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十岁以后,维护好这两种关系,日子才越过越好

 布衣粗食68 2023-07-30 发布于湖南

著名作家海明威曾经说过: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的确,在现代社会里生存,我们不仅需要强大自己,更需要懂得如何与周围的人搞好关系,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领略风景”和“做自己”两不误。

01

维护好与父母的关系。

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孝敬是最基本的前提,也是永恒的主题。

在古代,人们把孝敬父母归纳为尊亲、弗辱、能养三个层次。

尊亲即尊重父母,顺乎其心。也就是不仅要做到物质上赡养,还要精神上安慰,使其愉快、高兴、顺心。

弗辱,即不使父母感到屈辱,儿女的行为不让父母难堪、不给父母丢脸。

能养,即让父母得到衣食的温饱,在物质上保证父母的基本生活。

简简单单六个字,却道尽了与父母相处的深刻内涵,延用至今,依旧概莫能外。年过五十,养儿方知父母恩,自然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但也容易滋生出对父母“老套”活法的不屑和嫌弃,习惯从自我感受出发,因爱之名,屡屡与父母心生罅隙,亲子关系逐渐疏离。

比如,同事之间聊天,经常绕不过的一个话题便是“家里老人不听话”,说白了,就是无法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

对于节俭了一辈子的父母来说,吃剩饭剩菜是理所当然,由此延展开来,对于衣食住行,一切都抠抠搜搜,好像儿女亏待了他们似的。

对于勤劳了一辈子的父母来说,下地干活、出门挣钱已经成为融入骨血中的基因了,只要还有一口气,只要还能走得动,才不管是不是有病在身,或者要顾及儿女感受,他们照样“我行我素”,如同“躲猫猫”一般,见缝插针去干活、去“挣点小钱”。

对于一辈子都甘于付出的父母来说,纵然儿女们都已经成家立业、衣食无忧了,他们还是想着要为儿女存钱,平日里,舍不得为自己花一分钱。

父母由此表现出来的小气、戾气、怨气,常常会让人觉得,这是一份太过沉重的爱,令人窒息和压抑。

于是,为了让他们“享清福”,儿女们要求父母和从前的方式“断舍离”,一言不合,便争吵、赌气,好端端的生活,变得死气沉沉。

于是,很多人开始反思自己,父母愿意住乡下,就不要再逼着他们“进城”了;父母愿意“自食其力”,就让自己甘心情愿当他们的“下手”吧......

学会“承欢膝下”才是处理好与父母关系的“不二秘诀”。

让父母做父母,让自己做自己,相互尊重,互不干涉,但又永远守望相助,亲密有间,如此才能各自安好,才能静享岁月美好。

02

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

年过五十,还能让一个人“心跳加快、手足无措”的,或许就是孩子了。

此时,孩子们或许正处在青春叛逆期,或者刚刚步入社会,就业、升学、结婚的压力,不仅是孩子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更是“考验”父母的一道道难关。

每个父母都渴望自己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教练、良师益友,可在行动上,往往又背道而驰。

面对青春期孩子的“躺平”“松懈”“倦怠”,从摆出“家长式”的威严,企图以“高压”的方式将孩子的“叛逆”压下去;到彻底反转,以“低到尘埃”里的卑微,企图以“示弱”的方式赢得孩子的尊重,种种尝试,似乎都收效甚微,无疑不是在提醒家长,亲子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亲密的亲子关系,需要始终如一的陪伴、无条件地支持和爱。

作家麦家在参加《朗读者》栏目中谈到了自己的儿子经历了很严重的青春叛逆期,从初二的某一天开始,孩子的房门就开始关了起来,而这一关就是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除了吃饭和上卫生间,麦家面对的永远是关起的一道门,不止是房门也是孩子的心门。

麦家面对自己儿子的青春期时,也曾濒临绝望,但他和孩子的妈妈都在坚持,最终,走出了青春的迷茫,顺利考到美国读书,父子之间的心门再一次彻底为对方打开。

“陪伴青春期的孩子,如同陪伴一只老虎”,这样的经历,很多为人父母者感同身受。其实,又何止是青春期呢?只要自己还存活于世一天,就没有一天不为子女操心。

想要不被孩子厌烦,又能被他们“需要”,是一辈子的学问。

首先,做更好的自己,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如同主持人董卿所说:“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努力让自己活得更优秀、更精彩,展现出一种对生命无限热爱、敬重和甘愿为之辛苦为之忙的状态,自然,也就能给孩子传递出一种满满的正能量,能够成为孩子的榜样。

其次,学会尊重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人生,理应由他们去书写。在成长的路途上,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他们试错,引导他们向上、向善、向美。

最后,学会放手,才能让他展翅飞翔。如同扶着孩子学骑车,放手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此前一次次在“摔倒”时将他们扶起累积起来的经验。

这是一个漫长的、需要拼尽一切付出的过程。也许,最后,孩子们都成为了平凡人的模样,但生活本就如此啊。

03

结束语:

人到中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种种遭遇,已经不再惊慌失措,因为,总会找到解决办法的。

但面对的“生我大人”和“我生的人”,人们却因为太在乎,而屡屡出错。

其实,何必如此呢?人生是一种过程,在此过程中,处理好了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就处理好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一直处在亲情旋涡中,这样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整个家庭。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