,学校关灯后怕教管发现,在卫生间或者被窝里用自备小灯偷偷学习,争相进取。学期考试孩子取得了优异成绩,我兴奋之余写诗文抒发情感,互相鼓励。

龙门学校三年时间里,孩子学习步入道途,我与爱人做生意步入顺畅之途,孩子也顺利的考入商洛学院,虽说是一所二本院校,那也是来之不易,回首母亲对我的寄托,往事如烟,阵阵酸楚涌了出来,几代耕作的农门终于有了大学生,也算是为门第增添光彩了。

在外打拼奔波为了改变穷迫,我的女儿腾腾,侄女淼淼,外甥女毛毛,侄子阳阳,小时候都是放在老家,在父母亲的怀抱中嗷嗷待哺,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从玩耍幼学到懵懂求知,都是在父母亲毫无倦意的谆谆教诲下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亲的宽厚慈爱。

侄女淼淼也是接到城里学业受阻,跟姐姐一样步入龙门学校,在学校里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取长补短,艺考过线被延安大学录取。

望着几个回家的孩子,看着孩子们快乐的成长,父母亲劳累的身心稍稍觉得安适,为孩子操劳可口的饭菜,为这个勤恳持家,崇尚知识不断精进的家门又开始忙忙碌碌......

2023年7月29日于西安

作者简介

张勇,网名草根牧羊,蓝田县三里镇李后片区樊家村人,1989李后中学毕业,喜文学,2017年9月开始习作打油诗,10月创办乡土蓝田平台, 借平台结交志同道合友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