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诊老中医学习笔记:5个看病用方的实用经验

 为什么73 2023-07-31 发布于北京

中医书友会 2023-07-31 06:31 发表于北京



中医书友会
第3590期


作者/马利杰

简介:胡康才,男,1925年12月生,浙江省绍兴市人,出生于中医世家,一九四八年毕业于中国医学字本科,从事中医内科。

余在上海市北站医院中医科学习期间,随师胡康才老中医临证,常受其指点,颇获教益。胡师治学严谨,用药独具匠心,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一、治咳嗽莫妄投宣降之药

余遇一咳嗽者,病程一月有余,胸透等检查均正常,迭进止咳化痰等药无效。

自诉:干咳无痰,咽痛咽痒时作,苔薄脉数。

余辨证为肺阴不足,清肃失令,即以沙参麦冬汤为主,加入款冬、紫菀、枇把叶等药。

胡师接过病历阅毕,即观病者咽喉,又问及咳嗽时状况,谓:患者咽红、悬雍垂肿大,此因邪毒壅结咽喉,阻于肺道,肺气不利,故咽痛咽痒时咳嗽数声,并非肺失清肃之故。

倘若过用止咳药,使肃降太过,反致气机逆乱,则会加重咳嗽。故治疗时首当解毒利咽,待咽喉利,肺道通,则咳嗽自愈。


图片

处方
蒲公英15克,大青叶15克,鱼腥草15克(后入),连翘15克,射干10克,僵蚕10克,麦冬10克,生甘草5克


服四剂后,症状有减,再服四剂,咽痛咽痒消失,咳嗽也随之而愈。

二、止胁痛非必用理气之品

有一位70岁高龄妇女,原有慢性肝炎史,近则肝区疼痛较剧,西医检查无异常发现。

自诉:口干,目赤干涩,视物模糊,舌质红少津有瘀点,脉细弦。

胡师诊为肝阴不足,肝脉失和。


图片

处方

生地15克,杭白芍24克,鲜石斛15克,炙鳖甲15克(先入),桑椹子15克,五味子6克,当归10克,丹参10克,二至丸20克(包煎),甘草5克



余见此处方,问胡师:“通常治胁痛,多辨为肝郁,用药亦多理气止痛,即使对肝阴不足者,一贯煎中亦用川楝子一药,而此方中为何不见理气之品?”

胡师曰:“一贯煎虽为肝阴不足,肝气不疏者而设,然肝阴虚者也应有轻重之分。此例实为阴血大伤,肝脉失和之证,如用理气之品,不仅不能和络止痛,反有增加耗阴之虑。因而于养阴和络方中加入当归、丹参之药,使肝体得养,肝脉复和,疼痛也会随之而减。

药后果然获效,再诊时已诉疼痛缓解,再予原方续服而愈。

此后,余遇肝阴亏损较甚而胁痛者,乃慎用或不用理气之品,遵胡师意适当加入活血和脉之药,确能缓解疼痛。

三、耳鸣者须辨析症因所在

耳鸣者,常责之于肾。余随师诊一位26岁男性患者,自诉:耳内嗡嗡作响,旷日持久,并伴神疲乏力等症。

余认为肾开窍于耳,此病责之于肝肾不足,便欲处方。

胡师又仔细问诊,其诉纳食长期不振,食后腹胀,口水痰沫较多,时有头昏头胀,舌苔白腻,脉细而带滑,并无明显肝肾亏虚之证。又问及以往治疗经过,其服用耳聋左慈丸,六味地黄丸等药见效不显。

胡师曰:“耳鸣者,虽多见于肝肾亏虚,然李东垣在《脾胃论》一书中载有脾虚耳鸣者,在《东垣十书》中又创订'益气聪明汤’一方。此例因脾虚湿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耳窍失养之故,治应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化湿利窍。”

乃处方以益气聪明汤中去黄柏、白芍,加仙半夏10克、生米仁30克

诊余,余即翻阅《脾胃论》一书,确有如此记载:

①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②头痛,耳鸣,九窍不通利,肠胃之所生也。

不久患者复诊,五剂药后,耳鸣即减;又服七剂,脾健湿除,耳鸣亦愈。

四、消紫癜喜妙用黄芪知母

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胡师颇有经验。

有一女性患者,周身有数十块大小不等的紫癜,查血小板仅4.6万/立方毫米。患者形瘦体弱,面色少华,纳谷欠馨,牙宣时作,苔滑脉细,此乃气不摄血,血溢于脉外,终致气血两虚之证

胡师在大队益气药中配用知母,用量与黄芪相等,均是30克

余问:此患者气虚脾弱,用此寒凉宜否?胡师开毕处方后曰:“待观疗效,再作解答。”

七日后,患者复诊,喜笑颜开,不仅症状好转,周身紫癜小者不见,大者已减。

胡师乃曰:“此患者以气血两虚为主,又有脾胃虚弱之证,用知母似为不宜。然气属阳,补气虽能摄血,但大剂补气又恐温动血脉;血属阴,知母有滋阴之效,既可入脉凉血,又有助生气养血,特别是气血两虚者,实可用之。至于知母寒凉败胃碍脾之虑,大可不必。”

知母原不甚寒,亦不甚苦,尝以之与黄芪等分并用,则分毫不觉凉热,其性非大寒可知……有谓知母但能退热,不能滋阴者,犹浅之乎视知母也。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因此,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辨证的基础上,投等量黄芪、知母,疗效颇为满意。

五、除昏眩善配以磁石效显

头昏、眩晕症状,临床甚多见,有仅诉此症者,但更多与他症并存者,其病因各异,证治亦非单一。胡师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善配伍灵磁石一药,屡获佳效。

其常用配伍方法是:气血两虚者,配黄芪、当归身;肝阳上亢者,配石决明、嫩钩藤;痰湿上蒙者,配半夏、厚朴;肝肾亏虚者,配杜仲、桑寄生

曾遇一女子,年方30,主诉:头昏较甚,动则气急,神疲乏力。查血红蛋白6克%。

胡师嘱我在补益气血药中入灵磁石一药,谓其既有养血之效,又有补气纳气之功。服药一周后,患者血红蛋白略有升高,然头昏症状却大为改善。
胡师亦常以温胆汤配磁石治美尼尔氏综合征。

一女性患者,年有35岁,头目昏眩发作二天,西医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自诉:头晕,两目紧闭,如欲睁开则视物旋转而跌仆,耳内轰鸣作响,泛恶作呕,苔白微腻,脉滑。

证为痰湿内阻,上蒙清窍。治拟化痰湿、利清窍。


图片

处方

灵磁石30克(先入),姜半夏10克,广陈皮10克,姜竹茹10克,枳壳10克,云茯苓10克,川朴6克,代赭石15克(先入),生姜3片,大枣15克,甘草6克



一剂症减,五剂悉除,再予三剂,以巩固疗效。以往发病,皆过半月方平。此次服用上药,康复较前为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