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才是“柳体”的最高水平,全卷“神气十足”,1000年来找不出第二件

 墨品书法网 2023-07-30 发布于北京

对于米芾来说,“唐楷”的笔法变化不够灵活,没有雄奇峻伟的风格,因此他对“唐楷”抨击较多,甚至大肆宣传“唐楷”名家们写的是俗书。

但是万事万物都没有如此的绝对,例如柳公权就让米芾一反常态,夸赞他的《九疑山赋》曰:“如深山道人,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

他认为这幅《九疑山赋》用笔清健、神气十足,没有一点凡俗之气,就好像深山中的道人一般,蕴含仙风道骨之姿,清瘦劲健,美的不可方物。

那么这幅字为何能得到米芾如此夸张的称赞呢?现在就让我们详细看一看,此作全文共计601字,写于唐代会昌四年(844年),比《玄秘塔碑》晚了3年。

比《神策军碑》也晚了一年,在笔法上更老道劲健,可谓写出了“柳体”的最高水平,卷中字体肥瘦得宜,虽是以骨力著称,但又不失其肉。

墨色清润细腻,在骨架之上增添了几分血肉,将肥瘦之态把握的恰到好处,展现出几分婀娜秀丽之美,点画书写精到紧密。

相较于其他作品,这幅字的用笔在硬朗之上多了几分缓和,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更加友好一些,并且柳公权的书法以欧、颜以及“二王”等人为宗。

在结体上取学了欧阳询,有着方严峻整之势,笔势颇为雄浑刚健,这种气势又与颜真卿有些微的相似,如“南”字就呈现外拓。

有着颜真卿的宽厚庄严之风,可谓将“唐楷”的全部气象都融于一体,并且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李郃所写,描绘了九疑山的仙灵之气与道家典故。

文章清新壮丽,与柳公权的楷书风格相符,邱振中曾说文辞是书法作品的题材,一段好的文辞可以在点画的“境”上叠加“意”。

“意”与“境”达到和谐统一,这样才能让书法艺术更加突出,就像这卷《九疑山赋》,卷中对于九疑山钟灵毓秀的描写。

更加增强了“柳字”的清韵雅丽之风,就像赵思敬称赞那样:“端庄秀雅像枝花,刚健婀娜尤可夸。清朗洒脱间架妙,古今小字第一家。”

这幅《九疑山赋》的骨感之美,在整个唐代至今的1000多年来找不出第二份,是我们学习楷书绕不开的法帖,时常临摹可以增强笔力。

让点画表达更加清晰,增强楷书的表现力,防止初学时控笔不稳而产生的虚浮油滑之感,让用笔彻底摆脱俗气,同时柳公权用笔骨力强劲。

不仅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用在硬笔书写也是没有问题,是真的实用性与艺术行兼备,而且此碑的雕刻者乃唐代名匠邵建和。

刀法十分自然,点画精微细腻,将墨迹的笔法充分还原,整幅碑文清晰完整,初学者可以从中参悟“柳字”的笔路,降低了学习“柳字”的难度。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柳公权的《九疑山赋》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以及笔法转变都清晰可见,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