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领导要求将贺龙送去延安学习,毛主席为何不同意,原因有三个

 君临天下100 2023-07-30 发布于湖北

俗话说,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与工作之中都必须要进行一些人际交往,这种人际关系有时候是私人的,有时候又是公开的,像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的存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同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毕竟作为有着独立思想的人,我们不可能与他人的想法完全一致,而由此所产生的分歧,往往会推动更多事情的发生。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党成立了八路军,原本的红军将领们也都理所当然地过渡为了八路军的将领,其中由红二军所改编的120师仍在贺龙的麾下,并在后续的作战过程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不过在接手120师不久后,贺龙就遭遇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党内的一部分领导人希望能够将他调离120师,并送往延安进行学习。要知道,贺龙是我党之中的一员猛将,后来更是成为了开国元帅,在战场之上立功无数,放着这样出色的军事人才不用,却要让他去延安学习,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抗战爆发后,贺龙率领着120师奋勇作战,不仅很快拿下了雁门关大捷,还一路招兵买马,扩充队伍。据统计,贺龙的120师最初只有八千多人,但在几个月后,这八千多人就变成了近三万人,贺龙在群众之间的号召力可见一斑。

但就在贺龙为节节胜利而感到开心时,王明从苏联回到了国内,并自诩为共产国际的代表,对贺龙自抗战后的一系列行动进行了批评。王明认为,贺龙的战绩虽好,却没有服从统一战线,而是独立自主性太强。

王明此话一出,自然影响了党内很多人的判断,贺龙也因此站到了风口浪尖,事情发展到最后,甚至又很多领导干部要求将贺龙调离120师,送往延安进行学习。

对于这一风波,贺龙感到无比心烦,但对于自己的作战方略,贺龙并不后悔,因为他深知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立足,就不能事事都听国民党的指挥,而是要寻求自己的发展之路。

庆幸的是,毛主席在了解了这件事情后,也选择了站在贺龙这一边,并给出了三条不应把贺龙调离的理由:第一,贺龙对敌斗争坚决。作为军中的猛将,贺龙对于民族的热爱是不言而喻的,他的斗争精神也是非常坚定的,正因如此,贺龙才能够在战场之上打出漂亮的胜仗,不畏缩也不动摇。

二,贺龙对党无比忠诚。要知道,贺龙的出身其实并不好,他能够一步一步成为举国皆知的大将,完全是靠自己的拼搏,而在加入我党之前,贺龙其实早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军长,有着高官与厚禄,但在我党思想的感召之下,贺龙毅然抛弃了这些,选择了跟党走。

第三,贺龙联系群众。因为自己就是贫苦人家出身,所以贺龙更能够理解底层群众的诉求与愿望,也更能够获得他们的信任,可以说,贺龙对于群众是完全真诚的,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够得到许多人民的支持。

综合以上三点,足以看出毛主席对贺龙的评价之高,而事实上,毛主席也确实非常信任贺龙。在这之后,毛主席将那些诋毁贺龙的人进行了批评,并支持贺龙继续留在120师。

从后续的发展来看,毛主席当时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因为贺龙的存在,我们的军队赢下了一场又一场胜仗,而有了毛主席的支持,贺龙在战场之上也能够更安心、更踏实。

当然,多说贺龙身上一点缺点都没有,那也是不现实的,只不过辩证地来看,贺龙身上的优点已经足以盖过那些缺点,而他为国家与人民做出的贡献也是实实在在,不可能被抹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