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古代,为什么很多人都是“疽发背而亡”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症?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3-07-31 发布于日本
首发2023-07-31 03:24·爱吃的小六儿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还是蛮复杂的。首先你要知道,古代医学毕竟是没有科学理论的,很多医生连血液肌肉这些东西都整不明白,所以呈现在史册上,就是古人的死因,往往不明不白,很诡异。

而在众多诡异记载之中,最常见的便是:“疽发背而死”。

当然我们也可以随便讲讲蒙混过去,譬如说什么是背疽呢?就是背上长了一些毒疮,然后疮裂毒发而死。然后举几个例子,如楚汉相争之际的范增、汉末三国的刘表,再晚则如后金努尔哈赤,都有类似记载云云。

而在民间传说里,某个大人物突然死了搞不清状况,说书人就会说此人是疽发而亡。如大明的徐达,民间说他背上长了一个疽,结果朱元璋赏他一只烧鹅,他吃完这鹅,立马就“疽发而亡”。

(当然,徐达死于烤鹅一说,只能是一种民间故事,并非真实)

那么为什么背上发个疽就会死呢?现代人上个火,也会长痘痘,痘痘长到最后就会呈现一个小脓包,挤破了就会流出脓液——事实上,这类毒疮就是古人所谓的“疽”!

所以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长个疽很平常嘛!可是你要知道,如果这个疽是长在背上——尤其是卧病在床许久,背部就会长出一些脓包——我们现在所谓褥疮,这个其实就是古人所谓的“疽发背”。

可是背上长褥疮,涂点消炎药祛痘膏不也就搞定了嘛?问题是古人并没有如此充分的医疗条件,尤其是他们穿的衣服多数是麻衣,脓包和麻一摩擦,更是容易引发创口感染和败血症。

还有,如果你是因为服用丹石(就是西游记里孙悟空在太上老君那里偷吃的不死神丹),导致重金属中毒(很正常嘛,丹石本身就是有水银的),而这种中毒症状的表现,也是背部长毒疮(当然内部还有结石,但这个往往一开始表现不出来)。

(孙悟空这种吃法,真相就是最后长个疽挂了)

所以在神仙类或是武侠类文本里,常会看到一个人炼仙或是练绝世秘技,最后结局是长毒疮、结石,然后疯了、死了——譬如和尚就专门留结石给后人表示他的神通,还专门起个名叫舍利子,其实就是结石。

而在历史文本里,一个人在失意潦倒的时刻,更会大概率染上这一疾病(准确地讲,不是染上,而是发作),譬如你看《三国演义》,说那曹休被陆逊大破于石亭,惶恐之甚,气忧成病,到洛阳,疽发背而死。

再往前推,则刘璋的老爸刘焉,也因为受了绵竹大火灾和两个儿子在长安被杀这双重噩耗的打击,发背疮而死。

所以,宋朝医书《跋痈疽方》说:“疽发背,三尺童子亦知为膏盲之疾。”

归纳起来讲吧,其实就是古人在卧病一段时间之后,或是操劳过度到一个程度之际,身体抵抗能力已经到了一个崩溃的边缘,而就是这样一个边缘时刻,突然传来刺激性的消息(大部分是坏消息,但也有好消息致死的案例)。那么古人就会受到这个消息的极大作用,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而死。

 

这么讲吧,疽发背而死,其实并不是致死的病因,而是最后的临床结果。要不现代外科手术,医生给你做完手术之后,为啥让你一到了某个时间段,就一定要下来走走呢?不走不行啊!

疽(ju)发背而亡,就是一个毒疮长在后背,后期症状严重,疼痛难忍,有时候由于突然翻身,意外猛烈碰撞毒疮,使毒疮溃烂,剧烈的疼痛会使人死亡。好像在评书里,陷害岳飞的奸相秦桧就是被人暗杀时,虽然没有暗杀成功,但刀掉下来在秦桧后背砍了一道口子,因为当时没有发明青霉素,各种抗生素,消炎药,所以秦桧后背的伤口感染就变成了一个大毒疮,由于秦桧整天干伤天害理的事,一天夜里做恶梦,猛翻身碰破了后背的毒疮,疼痛难忍大叫一声,绝气身亡。

古代医学不发达,中医认为,气血滞塞,毒素沉积就会生成疽,小点的就是疖子,大的就成了毒疮了,如果疽长在脖颈处,皮肤肌肉溃烂,常年不能治愈,就成了砍头疮,脖子只有很少的组织连在脑袋上,万一不小心打个喷嚏,有可能脑袋就掉了,还有长在腮帮子上的,没有好的办法治疗,时间长了,腮帮子上烂出一个大窟窿,吃饭都往外漏!古时候中医只能从调整五脏六腑,扶正祛邪,从根本上来治疗,但是由于见效太慢,很多时候还没见到效果,人就已经没有了,所以当时疽是很可怕的病,好像有好多人就是因为疽而亡的,范增,徐达,努尔哈赤都是这个病去世的,直到有了抗生素,消炎药,这个病才有了治愈的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