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看护照上的27个字,彰显硬气

 黄之中 2023-07-3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门的开放,出国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无论是旅游还是留学,各洲的许多国家大门都在随时为我们敞开着。

正因如此,护照也成为了出国在外的人们身上必不可少的证件,外出没有护照,恐怕就会增添诸多麻烦。

而作为出入国门最重要的证明材料,护照的发展变化一直都跟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的趋势脱不开干系。

早在晚清时期,清政府在列强的虎视眈眈之下被迫打开国门,开启了艰难的融入全球化的历程。

这一时期就有许多年轻的有识之士前往东洋和欧美学习、游历,所以护照在那个时候便已经在中国流通起来,为出国在外的游子们“保驾护航”。

图片

不过众所周知,晚清时期国力微弱,黄种人在外难免遭受歧视与欺凌,处于弱势地位。

但晚清护照上的27个字却仍然硬气十足,这27个字是什么?腐朽昏庸的清政府又何来这样的硬气呢?

一、从“封传”到“护照”:出行凭证的前世今生

和护照相关联的历史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过韶关”。

护照,说白了就是过关凭证,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种叫法,比如“封传”、“照碟”等等。

总之,想在两国交界的地方行走自如,必须要有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件,倘若没有这样的凭据,那就不能随意在国与国的边境来回跨越,否则会被视为偷渡。

图片

而伍子胥当年在吴国和楚国交界的地方,就因为没有过关凭证而很难过关,甚至着急得一夜之间白了头发。这足以证明早在春秋时期,古人便已认识到了护照的重要性

看过《西游记》的读者可能记得,唐僧离开大唐以后,每到一个新的国家,都会在觐见当地国王的时候呈上一本通关文牒,请当地的国王过目并盖上玉玺印章。

而这个通关文牒,不仅能够起到护照的作用,同时也代表着国王的恩准,允许唐三藏一行人在本国各地畅行无阻,遇到关口也无需再进行申报。

而历史上真正的唐朝时期,为了满足民众商人途径关隘或者边境的需要,也确实颁发了一种叫做“碟文”的通行证。

不过这种通行证不是谁都能领到的,一般申请人都需要注明自己的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以及过关的目的和所携带的货物种类和数目。

甚至也要将自己的大致活动范围说清楚,一方面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偷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维护关隘与渡口的流通秩序。

而“护照”这种叫法流行起来,已经是清朝年间的事了。

清康熙年间,大清和俄国在我国北部边境一带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在这份边疆条约中,第五条明文规定:“凡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俱得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

这也就意味着,拥有“护照”不仅可以在中俄边境通关,也能够成为做边境贸易的保障。

图片

从清代的护照上,已经能够看出我们当今通用的护照缩影,但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如今我们使用的护照是一本比较精致的册子。

但在清代就没有那么考究,最主要的护照形式是一种“信函式集体护照”,主要颁发给官员。

那么近代的护照又是如何一步步被精简成如今人手一本的模样呢?

二、近代的护照:国虽弱,气节犹在

鸦片战争以来,清朝从自封的“天朝上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刀俎下的鱼肉。

随着《南京条约》《虎门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国人在大清的领土上取得了越来越多的优惠待遇。

例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天津条约》中甚至直接规定:“外国人可以到中国的内陆旅游和经商,外国的传教士也可以在我国本土自由地传教。”

这样的规定无异于默认外国人的一本护照就等同于他们在大清的“通关文牒”了,可以随意出入,随意活动。

与之相对应的,当时清政府批下来的护照,却总是因为格式和规范等问题遭到他国海关的拒绝,甚至是不承认。

面对这样的窘态,清政府虽面上无光,但还是努力从外国人的护照形式与条例设置中吸取到了一些经验,对本国的护照加以优化,迭代升级,慢慢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越来越多国人出国游学务工的需求,清政府也开始发放个人使用的单人护照,淘汰掉了集体护照。不过那个时候的护照相对来说还是有点简陋,甚至有些滑稽。

一百多年前,摄影技术尚未流行,为了证明个人身份,护照上需要用很多的笔墨和纸张来描述具体的个人特征,然后再加盖公章,才能使用。导致当时的护照用纸都非常大。

图片

例如在1899年时,一位驻美的外交官所拿到的护照就是一张长约87厘米、宽56厘米的纸张,全部展开后几乎像是一张巨幅海报。

不过除此之外,一般的护照上也都会印制几句来自官方的声明,来体现正规和权威。

英美等列强的护照自是不必多说,都是根据各自国家的体制来书写不同的声明,有的代表国会,有的以国王的名义。那么大清的护照上写的又是什么呢?

根据晚清保存下来的护照文件,我们可以从上面看到有官方印制的短短27个字:“持照者为我大清之子民,仰沿途地方关卡允许通行,切勿任加滞阻。

图片

这二十七个字里,一个国家的威风和气魄尽数体现,尽管在当时,许多列强政府并不把清政府放在眼里,看见这种威严的字词也只会嗤之以鼻。

可国力虽弱,中国人骨子里的气势犹存,不会因为历史发展中偶然经历的曲折而妄自折辱、奴颜婢膝。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当时的国际地位都这么低了,哪来的底气写出这样铿锵有力的字眼呢?

俗话说“人贵自重”,一个国家有时也好比一个人,倘若因为旁人的蔑视而自轻自贱,恐怕也只会越来越挫败,就此沉沦下去。

清政府尽管昏庸无能,可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却仍然是中原大地的主心骨,是这个国家的政府。

即便已是日薄西山的强弩之末,却依旧保有着一个国家应有的不卑不亢的态度,就像我们民族的脊梁,百折不挠,从未被外来者压垮过。

如今我们出入境,所持有的护照不仅简练实用,也已在绝大多数国家得到承认,可以畅行无阻。

也许通关凭证在成百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次调整变动,但毋庸置疑,国人的气节与对外的不卑不亢却一如既往,从未更变。 



来源:水煮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