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徵明生平最虔诚之作,字字“仙风道骨”,引发书法界震动!

 三余字画 2023-09-06 发布于山东

中国古代的书法家,文徵明是“最有福”的一位。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为他请来当时的顶级名流,教他诗文书画;他身体康健、目力惊人,不仅活了90岁,直到人生最后几年,还能写出不足5毫米的小楷;他的朋友全是文人雅士,与唐伯虎、祝枝山等人并称“江南四大才子”。

文徵明的一生活得非常精彩,而这与他的人品、性情息息相关。他从小不露锋芒、大智若愚,极少因为世俗之事烦忧,性情谦和内敛,注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这样的生活方式,既让他长寿,也让他成了“谦谦君子”的楷模。而这一切,都跟他笃信道家学说息息相关。

文徵明的绘画作品,有很多都是以“仙山隐境”“隐士高贤”为题材的,而他的传世书法真迹,也有很多誊写老庄典籍。在今天的天津博物馆,珍藏着文徵明一件小楷,名为《清静经·老子列传》。这件作品字字飘逸秀美、“仙风道骨”,文徵明以极为虔诚的心态书写此卷。

此帖是他较为罕见的一件真迹,因内容完整,卷首还有文徵明亲笔所画老子画像,曾引起书坛震动,后来被移入天津市博物馆珍藏,是一件一级甲等藏品。这件作品写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此时文徵明年近七旬,全卷共计73行,超1200个字,单字大小仅有2厘米。

文徵明的小楷书在明代几乎没有敌手,明代王世贞曾说:“初名璧时,作小楷多偏锋,太露芒颖,年九十时,犹作蝇头书,人以为仙……其最称合作者,以字行后五六十也”这段评价告诉世人,文徵明小楷书最精妙的时期,正是花甲古稀时。

如果说钟繇、“二王”是小楷的第一代宗师,钟绍京、褚遂良等人是第二代宗师,赵孟頫是小楷第三代宗师,那么文徵明就是第四代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王献之一脉妍美俊逸的风格,并影响了清代的“馆阁体”。

文徵明次子文嘉认为:“公少拙于书,经刻意临学,亦规模宋元。既悟笔意,遂悉弃去,专法晋唐。小楷虽自《黄庭》《乐毅》中来,而温纯精绝,虞褚而下,所不论也。”文徵明小楷先以宋元时期赵孟頫、米芾为师,进而直追晋唐,学钟绍京、王献之等人,作品“温润精绝”,丝毫不输虞世南、褚遂良。

此帖起笔尖锋,行笔中侧并用,点画秀润遒媚,横轻竖重,撇捺舒展外拓;结字端庄肃整,略带行书笔意,转折处似方实圆,灵巧处似赵子昂,精秀处又有唐楷风采。全卷一丝不苟、不着尘俗,书卷之气充盈纸面。卷首画像细腻无比、栩栩如生。

文徵明这件作品,内容是道家学说智慧的结晶,笔法则精湛严谨,流露出虔诚高雅的气韵,全篇毫无懈怠之笔,也是后世学习小楷的难得法帖之一。

而今,我们将文徵明这件《清静经·老子列传》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极度还原真迹风采,配以纯手工装裱,特向您推荐,期待您的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