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的弱点:投资者常见的心理误区

 小飞学长 2023-07-31 发布于河南
2023年第114篇。
本文来自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先生的《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一书。邱先生在书里提到投资者常见的心理误区。对于个股投资需要识别自身的心理,对于过好理性人生更是如此。本文,适合每个人。
下面是正文。有一部分是笔者的注解。
1.家花不如野花香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有着不错的机会,不要想着其他国家的投资会好做些,收益会更高。投资一定要秉持“不懂不做”的原则。应在土生土长的这片土地找机会。
2.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大家经常犯的错误。也就是高估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重要程度,低估做成某件事的难度等等。过度自信会给人带来非常大的损失。比如一些公司盲目扩张,最典型的是恒大、贾跃亭。
3.仓位思维一旦买成了重仓股,对利好消息就照单全收,对利空消息就不以为然,心理学上叫确认偏误,民间说法叫屁股决定脑袋。仓位思维其实就是选择性偏差,内心已有结论,然后找论据为自己辩解。
4.锚固偏见潜意识是把原有股价当成合理、有参照性的锚点。锚固偏见是奢侈品的常用营销手段。用2万元的包来给模特展示,店里摆1000元的包来卖。这其实就是我之前经常讲的“锚定效应”。和“原价八十多一百多的,现在只要十块二十块三十块。”这是同一个心理学运用。
5.短期趋势长期化行为金融学称为过度外推。一些人将自己短期/偶然的成功,误以为是自己能力的体现,以后同样能复制这样的成功。目前,市面上的“成功学”就有类似的套路。将某一人的偶然,弄成“必然”去复制给大家。却不管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
6.亏损厌恶症,不少人股票涨回成本时就抛,亏损就扛着,还自欺欺人说不卖就不算真的亏。其实,股票的投资价值与买入成本无关;该不该卖,也与你是否亏损无关。1万元亏损带来的痛苦是1万元盈利带来的喜悦的2倍。忘掉你的成本,是成功投资的第一步。全市场除了你之外,没有人知道或关心你的买入成本,因此你的成本高低、是否亏损对股票的未来走势没有丝毫影响。保罗·琼斯在判断哪些股票是失败者的时候,并不是从自己的成本,而是股价的近期高点起算的——那才是人人都看得见的参照点。
7.标题党投资者往往容易对新闻标题做出过度反应。上标题的多是人咬狗事件,调研才能了解那些上不了新闻的狗咬人事件。在这个“反智化”的网络,“狗咬人”没人关心,“人咬狗”才是新闻。作为现代网民,你得培养分辨这两者的能力。
8.榔头症。在一个榔头看来,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是钉子。也就是芒格常说的“手里拿着锤子,眼中满世界都是钉子。”因此,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广泛阅读、学习,不要成为“锤子”很有必要。
9.选择性记忆对自己的正确决策印象深刻,对自己的错误却记忆模糊,选择性记忆是人脑自我保护的方式之一,也是提高投资水平的障碍。对自己赚钱的投资向其他人大吹特吹,对亏损的则避而不谈。这何止是投资,在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人,把自己说得英明、智慧、从不犯错的完美人。但要提醒你的是,遇到这样的人,尽早远离。他向你透露这些,明显是想从你这里得到什么。不是吗?
10.差点就赢许多赌博形式正是包含大量差点就赢的设计,才吸引了这么多赌徒不惜倾家荡产屡败屡战。“差点就赢了,再玩一局,扳本儿”你周围那些打牌、打麻将的,不陌生吧。
11.羊群效应基金经理抱团取暖,散户跟风炒作,非典时抢醋,地震后抢盐,羊群效应无处不在。跟着大家走,即使犯错了也正常。但不一致呢?别人就会说你的不是。但投资,生活又怎样一致呢?巴菲特说,“永远走大道,大道人少”。“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12.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指的是人们喜欢在脑袋中把钱分成不同部分(例如买房的钱和买菜的钱)。投资者最常见的心理账户是把钱分为本钱和赚来的钱,并且对这两部分的钱体现出非常不同的风险偏好,这样无形中就把买入成本作为决策依据之一了。更有意思的是,对于那些轻易得来的钱,人们会很容易地花出去。对于自己辛苦挣来的,则会表现得相对理智。倘若你家有小孩儿,你注意观察小朋友对待别人给的红包,以及靠自己劳动赚来的钱的态度明显不一样。小孩子是这样,成年人,更是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