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税案】专项检查现疑点 巧施妙计破疑案——X加油站少缴税款案

 湖经松哥 2023-07-30 发布于湖北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6日  来源:***市税务局第二稽查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以下简称“第二稽查局”)在开展成品油行业专项整治工作中,巧施妙计,破获疑案。涉案加油站通过销售开票数量控制发票索取数量,使得公开的对公账户进销金额相匹配,降低税务监管风险,达到偷逃税款目的。检查人员通过多维侦查,聚焦油料购销数量异常,有力锁定问题关键,深入分析银行账户信息,最终还原企业真实销售收入,挽回国家税款损失,维护国家税法权威。
案头分析  疑点浮面
2023年3月,按照成品油行业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第二稽查局迅速抽调稽查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对X加油站开展检查工作。
通过市场监督局查询,X加油站属于普通合伙企业,共有A、B、C、D 4个合伙人,投资比例各占25%,其中A是执行事务合伙人。
通过金税三期系统等内部系统调取数据,梳理X加油站2020—2022年的购销发票信息和税款申报金额,3年内票载购油金额合计561万元,售油开票收入671万元,申报未开票销售收入33万元,收入合计704万元,日均销售额约6400元,毛利率在20%左右。
同时,调取分析X加油站在税务系统登记的中国建设银行对公账户数据,收入700万,与申报数704万基本相符;支出698万,其中向中石化3家公司共支付561万,与票载购油金额561万一致。
单从金额数据分析判断,X加油站购销金额、银行流水金额和申报收入都能高度匹配,似乎不存在税收违法问题。
但在对X加油站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对公账户检查时,检查人员注意到,3年内执行事务合伙人A的3个建行个人账户向加油站对公账户共转入554万元,并从对公账户向A3个建行个人账户转出131万元,存在大额的不明转账记录。并且X加油站对公账户3年直接收货款仅有135万元,其中87万元由“待清算商户款项”转入,但企业申报收入价税合计为704万元,有569万元收入不是通过对公账户转入,存在其他资金流转渠道。
考虑到近几年油价波动大,分析进销金额可能会产生很大误差的情况,检查人员决定从油料的进销数量上进行匹配情况分析。通过不同计量单位的换算,三年内X加油站购进汽油499吨、柴油244吨,开票售出汽油554吨、柴油97吨,进销差额汽油-55吨、柴油147吨。很明显,油料票面数量和实际数量不匹配,X加油站3年柴油票面购进数量比实际销售开票数量多147吨,汽油票面购进数量比实际销售开票数量少55吨。
突击检查  负隅顽抗
蹊跷的转账记录、不明的收入来源、异常的购销数量引起了检查人员的警惕。为了查清案件真相,检查人员决定投石问路,先入户检查了解基本情况。
入户前,检查组通过百度地图开车在X加油站周边摸了摸底。X加油站位于县郊镇上主干道路边,距离县城大概5公里,距离武深高速出口不到500米,但有两个更靠近县城的高速出口,且距其200米远处有一家更靠近高速出口的中石化加油站。据此,X加油站区位优势并不大,存在较大的经营竞争压力。
4月4日上午,检查人员在未通知纳税人的情况下,对X加油站开展突击检查,但加油站似乎早有防备:办公电脑已格式化、油库液位仪数据已删除、税控加油系统和加油机控制系统未安装、财务人员拒不见面、财务资料无法提供。前台桌面上仅有一个收款码,收款商户确为X加油站。
本以为初次入户无功而返,但从勘查现场获知,X加油站共有3个油库,容量均为30立方米,分别装0#柴油、92#汽油和95#汽油。根据油料密度和安全容量规定,计算得出油库最大储存量分别为0#柴油24吨、92#汽油和95#汽油各21吨。显然,计算得出的油库最大储存量与查前分析得出的油品进销数量差额严重不符,柴油库无法存储未售出的147吨柴油,汽油库也不可能提前存储多售出的55吨汽油。
此外,对于对公账户异常的资金流转情况,A也向检查人员做了解释,“我与B是夫妻关系,C、D是爷孙关系,一起合伙做生意赚钱,所以加油站收取的现金加油款和对公账户余额会先存入自己个人银行账户吃利息,在需要支付购油款时再从个人账户转入对公账户用于购油”。A的解释似乎合情合理,但检查人员却敏锐的发现其中的问题:按照这种说法,X加油站现金收入占比应高达81%,如此异常的现金收入占比明显不符合当下主流的付款方式,且这三年正值疫情防控期,不提倡现金交易。
至此,检查组初步预判,X加油站存在购油不索票、销售收入“不进对公账户、不申报”的嫌疑。
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由于对方已有准备,一时也无法获取更多有效的线索。检查人员暗中决定,下午来杀个回马枪,于是故意告知工作人员“检查没发现问题,但按规定还是要查看账务资料,我们先回去,等财务人员回来了联系我们”,以放松X加油站的警惕。在对方的注视下,检查人员佯装撤离,驱车直入通往县城的高速公路。
当天下午2点,检查人员再次突击检查X加油站,在对方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检查组终于有了新发现。在前台柜台里,检查人员发现了贴有二维码的“滴滴加油”和“团油”打票机,扫描二维码后,直接进入了加油支付界面。检查组便要求X加油站提供平台加盟协议和收款账号,但执行事务合伙人A辩称,“协议早就不见了,因为没有使用,也就没有绑定收款账号”。
面对X加油站极不配合的情况,检查组并没有气馁。虽然工作人员一时难以突破,但考虑到前来加油的顾客是随机的,于是检查组决定采用“蹲守”的办法寻找线索。
4月4日下午14:30-16:30,检查组对X加油站的实际加油数据进行调查统计,期间发现共加油16次,销售金额为3000元左右,其中只有1个摩托车司机通过现金支付了20元油款,其余消费者或通过手机APP或通过扫描二维码支付油款,现金支付仅占0.67%。此外,通过询问其中10个使用手机APP支付的司机,证实了X加油站有使用“滴滴加油”和“团油”平台收款的事实,执行事务合伙人A撒了谎。
短兵相接  首战告捷
通过分析油品进销数量不符情况、蹲守得到的实际加油数据和使用平台的事实,显然,X加油站申报收入明显偏少且存在隐瞒的收款渠道。于是,检查组决定对执行事务合伙人A提起正式询问。面对证据事实,经过利害陈述,A最终承认X加油站还有另外两个收款账户,“滴滴加油”和“团油”平台的收款均转到这两个账户。
检查组调取上述两个银行账户流水信息,经与A逐项核实,确认X加油站三年内共实际取得含税收入1488万元,均转入A和B的个人银行账户,在需要购油时再转入建行对公账户。同时A承认存在购进油料不索取发票情况,“我们通过销售开票数量来控制发票索取数量,确保公开的对公账户进销金额相匹配,降低税务监管风险,同时也可以得到价格优惠”。
流水分析  重现迷雾
正当检查组认为案情明了时,却在分析“团油”平台打款记录和对公账户流水信息时发现了新的疑点:一是“团油”平台打款记录截止到2021年8月22日,之后再无打款记录,与现在仍在使用“团油”平台收款的事实不符;二是对公账户资金除转出至A个人账户外,还转给了B个人账户670万元。根据加油站总收入和实际利润水平估算(1488万*20%=297.6万),显然,670万元不可能全为利润分配。
据此,检查人员决定整体分析A、B的8个个人银行账户资金往来情况,意外发现其中7个账户持续收到名称为上海富友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富友”)转账收入,与“滴滴加油”和“团油”平台转账方式类似,有力证实了X加油站确实存在新的收款平台。
检查人员再次对A进行了当面询问,其对疑点一的解释是,“之前有段时间并没有使用'团油’,由于近期'团油’优惠加大,才再次使用”;对疑点二的解释是,“我们夫妻俩(A和B)还有其它生意,'上海富友’是综合收款平台,为了达到低手续费门槛,家庭多项业务也通过该平台收款,但加油站收入流水很少,已于2022年6月14日停止使用”。
冲云破雾  水落石出
为了确认案情全貌,检查人员再次来到加油站“蹲点”,通过询问多个加油的司机,均明确表示一直在使用“团油”平台支付,从未中断过。
面对铁证,A不得不承认还有一个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收款账户,“团油”平台2021年8月之后的收入均转入该账户。检查组为了确认是否还有未发现的银行收款账户,决定直接向“滴滴加油”“团油”“上海富友”平台发函,调取X加油站在平台开设的银行账户信息。通过比对平台提供的数据和打款记录时间线,平台代收款项与所查流水一致。
至此,案件真相水落石出,X加油站通过购油不索票、销售收入“不进对公账户、不入账、不申报”的手段隐匿收入、偷逃税款。根据已确认的证据,X加油站2020年—2022年实际含税收入共计1724万元,已经申报纳税含税收入704万元,隐瞒收入1020万元,应补缴增值税117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5.9万元、教育费附加3.5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2.3万元。
————
【晶晶亮读后感】
这个稽查局不简单!可以说检查过程堪比公安机关破案,一般税务检查通常都是常规的查账询问实地检查,很少会采用突击、蹲点、杀回马枪等检查方式。
隐匿销售收入是加油站常见的一个行业涉税问题,也是今年的稽查工作重点。知道有问题,和能取得证据证实该问题,中间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这段路能走多远完全取决于检查人员的能力与智慧,能做到这个程度的检查组,不一般!
来源:税乎网;晶晶亮的税月简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