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松龄的精神世界

 济宁文学 2023-07-29 发布于山东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韩硕 画
1

蒲松龄的精神世界

作者:於 恢


蒲松龄闲暇时与好友、乡亲一起谈狐说鬼,也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相比那些只知死读八股不懂享受生活的秀才,不啻天渊之别。良夜无聊,欣然命笔,将满腔的感慨倾注在聊斋笔墨当中,亦可留与后人破闷评说。在那暴雨滂沱之时,掩卷推窗,想象着云际会有被贬谪的雷公落地;当那月明风清之时,则幻想花妖鬼狐来访,一起谈诗论文,不胜高雅之至。

有人说:人无癖不可交。或是爱读古书,或是爱论围棋,或是爱游山玩水,或是爱插花折枝。总之,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情趣,禽兽只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人一定要有精神生活。林逋说:“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有的人稀里糊涂就成家了,然后拼死劳力赚钱养家,这样的生活有何乐趣?人生就要潇洒尽意,否则宁愿放弃世俗的生活。

蒲松龄是一个孤独的才子,据说他与好友孙蕙的小妾顾青霞有些情愫。姑且不论真假,反正蒲松龄的爱情并不美满,所以他才幻想出了那么多的爱情故事。蒲松龄得不到世间的幸福,于是只好通过幻想来满足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有点像阿Q精神,不过不这样又能怎么样呢?有时豁达与消极也只是隔着一张纸而已。

乡村生活是淳朴的,但是聊斋的笔墨却是富丽堂皇的,这是蒲松龄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努力幻化出来的成果。据说他的发妻并不美丽,所以他长年在毕家坐馆而不愿回家,就是为了能有条件去想象他心目中的美丽女子。他创作出了最让书生惊艳的女性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天下的女子树立了一个个榜样。

当蒲松龄在穷乡僻壤写作《聊斋志异》的时候,有多少人能想到,这样一个穷书生竟然能够流芳百世?大多数的无知村民只会对之嘲笑,不过这些村民又给蒲松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使蒲松龄从中受到启发,并在自己的《聊斋》当中,将这些村民幻化成为可笑可怜的牛鬼蛇神。这些小虫豸也伴随着聊斋故事而流传了下来,不过是作为反面角色罢了。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