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出超越自己认知的才是好作品

 古磨盘州人 2023-07-30 发布于北京
不记得哪位名家说过,作家是越写越成熟的。这个成熟不仅仅是指作家写作的手法和技法,也包括作品中的人物的成熟,随着作品内容的推进,人物也在不断成长。
还有一次跟一个名家交流,我问她,假如一个业余作者,他要是开始写小说,究竟是写长篇小说好,还是短篇小说好。
果不其然,她说从短篇开始写起比较好,因为短篇篇幅小,初学者好控制。这句话,从理论上理解是这样的,可事实上,以我的经验来说,假如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来写小说,他写长篇一定比短篇更出彩。道理无他,短篇需要的笔力、逻辑、场景和语言上要求非常高,稍有差池,即漏洞百出。而长篇就不一样了,因为篇幅延展了表达的空间,作者不对对长篇的细微之处进行吹毛求疵,作者可以时代背景、故事来掩盖表达和语言上的不足。
加上,我们这代人生在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短短几十年时间,恨不得从原始社会一直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时代就为我们准备了一本厚厚的大书,我们不过是在书上做个自己的记号。
我说完观点后,名家认可了我的观点。其实,在没问之前,我就知道她会认同的,因为,我这是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总结的。我说的观点,其实有几个暗含的前提。假如对于科班出身的年轻人,自然是从短篇到中篇,最后再长篇,因为他们有这样的专业基础,而对于非科班的,就是另外一番情景。
我说这些,其实还是没有触动本文的主题,我其实想说的是,作家只有写出超越自己认知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这句话记得刘震云说过类似的话,好像是作家通过写作来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开始的时候,我是不相信的,后来慢慢地体会出来了。只有写出在准备之初不知道的东西,这样的作品才是成熟的。
很多业余的作家(包含刚起步的专业作家),他们的第一部作品差不多都是自己的自传体小说,这也是自然的,第一个能写的长篇一定是基于故事之上的,而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是最好的故事来源。
大多数作家,都觉得自己的处女作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即便他仿照了很多作家关于自传体的写作,可他还是坚持认为,自己写出了独特性,或者说写出了特色。从交付出版社开始,就一直提心吊胆的,作品别被编辑剽窃了,或者是作品出了什么意外。作品还没出来,就臆想着要成畅销书什么的。
其实,天生就是作家的还是少数,指望一部作品打天下的,几乎是痴人说梦,好作家一定是写出来的,功夫是作品堆出来的。看看文学界那些大咖,没有几个人早期的作品可以拿的出手,但是,有慧眼的编辑可以从作品中看出一些苗头。
什么是好作家,我觉得有个最低标准就是写出超越自己认知的作品的,才是好作家。这话不太好理解,什么叫超出自己的认知?即作家不再以自己的经历为素材,或者说,不再以经历为第一手素材的,以刘震云为例吧,他的头几部小说《塔铺》《新兵连》,甚至后来的《一地鸡毛》,这都不能算是超出自己了。再后来的《我不是潘金莲》《一句顶一万句》,这个算是超出自己的认知了。
当然,假如能把作品写到这样,这个好作家也就是写作上达到了好的标准,作品已经过关了。最重要的是,还得将属于他的,或者说,只跟着他才会阅读的读者的阅读水平,他们他们的认知,那这个作家就真的非常了不起。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中国很多人是不爱阅读的,尤其是上了年纪之后,手上一碰手机,几乎世界就在身边消失了。他们唯一阅读的可能,就是身边的伴写了一本回忆类的书,带着回忆的冲动,他们翻动了书。假如作家能把他们引领的更远,即便走出自己的回忆区,他依然愿意阅读,作家就真的是好作家,自然也是成功的作家。
当然了,写作在不同层次,认知自然是不同的。没读过书的人,看到回忆体的文字,他觉得亲切好读,于是,就定义为这是最好的作品,因为他读了。他们不知道的是,世界是丰富多彩,且无边无际的。他们没有读的,很大可能是他们见不到,或者读不懂。
作家如何超出自己的认知,首先是多写,其次是多读,一定要结合自己写作经验去读,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别人高超的技术应用,发现自己不会的别人如何擅长,边读边写边纠偏,时间久了,自己在作品里就慢慢淡化了,随后,就慢慢地超出自己了。
写出好作品,好像也不是很难,就是费工夫。

黑云压城城欲摧

路过国际饭店,记得十代会还是在这儿开的,仿佛恍如隔世了。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常务)兼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7部,累计出版和发表3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2部):《一车一世界》《炊烟袅袅:一乡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北京晚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