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8年联欢晚会上陈士榘边鼓掌边走,毛泽东拉住了他:到我身边来

 君临天下100 2023-07-30 发布于湖北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1960年11月,我国第一枚导弹在罗布泊试验基地成功发射;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紧随其后爆炸成功。

为庆贺这一喜讯,1965年的新春联欢晚会上,毛泽东特意来到首都驻军领导人中间,在人群中看到陈士榘,亲切又激动的握住他的手:“祝贺你啊陈士榘同志,你们工程兵立了大功!”

1968年2月,北京工人体育馆的六个兵种以及军事、政治学院相关八个单位成员共同迎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

陈士渠身为工兵一员,完成欢迎使命后边鼓掌边向后撤,毛泽东注意到后马上拉住他的手向前拽,台下耀眼夺目的闪光灯顿时令人眼花缭乱。

为什么毛泽东如此看重陈士榘?陈士榘又立了什么功劳呢?

上山当“大王”,坚定信念光荣入党

1927年9月发生的秋收起义,当时他还是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员,年仅十八岁的他作为卢德铭警卫团的一名战士参加起义。

从此正式开启了陈士榘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也是从这个时候起,他一直在毛泽东麾下征战四方。

但战场抗敌并非纸上谈兵,各方面不可预料的事情都会对战局产生巨大影响。起义部队被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的第一师,包含四个团,但这其中便出现了意料之外的突变。

第四团团长邱国轩战场叛变,第一团抗争失利,二、三团败于垂成,第二团被打散。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陈士榘这群年轻的革命战士不禁陷入低迷与茫然之中。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前敌委员会发来指令:第一团和第三团余部全部赶到浏阳县文家市会和。陈士榘在文家村值星时,与毛泽东第一次相遇。

陈士榘一直忘不了当时初见毛主席的情况,当时毛泽东虽然神情疲惫,但眼睛却炯炯有神,在对接的时候,他说出自己的名字,并表示有急事找卢德铭总指挥。

但陈士榘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秉持守岗严谨负责的态度,他对毛泽东仍持怀疑。

毛泽东也明白其中缘由,亲切谦和道:“小同志,你现在在值星不能擅自离岗,这样好吧,你另找一个同志,我们一起去见卢总指挥好吗?”

陈士榘一直听闻毛主席的领袖风采,见对方态度谦和,言辞严谨恳切,便带他去里仁学校见卢总指挥。

在路上遇到三营的杨立三,看到毛泽东熟悉的面孔后慌忙惊喜的迎接,并轻声对陈士榘介绍着伟人身份,这才让陈士榘彻底相信且放心。

在里仁学校的操场上,毛泽东同志进行对本次战况反思总结以及下一步行动的部署。

在场的群众和起义官兵大多数都有所负伤,连毛泽东也不例外,但他仍然自信坦然的在人群面前进行宣讲。

面对当下的生存发展问题,毛泽东提出了落脚点问题,“如果我们建立起人民政权,发展革命势力逐渐壮大,便不会再吃这种苦头了,我们也可以上山当大王!”

对于这个上山当大王,陈士榘百思不得其解,主席难道想让我们当土匪吗?台下也议论纷纷。

毛泽东又不慌不忙的笑着解释道:

“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统治,消灭剥削制度,建设一个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这个匪,并非打家劫舍的土匪,也不是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要从它开展我们的革命道路与革命理想。”

这一番振奋人心的宣讲,让在场的每个人心中重燃星星希望。

虽然陈士榘还不能尽数理解毛泽东所说的话,但可以说对于他这个刚参加革命的“毛头小子”,能遇到这般明智理性的领路人倍感幸运和自豪。

这支起义部队在毛泽东的带领之下向井冈山进军,当部队司令部到达酃县并驻扎在朱家祠堂时。

警戒哨发现原师长余洒度和三团团长苏先俊神色慌张,表现十分异常,面对两人鬼鬼祟祟的行为当即进行扣押。

陈士榘等人又严肃又气愤的质问两位军官,得知二人要离开队伍,但一问经谁批准却又支支吾吾起来。

陈士榘知道其中定然有假,便把情况上报给毛主席。谁知令陈士榘诧异的是,毛泽东只是大度的挥了挥手说道:“让他们走吧,何苦强留呢?”

他宽广的胸襟令陈士榘等人更加佩服不已。而自从这件事情发生后,毛泽东也逐渐意识到,连队中如果发展党员的话。

队内士气和部队精神风貌都更加积极团结,凝聚力也更高,随即便指示,发展一批工农骨干入党。

1927年10月,陈士榘在党代表何挺颖的介绍下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一间简单的祠堂阁楼,几条板凳围着一张方桌,红纸上写着显眼夺目的入党誓词。

在场内几位预备党员郑重其事的宣誓下,“坚决革命,为解放中国人民和全人类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战到底”的信念深深镌刻在每个人心间。

当身份正式成为共产党员后,陈士榘怀着心中对党忠贞不移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踏上革命征程。

这半生戎马也果真未辜负当初在那间小阁楼中的承诺宣誓,在各种战场上奋不顾身的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英雄初露锋芒

1928年4月,毛朱二在井冈山顺利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陈士榘担任第十一师三十一团一营一连的排长。

同年八月,红四军主力部队面临国民党军的“会剿”,在湘南行动中受挫,为了保留主力力量,陈士榘所在营留驻井冈山,红四军主力转移桂东二十八、二十九团。

在抗击国民党“会剿”行动中,陈士榘为黄洋界哨口阵地,带领全排多次击退敌军进犯,在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和三发炮弹的军备基础上接连轰退国民党后续部队。

其造势庞大让国民党部队误认为红四军主力仍在附近,怕被两面包围,只好连夜撤出井冈山。

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为红四军主力回师井冈山,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创造了时间和条件。在之后的几次反围剿战斗中,陈士榘的作战经验日益丰富。

三年后调任为红一军团司令部的教育科科长,针对当时红军枪弹资源匮乏的情况,便从提高战士射击精准度的方向入手。

通过举办骨干训练班对指战员的射击科目进行重点培训,而陈士榘的决策也在后来的反围剿战役中得到证实,所培养的一批射击骨干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红军即将面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行动时,陈士榘针对这次“围剿”的特点, 在军团长林彪和政治委员聂荣臻的指示下。

拟制了新战术,打算趁敌人尚未稳定立足时直逼龙潭虎穴,将国民党指挥中心歼灭,继而由点及面分割歼灭敌军。

但由于受到中央“左倾”错误的影响,虽然红一军团取得了温坊战斗的胜利,面对第五次敌军的围剿仍然无力回天。

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井冈山革命基地,在临行前再次整编红一团,陈士榘担任教导营营长。为攻下定番城,陈士榘等人率先抵达赤城镇附近。

谁知竟然发现国民党的飞机盘旋于他们上方,倘若此时被敌军发现,并空袭投掷弹药的话他们必然伤亡惨重。

可国民党却只是盘旋飞过,陈士榘在一番观察下得知,是当时赤城镇上方飘荡着的“青天白日旗”救了他们一命。

借此机会,陈士榘也命令部队在前行途中打上这面“青天白日”旗号,行军速度也比起之前快了许多,最终隐蔽的接近定番城。

快接近定番城时,陈士榘见城墙上的人冲我方军队争先恐后的挥手致意,不禁心中暗喜,悄悄命令部队加快步伐迅速靠近,排兵布阵做好战斗准备。

当红军走到城门桥头时,国民党军才发现来者不善,可惜为时已晚,教导营第一连的一个班一马当先爬上城墙击毙守城敌兵,后续部队紧随其后。

在红军占领定番城后,为安抚城中百姓情绪,着手开展一系列的群众工作,召开城乡群众大会,揭露反动政府和恶霸的罪名,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将缴获的物资分发给穷苦百姓。

工农红军的所行所举更是被被老百姓看在眼里,念在心里。

毛泽东随总部路过定番城后,得知陈士榘是如何拿下定番城一战的胜利,笑着对身边同志说:“你们看,陈士榘用兵多得法,他也学会和敌人搞名堂了!”

平型关战役,广阳之战设伏破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统一战线,一致对外,面对共同的革命任务需要,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其中陈士榘担任一一五师三四三旅的参谋长。日军第五师团企图攻占平型关,好与雁门关以北的日军会合直取太原。

为断绝日军侵占意图,帮助友军分散日军攻势,一一五师主力迅速转向平型关支援,陈士榘担任本次作战的指挥工作。

军事作战前他亲自勘测平型关地形,沟壑险峻,地势崎岖,仅有一条沟底的公路是唯一通道。

其中有一个地段不仅沟谷深道路窄,两侧还存在高地和缓坡,在作战地形上非常适合埋伏打游击,既便于观察敌军动向,有利于隐秘自身视角。

在安排作战部署时,林彪,聂荣臻等人决定采纳陈士榘提出的作战方案。

利用平型关的险要地势,再加以我军提前部署,早在前一天晚上顶着狂风骤雨和滑坡风险赶到战地指挥部。

激战六个多小时,大举歼灭日军一千余人,摧毁汽车一百余辆,缴获了大批军备物资,平型关大捷的伏击成功,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深深鼓舞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1937年,在广阳地段,陈士榘协助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利用地形优势连续打赢三次伏击战的胜利。

当时日军突破娘子关后迅速西进,企图与其他日军会和进攻太原,陈士榘协助陈光率领三四三旅协同一二九师侧击西犯日军,支援驻守太原的国民党军。

陈士榘善用伏击战术,面对日军的火力压迫和重重阻碍,率先安排六八六团二营阻滞日军前行速度。

为掩护全旅占领广阳以及两侧道路完成战略部署,待到日军经过广阳等地后,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果不其然,当日军的辎重队和一个大队进入三四三旅的伏击圈时, 八路军对日军发起全面进攻,被困据于山沟中的日军军队被分割成数段。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这队日军被尽数歼灭。

陈士榘在抗日初期的各种战斗中发现,日本人受到“武士道”精神的影响,宁可剖腹自尽也不愿缴械投降,对此陈士榘认为必须要抓住一个活俘虏,因此他在空闲时间学习日语。

在广阳之战中,红军包围藏在屋子中的日军,陈士榘见状马上用日语说出:“缴械不杀,宽待战俘。”

又一番扫射下,见屋内仍没反应,陈士榘夺门而入,俘获了日军第一个旅以上的指挥员。

尾声

要说陈士榘一生中最敬重也是最为信仰的便是毛主席,胸怀朴素的报国爱国之志,在毛泽东的关怀和指导之下迅速成长。

作为他秋收起义的老部下也格外关注陈士榘的状态,时时送去慰问和帮助。

在1969年欢迎党中央领导干部的会议上,陈士榘作为工兵组代表的一员,为前面的毛主席和与他并肩的朱德元帅献上热烈的欢迎与掌声,任务达成后便打算悄然退出舞台。

谁知毛主席却将他拉到自己和朱德中间,非常亲切的紧握住他的手。

陈士渠时常回忆起在井冈山上和毛主席的初次相见,常常感慨,谁都没想过一支小部队会将革命搅得天翻地覆。

也许这个时候,他才慢慢明白当初毛泽东说的“上山称大王”的含义,这份格局和超前的远见都令陈士榘敬佩不已。

在陈士榘的孩子陈人康在忆父亲回忆录中曾记录陈士榘的英勇骁勇以及优秀的指战才能。在晚年临终之际,一直相伴身边的母亲问过他一生最爱的人是谁?

但陈士榘颤颤巍巍却又毅然决然的回应道:“毛主席。”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