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点红楼梦046 民办学校学费高

 一本小生活 2023-07-31 发布于安徽

《红楼梦》第八回末尾贾宝玉带秦钟去见贾母,贾母也觉得秦钟这个小伙子不错,堪堪可与自己的孙子贾宝玉一起读书,所以贾宝玉与秦钟一起去贾家私塾读书的事就此定下。秦钟也就回禀了自己父亲秦业此事。

秦钟是秦业五十多岁才得的亲子,自然对秦钟格外看重,希望秦钟将来能有一番作为,所以下血本投资。怎么投资?读书!原本给秦钟请了家庭教师,奈何家庭教师去世了,秦业就想给秦业找一个好的学校,谁料秦钟自己就把这事搞定了,秦业自是欢喜不已。

因此,秦业得了秦钟的回禀后东拼西凑,恭恭敬敬包了二十四两银子的重礼给贾家私塾校长贾代儒。

秦业东拼西凑凑的二十四两银子给校长,这事背后有什么含义?

01

尊师重道

古代对教书先生非常尊崇,更何况是书院的校长。因此,肯定要与校长打好关系,落到实际就是:礼多人不怪

为了儿子的终身大事,秦业给校长备下重礼,让身为贾家人的贾代儒撑起眼皮看进眼里,从而对自己儿子多多照拂。可怜天下父母心

02

学费高

秦业东拼西凑才凑到了二十四两银子,可见二十四两对于秦业家是一笔不小的钱。对比第六回中王熙凤随随便便就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就这二十两银子足够刘姥姥一家五口度过漫长的寒冬。由此可见:

1. 贾府的富贵,秦业的寒酸

2. 二十四两不是小钱。秦业怎么说也是工部营缮司郎中,正五品官职,他都不能轻易拿出二十四两。

3. 学费高。本来秦业就是想让秦钟去贾家的私塾,秦钟自己拿到了入校资格,秦业为秦钟去这所高质量学校交高昂的学费。这像不像要想让自家孩子去名校读书的话,就要交所谓的“择校费”,一笔大钱!

4. 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却做成了生意,本末倒置。

03

批判当时的私塾教育

这二十四两银子,曹公给我们嘲讽了一把古代私塾教育。

1. 想上名校没钱不行,学费就劝退了很多人。

2. 只教书不育人。秦业知道贾代儒是当代老儒,所以觉得孩子去他那读书必定有所成就。可是后面我们知道贾代儒连自己的孙子贾瑞都没教好。只知道教学生死读书有何用?“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公推崇的是人情练达。

此外,章尾那句“早知日后闲争气,岂肯今朝错读书”可谓是承上启下,意思是说早知道日后在这学校受气,现在说什么都不会让孩子来这里读书。这就开启下文的“闲争气”。

注:本文插画为【清】孙温 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