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边游玩,小心这个“吃人”的隐形杀手,已有多人丧命!

 育儿网 2023-07-31 发布于江苏
正文

暑假旅游正值旺季,

海边度假是不少人的选择,

但是,在享受快乐同时,

安全问题也不能忽视!

前不久,一对来海口看完演唱会的情侣去到海南万宁游玩,却不曾想这成了他们最后一次旅行。在7月4日傍晚6时许,男生陈某在海滩玩水时失踪了。

图源网络

直到7月6日下午,在石梅湾海边,有人发现了一具尸体。经过确认,正是失踪两天的男生陈某,经法医检查确认溺亡。原来,他是被海浪冲走后溺亡了,推测可能是遭遇了可怕的离岸流

图源微博@新闻晨报

该事件在网上引发了关于“离岸流”的讨论,

近年来因离岸流引发的事故并不罕见

2018年就有一对8岁的双胞胎,

在沙滩游玩时溺水身亡。

图源微博@宜昌网警巡查执法

“事发地点在万达公馆对面的海滩,当地人都知道这里暗流多。从卫星图上看,有明显的沙槽现象,很可能会有离岸流,但由于是小朋友发生事故,除了离岸流外还有很多其他可能。”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副研究员张尧博士6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统计,离岸流已成为继风暴潮、海浪之后,给人们滨海旅游造成危害的另一大海洋灾害。大约90%的海边溺水是因为离岸流引起的,每年国内外有成百上千人死于离岸流溺水。

图源微博@人民日报

离岸流为什么这么厉害?如何识别离岸流?万一遇到又如何自救呢?

别急,老育的这份自保指南快收藏

01
“隐形杀手”——离岸流

离岸流是什么?

离岸流又叫裂流,是在海浪和水底地形共同作用下,海浪经波浪区向海洋中流动的一股射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

由于离岸流流速极快,而且表面平静,不易发觉只需几秒钟,他就能将岸边的游泳者带到外海区域,危险性极大,是海滩最危险的杀手。

图源:中国应急管理

离岸流是如何形成的?


离岸流主要是当海浪冲击向海岸时,
因为遇到阻碍(陆地)而溃散,而大量的海水必须寻找回到海里的途径,但由于收到后续海浪的推挤,这些海水初期会沿着与沙滩平行的方向移动,最后汇聚成一道或数道的强大水流退回海中,以上过程循环发生行程离岸流。

图源微博@人民日报

在某些情况下,退水流会产生足够大的向后压力,产生强劲的水流突破沙洲的某个部位,水池中的水就会迅速通过这个出口流出。就像一个被堵上的水池,迅速拔掉塞子一样。

离岸流有多危险?

离岸流会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

  1. 任何天气条件下都有可能发生;

  2. 会出现在多种类型的海滩上;

  3. 与因猛烈撞击而发出巨大声响的波浪不同,离岸流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深陷其中才会发觉。

2021年8月15日,17名游客在福建漳州市漳浦县前亭镇江口村附近海滩,被卷入海中。其中1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这次事故或也与离岸流关系密切,救援时正值海水涨潮,一浪高过一浪,海水回撤时人很容易被带进海里。

任何天气条件、多种类型的海滩上,都可能会出现离岸流。夏季大浪退潮时,尤为高发。

如何辨别离岸流?

它们一般:

1.没有浪花:离岸流表面看起来没有波浪,同周边的浪涌相比很安静。

2.离海岸30-40m:离岸流一般存在于离海岸线30-40米附近的位置,出现地点的海底比两边较低。

图源:广州科普

3.颜色较深:离岸流是较深层的水流,大部分颜色比较深。且离岸流往往携带大量泥沙,水色与周围相比会偏黄。

图源微博@上海水上消防

02
遇到离岸流,如何自救?

典型离岸流的流速大约是2米/秒,超过一般人的泳速。由于离岸流的流速很快,流幅狭窄,不只是一般的戏水者,甚至连救生员在受训时也常常被其拉向外海。

1.不要慌张,保持冷静。“离岸流”只会把人带离海岸,不会把人卷到海底。吸足气,人体就会漂浮了。

图源:广州科普

2.遇到离岸流强劲时不要选择与大自然对抗,不要尝试逆流游回岸边,而是保持镇定,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寻求救援

3.不要尝试逆流而返,要朝着与海岸平行的方向横向游离

图源:中国应急管理

03
夏日防溺水小课堂

《2022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指出,南部沿海包括广州市、海口市、三亚市等城市,是最常发生溺水事件的地区。河道为近5年溺水高发地,且溺亡率高达91.6%,12-16岁的青少年占据近四成

7月5日,在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解放山大坝,一孩童掉进河里被水冲走。视频显示,孩子掉入水中不断挣扎,旁边一男子也在水中尝试营救。参与打捞的安陆市蓝天救援队队员表示,孩子已于7时50分左右打捞上岸,已不幸死亡。

图源微博@澎湃新闻

夏天想带小朋友出门玩水的话,这些溺水防护知识快快收好!

溺水防护“五不要”

  1. 不要让小朋友独自下水游泳,不要带小孩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2. 不要盲目下水施救。就算自己会游泳,有救援经验,也不要盲目下水救援。

  3. 不要让小朋友花式入水,防止呛水窒息。

  4. 不要在水里吃东西喝饮料,避免被呛。

  5. 不要放任小孩在水中,尤其是深水区域嬉戏打闹。在郊外的水域还需要注意水底下的暗流、石头、水草等。

这些认知误区要避开

游泳圈、充气的水上玩具可以很好地保护孩子?

——错!没有任何设备可以代替成人监护。

溺水者一定会拼命拍水或大喊,能被及时发现?

——错!很多溺水都是悄无声息发生的,而且发生得非常迅速。

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错!呛水、抽筋、过度疲劳等都可能导致会游泳的人溺水。

严防溺水!严防溺水!严防溺水!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各位家长一定要常提醒、常教育、常关注,

提高防范意识,减少安全隐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