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太行09】太行八陉之第八陉——军都陉

 西山晴雪01 2023-07-31 发布于北京

太行八陉,即将消失的千年古道(8)

第八陉军都陉

图文编辑:偃城浪子

整理时间:2021年11月

图文资料:来自网络(特别说明)

第八陉: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之居庸山,古名军都山,军都陉有关曰居庸关,因其在居庸山中而得名,又称军都关。北齐称纳款关,唐曰蓟门关。其地层峦叠嶂,形势雄伟,悬崖夹峙,巨涧中流,奇险天开,古称要隘。此陉是古代出燕入晋北去内蒙塞外的咽喉之路。

军都陉又名关沟。关沟位于北京市西北昌平区延庆县境内,长约18公里。关沟西北起八达岭长城,东南止于华北平原,暴雨过后沟内有水流,形成季节河。关沟自古以来就是华北平原与蒙古草原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八达岭长城位于关沟西北山梁,居庸关城横跨关沟河。

地理学上习惯将关沟作为太行山与燕山的分界线,沟东属燕山脉,沟西属太行山脉。实际上,关沟两侧的山体形态并无显著差别。

关沟中名胜古迹很多,相传有关沟七十二景,除居庸叠翠之外,还有二龙戏珠、仙人枕、栓马柱、青龙潭、弹琴峡、六郎相、状元桥、关城、云台、八达岭等。

春秋战国时期军督陉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在扼控此口。 '居庸'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古籍《吕氏春秋》的《有始览·有始》篇。书中记载:'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何谓九塞?大汾、方城……居庸。'西汉初,淮南王刘安撰写的《淮南子》之《坠形训》篇记载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焉。'《地记》:太行八陉,其第八陉为军都。

春秋战国时期,居庸关是燕国在北方设立的一座要塞。当时燕国北部与东胡接壤。自公元前663年'伐山戎之战'开始,燕国北部战争不断。利用险要的山川形势设立'居庸塞'其作用是军事攻防。

从今天的行政划分上看,居庸关以北除了河北下辖的怀来之外,还有一个隶属北京的延庆,二者共同构成拱卫京师的怀延盆地。作为深入群山腹地并且拥有一定自给能力的外围防线,怀延盆地的战略价值显然不容小觑,所以历朝历代莫不在此设立最高级别的军镇机构加以管控,对燕国来说自然也不例外。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郡”是一种军事色彩极其浓厚的行政单位,而彼时燕人在此设立的正是“上谷郡”。

从图上看,“上谷郡”的行政范围除怀延盆地外,还在西北方向上囊括了张家口盆地的东半部分——宣化。至于其西半部分则是赵国的领土,也就是说张家口盆地被燕赵两国一分为二,形成双方各占一半的局面。

从地形上说,宣化南北有连贯的燕山山体环护,这使得张家口盆地东半部分的防御力远强于西半部分。再者从张家口向北越过低矮的野狐岭即为无遮无拦的蒙古高原,因此如果燕人强行向西扩张,面临的必将是赵国与游牧民族的联合绞杀。

怀延盆地以西原属代国疆域,赵国灭代之后将其尽入囊中,此时面对强势的赵军,燕人只能用一段长城来宣示自己的国界。在秦国一统天下之后,蒙恬与扶苏率30万大军重修长城,其中一部分内容就是将东西向的“赵长城”与“燕长城”连接起来,而区分燕赵国土的那段南北向长城则在拆毁之列。

显而易见,当从蓟都抵达怀延盆地的“军都陉”延伸至宣化时就面临着向北与向西两个选择,其中向北翻过野狐岭进入蒙古高原的道路就是20世纪那场与“闯关东”齐名的移民潮——走西口的路线。而从宣化向西的路线则可以直抵大同盆地腹地,这也是为什么古典时期的中原王朝屡屡派重兵死守大同的原因:一旦该城陷落,草原骑兵就可以绕过张家口北部的长城防御,沿“军都陉”取宣化、攻怀延,最后直捣北京。

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的长年累月的内部兼并相比,草原民族造成的威胁微乎其微,因此在这一时期围绕“军都陉”爆发的战争主要发生在燕赵之间。

公元前251年,也就是长平之战后的第9年,燕国趁赵人元气大伤之际举兵攻赵,其中一路兵马就是沿“军都陉”袭取赵国的代郡,结果被赵人打得全军覆没。事实上,尽管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落败,但赵强燕弱的整体格局从未发生大的变化,在此后的对阵当中燕人渐渐落于下风,其上谷郡三十六城被攻陷者就达三十城。

附801:上谷郡.北沮阳古城遗址上谷郡始建于战国燕昭王姬平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郡治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小南辛堡镇大古城村北沮阳遗址,因建在大山谷上边而得名。

上谷郡为燕国北长城的起点。其地北以燕山屏障沙漠,南拥军都俯视中原,东扼居庸锁钥之险,西有小五台山与代郡毗邻,汇桑干、洋河、永定、妫河四河之水,踞桑洋盆地之川。所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张家口市怀来县、宣化、涿鹿县、赤城县、沽源县以及北京延庆县等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上谷郡亦名列其中。郡设郡守。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改称太守。汉代飞将军李广就曾任上谷郡太守。秦汉时期,上谷郡下辖16个县。其后治所及辖区虽几经变化,但郡治一直沿用。北魏以后上谷郡与沮阳县从记载中消失。据史料记载,上谷郡城很有可能毁于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农民起义,以致废弃。由此推算,上谷郡城自战国燕昭王时始设,一直到北魏后废弃,共经7个大的历史时期,10个封建王朝,历808年。

解放后,文物考古工作者多次对大古城村北沮阳古城遗址进行调查,发现上谷郡遗址由大小相连的两个土城组成。由于官厅水库的修建,大城北墙和西墙已没入水中,只有东城墙与南城墙断断续续地部分保留,城址残存面积45万平方米。小城位于大城东南隅外侧,与大城合墙并立,残存着五段城垣,土质结实,平面近梯形,城址面积约14.2万平方米。

秦汉时期军督陉

居庸关设立关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汉书·地理志》记载:'上谷郡居庸有关'。

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东汉初年,更始帝使者入上谷,耿况迎之于居庸关。建武十五年(39年),以匈奴犯塞,迁代郡、上谷郡民于居庸关以东。

元初五年(118年),鲜卑犯塞,屡寇上谷。建光初年(121年),复寇居庸关。初平四年(193年),幽州牧刘虞遣掾田畴奉章诣长安,畴以道路阻绝,愿以私行,乃自选家客二十骑,上西关(居庸关),出塞傍北山,直趋朔方,循间道至长安致命。既而刘虞讨其部将公孙瓒,为所败,北奔居庸。瓒追攻之,城陷。

附802:上关城

上关城,坐落于南口镇四桥子村西北,京藏高速公路西侧。它是明代之前的古居庸关,汉代时称居庸关,北齐时为纳款关,唐代称蓟门关,明代之前一直称为居庸关。

明初,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元朝,驱赶元顺帝北归蒙古草原,为了防止元朝残余势力骚扰北京地区,徐达等人认为居庸关所在地,虽然山势陡峭,是关沟中最为狭窄之处,易守难攻,但这里没有大规模作战的余地,于是选择在居庸关以南八里,山间地势开阔的元代云台处,重建居庸新城,旧居庸关城从此称作上关城,成为新居庸关的前哨阵地。

图为居庸关门(上关南门).加藤新吉1925年摄/上关遗址.张摄2008年

明代《西关志》记载:上关城,“其城上跨东西两山,下当两山之冲,为堡城。周围二百八十五丈,南北城门楼二座,敌楼二座,偏左为东西水门。护城墩:东山二座,西山二座……”,

由于关城地势狭窄,这里只有30名明军守关。1937年,在中国军队抗击日寇的南口战役中,上关城毁于日寇的炮火中,关城既毁,城墙被断,从而上关城又有了断城之称。

上关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居庸关作为军都陉上的重要关城,它是汉代幽州地区通往上谷地区的主要通道。北魏时期的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湿余水》中对居庸关曾经发生这样的感慨:“晓禽暮兽,寒鸣相和,羁官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矣。”古居庸关山谷幽深、林木蔽日、溪涧旁流、兽啼鸟鸣,行人商旅,来到此处,无不暗生思乡之情,匆匆加快了行进的脚步。

图为上关西山现存城墙的南段下部。

山高林密,幽深狭长的军都陉,除了引发行人的思乡之情外,还给行人带来了不安。这里沟深林密,野兽时常出没袭击人畜,于是,人们请来工匠,在沟旁的石岩处雕刻佛像或梵文咒语,行人过此或参或拜,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缓解紧张的情绪。

在上关城西北侧的半山处,有一面长约12米,高约11米的花岗岩石壁,上面并列雕刻着三尊佛像。三尊佛像盘腿端坐于莲花座上,中间佛像高约1.64米,宽约1.3米;左侧佛像体态较瘦,右侧佛像体态稍胖。三尊佛像造型古朴,雕刻技法精练,是昌平区在关沟内为数不多的摩崖造像。

从摩崖造像前走小路向东北,穿过两道关墙遗址,下到G6辅路54公里处附近的西侧路边,有一巨石称乌龟石,称关沟72景之一。

乌龟石北侧约50米有一石,侧卧在公路的西侧路边,朝向公路边的一侧有石刻三个大字:“三八井”。落款两行:“ 教察部第十三十四两批察教队,建成于一九五九年三月八日”。

上关城伴随着岁月的洗礼,已然失去原有的形态,但通过仔细观察,在关城的西山坡上两段呈“Λ”形的残墙,仍然半隐半现于灌木丛中,斜卧在山脊上。透过树丛灌木,残垣上的垛口、射孔、排水管道清晰可见,好像在向世人诉说着它那辉煌的历史。

上关西山现存城墙共分两段,呈人字形列于山脊,按照方位,暂且称呼为南段和北段,其中南段稍短,北段较长,两段墙体均破损严重,部分墙段坍塌,保存状况不佳。

图为上关西山现存城墙的北段墙体。

如今的上关城,虽经抗日战火的洗礼,只剩下这几许残垣,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吸引不了游人的眼球。倒是它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就像山间的桃花,似霞,似火,开的正艳。仿佛只有伸出关城残墙的松柏,在一年年的春夏秋冬变化中,才能听到这古老关城低语倾诉。而我们人类,一生只有匆忙的几十年,终将是一个过客。长久留下的,只有漫漫长河的历史!

图为上关西山现存城墙的北段二号墩台。

四桥村(隶属于居庸关行政村的一个小自然村),村中有一株极其高大粗壮的古银杏树。

向南出四桥村,左转向东钻过高速路就是一个三岔路口,路口处是有一株古槐树的院子。左转走古槐树院子西侧的路向北,过关沟上的石桥到关沟的北侧,沿关沟北侧的土路向西北上约300米,位于土路左侧的关沟中有一巨石,称仙枕石(穆桂英点将台)。

仙枕石南侧有摩崖石刻字,顶上有小石阶和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若干个石孔。

附803:居庸关长城

居庸关长城,位于昌平县城以北20千米的峡谷中,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京旅游局评定的国家AAAAA级景区。

居庸关长城,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是“天下九塞”之一,属“太行八陉”之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居庸关在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县境内。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后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关。汉代沿称,此后各代仍称居庸关口这里山峦间花木郁茂葱茏,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叠翠”之称。

图为居庸关.谢满禄摄1882年/张摄.2020年。

居庸关长城所在的峡谷(关沟),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要扼控此口,时称“居庸塞”。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

关沟是著名的溢道,为太行八陉之第八陉,即军都陉。因其在居庸山中而得名。此陉是古代出燕入晋北去内蒙塞外的咽喉之路。

明代以今河北境内沿内长城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为'内三关'。

居庸关下设四道防线,从南往北第一道:南口;第二道居庸关关城;第三道:上关;第四道:八达岭;加上最北边的哨所:岔道城。可谓雄关天险。

高大雄伟的城楼,南北各有一座,楼为三重檐歇山式绿琉璃瓦翦边,高21米,下面城台高10米。城楼南北侧悬挂两块白底黑色“天下第一雄关”巨匾。

“天下第一雄关”之名来自清代钱良铎撰写的一篇游记《塞外纪略》“十五里至居庸关城,城门额曰“天下第一雄关”。

居庸关有南北两个关口,北关(城楼悬挂“天下第一雄关”匾额)和南关(城楼也悬挂有“天下第一雄关”匾额,还有“居庸关”石刻),两个城楼通过西山长城12号敌楼和东山长城好汉坡连接,但一般称北关瓮城,南关城楼。

图为北关城楼。

在居庸关南券城和北券城城墙之上,分别陈列5门古炮。北券城陈列“大将军铁炮”2门,长1.77米和1.79米,炮口口径7厘米。“竹节铁炮”3门;长为1.08米、1.5米、1.7米,炮口口径为14厘米和8厘米。

瓮城上石碑“不到长城非好汉”。

居庸关在东西两山之间,南关城楼和北关城楼都可以登城和出城。居庸关北关城楼两侧分布是G6高速辅路和主路。

南关城楼与北关瓮城相距850米,南关城楼建筑和北关瓮城一样,通高31米。“居庸关”石额在南关城楼的南面。

南关城门,迎面是关王庙。庙旁有长城入口,可登上城楼爬长城。庙后是闸楼。城楼上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石碑、火炮。东山长城有水门闸楼、敌楼、铺房,山坡上有长短亭。西山长城有敌楼、烽火台、铺房。

图为南关城楼。

防御设施有南北券城、城楼、水门、水闸、敌楼、铺房、烽隧、角楼、炮台等。长城上的敌楼、烽燧、铺房,是古代打仗时作为掩体和士兵居住的地方,共修复了25座,这些按明代规制烧的城砖,都是靠人工、牲畜往上运送材料。

敌楼、铺房、烽火台都是以北关瓮城-东山长城-南关城楼-西山长城-北关瓮城(居庸关长城犹如一个四百米跑道,椭圆形)顺时针编号,所以,居庸关长城共有十四座敌楼、四座铺房、二个箭楼和9个烽火台。

东西山脊之上蜿蜒曲折的城墙都是1993年以后在原基址上修复的,全长4142米。

明代的居庸关选择在军都山的层峦叠嶂的山脊线上,它以岩石地为基址,用规整的石条砌筑城墙的基础,内外以顶顺交错的城砖砌筑两壁,在内外两壁之间填以黄土、砖石等分层夯实,在雉堞和宇墙之间的城顶,密铺3~4层城顶方砖。

西山即金柜山高351米,山上的长城长2100米;东山即翠屏山高150米,山上的长城长1500米;联结两山的河套上,还有57米长城。

抬头遇见的第一座敌楼是“十四号敌楼”,居庸关城墙现有14个敌楼,这是倒数第一座。二层结构,二楼有小小的阁楼,楼子完好如新,内外干净整洁。因为独行,只好请人给我拍照留影,呵呵!还不错呀!

西山四号铺房。铺房又称作“楼橹”。早在汉魏时期的史籍中就见有“楼橹”这个名字。那时候的“楼橹”,是建于战车或地面上瞭望敌情的一种高台。

继续向上是西山十三号敌楼。到了最高处十二号敌楼,往前走不通了,往回从另一条路下去,墙体戛然而止于断崖前。站在这里,居庸险隘尽收眼底。

第十二号敌楼折返点,左边通往北关,右边通往南关。

十二号号敌楼是墙体的转折点,从这里开始基本上是一路下行了,经5座敌楼与1座西箭楼,便到了关口。

十一号敌楼,十号敌楼,九号敌楼和八号敌楼。

西山箭楼在第十号与九号敌楼之间,四层结构,重檐歇山顶,覆盖绿色琉璃瓦,红色的箭窗窗棂,古色古香且内敛奢华,具有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结构特色。楼子基座很高,有墙体环绕护卫着楼体,具有壁垒森严、神圣不可侵犯之感。居庸关墙体有东、西山两个箭楼遥相呼应。

下长城时还见到一尊淡黄色的古石鼎,上刻有铭文大约是“长城圣奠”。

过了六号过街楼便是一道水关,水关建于长城与河道交叉之处,形成了水陆两重关隘双保险,这在长城防御体系中也是不多见的。也正是由于八达岭、居庸关的壁垒森严,在明朝的长城防御中,这里始终没有被突破。

李自成当年为取北京皇都,大军久攻八达岭主关不下,于是留小部分兵力佯攻主关,主力从此侧翼隘口突入、偷袭关沟侧后,才最终突破了整个居庸关防御体系。至此清军在吴三桂的引领下大摇大摆地进入京城,那就不是雄关险隘的问题了,而是明朝早已经失去了民心这座长城。正如康熙皇帝的论述:“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东山长城。具体路线:北关城楼登城--1号敌楼--2号敌楼--东山1号平台--东山2号平台--东山箭楼--3号敌楼--4号敌楼--东山一号铺房--5号敌楼--长短亭--水门闸楼--6号敌楼--南关城楼。

图为在北关城楼东面的一号敌楼。

翠屏山高150米,山上的长城长1500米。东面山脊之上蜿蜒曲折的城墙都是1993年以后在原基址上修复的。图为在西山拍摄的东山全景图。

东山箭楼。后面的垛口墙,墙体内侧低,外侧高,外侧叫垛口墙,内侧叫女墙或宇墙,可以有效地抗击敌人。

翠屏山高150米,山上的长城长1500米,此段就是好汉峰。长城好汉峰石碑立在山脚下。

居庸关的每一块砖石都见证了过往,行走其上,如同走进了一段历史长廊。

从北关瓮城向南走,经云台、国计坊牌坊到南关城楼。

国计坊牌楼是三门四柱七楼牌坊,横额是“国计坊”,意为国人大计,指居庸关是北拒强敌、南卫国家之重地。

迎恩坊是建在关城南门外不远处的一座牌坊,四柱三楼,黑琉璃瓦面,柱子用花岗岩石制成,彩画成铁红色。取名迎恩是指:每一次等守关将士作战胜利都会上报朝延,皇帝会派遣使者,带着奖赏的圣旨和金钱酒肉到关城慰问战士,以示奖励,守关大将要在此地摆香案供桌迎接圣旨和传圣旨官,牌坊因此得名迎恩。

居庸关云台。居庸关的中心,有一“过街塔”基座,名“云台”,取其“远望如在云端”之意。

云台创建于元至正二至五年(1342一1345年),是用汉白玉石筑成的,台高9.5米,上顶东西宽25.21米,南北长12.9米;下基东西宽26.84米。南北长15.57米,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台顶四周的石栏杆、望柱、栏板、滴水龙头等建筑,都保持着元代的艺术风格。台基中央有一个门洞,门道可通行人、车、马。

云台可谓是元代一座大型的石雕艺术精品。云台上原建有三座白色喇嘛塔,可惜毁于元末明初。明初在塔基之上,建有佛殿,内设佛像三尊。中为毗卢遮那,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正统十三年,钦赐寺额为“泰安”。今佛殿只存柱石在云台之上。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寺遭火焚,仅存云台。台顶上的柱础,就是明代泰安寺殿字的遗物。

它是作什么用的呢?据佛经上说,过往行人从塔下经过,就等于拜佛一样了。建塔的目的是要使来来往往经过塔下的百姓,都能“皈依佛乘,普受法施”,接受宗教的麻醉,巩固封建统治。

居庸关南门外150米是泮宫石牌坊所在地,这是一个古代的学宫遗址,建于明弘治十七年,坐西朝东。明初在居庸关所在地设置隆庆卫,正统元年在隆庆卫建儒学宫。隆庆卫儒学宫在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增建,民国初年毁于兵燹,现仅存遗址。儒学的棂星门又称泮宫石坊,是由花岗岩雕刻而成,四柱三门,柱顶各雕一只蹲狮。中门梁匾上高悬“泮宫”二字,中门石柱云板上勾勒出圆形,左右圆形内分别刻“日”、“月”二字。四柱顶端各有望兽蹲守,三块门梁上各雕火焰宝珠。石牌坊前,左右各立有石栏杆,左侧的石栏杆保存完好,右侧的石栏杆损坏。

泮宫石坊以西分布着东低西高的三进院落遗址,其间散落着零星的柱础、砖石及瓦片。一通《重修隆庆卫儒学碑记》碑立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碑阳额篆“重修隆庆卫儒学碑记”;碑阴额篆“题名”,坐西面东,字迹有少许模糊。于是便很好理解,这是明代的一座学宫,几经沧海桑田,虽然只剩石质的牌坊和古碑,但这里曾经飘荡着琅琅的读书声,这是从古至今学子们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

在南关水闸东侧,有个六郎拴马桩,估计肯定是与杨六郎抗辽的传说有关吧。

居庸关停车场南侧一块巨石上有“居庸叠翠”石刻,这是“燕京八景”之一。老碑由于抗日战争时期修公路,已将碑石垫在路基下。现存石刻是1990年溥杰先生为外文印刷厂绿化基地题写的。在乾隆皇帝命名的燕京八景中,只有居庸叠翠无法确指其位置,而且御碑及碑座均已丢失。乾隆十六年(1751年)写赋诗:“断戌颓垣动接连,当时徒说固防边。洗兵玉垒曾无藉,守德金城信不穿。泉出石鸣常带冷,日含峰暖欲生烟。鸣鞭阿那羊肠道,可较前兹获有田”。并题写“居庸叠翠”,立碑于居庸关东南的大道旁。现已不知去向,只有碑座遗弃在公路的西侧。

居庸关自元代至清代修建了众多的庙祠,涉及佛、道、儒三大派别。其建设数量、规模和等级,在万里长城关隘庙祠建设史上当属首位。

居庸关城内建有六庙一祠。其中吕祖庙建在东边的城下山坡的小台上,中线有两庙,南关瓮城内建有关王庙,北关瓮内建有真武庙,坐落在西线的有马神庙、表忠祠、城隍庙和关帝庙。其中城隍庙的建筑规模比较大,前一戏台,院有山门殿,正殿、后殿和两厢配殿。

真武庙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据说是徐达将军因北征“屡有真武神助之”而建造。真武庙是北关瓮城唯一的一座寺庙。

关王庙:建于大明正统年间建(公元 1436-1449 年),虽只三间大殿也称庙,但确实不俗!关公是封建时代忠臣勇将的典型,又是财务神,又是伽蓝护法。但这殿内却独树一帜,供的是刘皇叔麾下的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当然以关公为首。看来,在居庸关南瓮城内建这关王庙,寓意深远!

马神庙:一进院落,院内正殿三间,左右配殿各三间,明弘治十七年(1504 年)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 年)重修。现在看到的是1996年复建的。古代打仗需要战马,供奉马神,是为了马的康健,有战斗力。这座马神庙内供的是马祖、马王和水神、草神等神像。

关帝庙:明正德年间(公元 1506-1521 年)建,是供奉三国蜀汉大将关羽神灵的庙宇。庙内塑像分别为关帝、胡氏夫人,以及关羽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

吕祖庙:不知何年建的,只知道是1994年修复的。庙内塑有吕洞宾神像。

图为城隍庙。城隍是道教所传守护城池的神。中国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据说三千多年前的周代,除夕要祭祀八种神,其中就有城神、隍神。以后两神合二为一,就成为城池之神了。道教认为城隍是剪恶除凶、护城安民之神,能应人之求,旱时降雨,涝时转晴,以保五谷丰登,百姓安泰。

城隍庙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道教正一派宫观,供奉的城隍是明代开国元勋徐达大将军,徐达曾舍身救过开国皇帝朱元璋。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仙逝,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赐谥“武宁”,后又封徐达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在徐达曾修建居庸关长城的地方建筑城隍庙以祭祀徐达。

图为表忠祠。这是明弘治年间(1488-1505 年)为纪念明朝右副都御史罗通而建。四合院,坐西朝东,祠门旁墙上有石刻“表忠祠”。

正殿罗通堂,有罗通夫妇塑像,两侧各有一个侍卫。正统十四年(1449)罗通奉命镇守居庸关。当年十月蒙古族瓦刺部三万余人攻围本关,情势非常危急,罗通身先士卒亲冒矢石据城固守,终于打败瓦刺,保住居庸关,让远处京师得以保全,由此得到皇帝的敕奖。

北配殿是孙玺堂,有孙玺将军塑像。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孙玺任居庸关把总指挥,明正德六年(1511年)任居庸关都指挥佥事,正德九年(1514年)至十五年(1520年)任居庸关分守都指挥,常年镇守居庸关。正德十二年(1517年)武宗皇帝朱厚照要出居庸关狩猎,带着几个太监,换上便装悄悄到了居庸关前,传令孙玺接驾。孙玺让卫兵回皇帝话,说李钦御史(也是阻止武宗皇帝出关狩猎的功臣)坐镇守关,自己不敢擅离左右。后来,北京的大臣们见宫里跑了皇帝,急忙追了过来,把这位皇帝送回了皇宫。

南配殿是张钦堂,有巡关御史(七品)张钦将军塑像。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皇帝朱厚照一行北上打猎来到居庸关。这时候,张钦刚好巡视到居庸关。张钦拿出一把尚方宝剑,将关门紧闭,不允许朱厚照北上。朱厚照等了20多天,趁张钦外出才偷偷溜出居庸关,实现了北上打猎的夙愿。张钦用尚方宝剑拦阻朱厚照一事,在朝野上下传为美谈。

院内有一石碑,碑额题“罗公同事义臣之记”,碑文已辨认不清了。

户部行署:明朝户部常设居庸关的衙署。正德十年曾重修。其规制,中为厅,前为重门,后为寝室,左右为文移吏胥生活用房。明亡后署废。成为旅游品商店了。

户曹行署坐西朝东,衙署大门在高高的台阶之上,大门有横匾“户曹行署”,大门之后还有二道垂花门。

垂花门后两侧是游廊,连通中厅的南北配殿。游廊墙壁上有唐、金、宋、元、明、清一些名人描写居庸关诗词52首。游廊一角还有一顶官员乘坐的轿子。

进二门后是中厅,是衙署办公场所(现在是商店)。中厅前的路两侧有十二生肖雕刻。

南配殿是文移厅(存放文书的地方),现在是商店,悬挂横匾“文移厅”。

北配殿有史胥厅(史胥,掌管文书的小吏)和庖厩厅,是官员生活的朝房(现在是商店),分别悬挂横匾“史胥厅”和“庖厩厅”。史胥厅前有“居庸关古诗碑林”石碑。

中厅后是寝室(现在是咖啡店),悬挂横匾“寝室”。

在大门和垂花门之间的院内还有三尊佛像和一口大鼓。

叠翠书院:因叠翠峰屏峙其前而得名。是明嘉靖二十年(公元 1514 年)以泰安寺僧房葺理改成,有房 16 间。中为聚乐堂,为习业儒生朝夕会讲之所,其余为师生居室。馆内曾藏书54部,以备诵览。现在辟为居庸关长城博物馆。

叠翠书院是供守关将士子弟读书的地方。由于明朝施行兵甲世袭制,因此书院以传授兵法为主,以供学子们将来继承父兄在军中的职务。一次,叠翠监察御史肖祥曜巡视居庸关时,见贡士孙汝贤带领诸生在泰安寺僧舍诵览,便命居庸分守在寺后修建房舍,为师生提供读书的地方和师生宿舍。

丰裕仓始建于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系当时居庸关守军隆庆左卫的粮仓。此外还有永丰仓1座,圆仓3座。

居庸关共修建了六座亭榭:分别为半山亭、旌善亭、长短亭、憩便亭、静对亭、凉亭。

图为长短亭、半山亭、旌善亭、凉亭。

魏晋南北朝时期军督陉

东晋咸康六年(340年),后赵武帝石虎积谷乐安城,欲击慕容皝。慕容皝曰:虎以乐安城防守重复,冀城南北必不设备。今若诡路出其不意,可尽破也。遂帅诸军入居庸关,直抵蓟城,破武遂津,入高阳,大掠而还。

永和六年(350),慕容隽使慕容霸将兵2万,自东道出徒河,慕舆干自西道出居庸关。隽自中道出卢龙塞。

太元十年(385年),慕容垂初复燕,遣慕容农出居庸关,历凡城,趣龙城,讨叛将余严于令支。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拓跋焘大举伐后燕,分遣其将封真等,从东道出居庸关,袭幽州。

北魏孝昌初年,杜洛周反于上谷,围燕州。幽州刺史常景与都督元谭讨之,自卢龙塞至居庸关,皆置兵守险。谭出屯居庸关。常景使别将崔仲哲屯居庸关以邀之,战没,居庸亦溃。

居庸关最早修筑长城的历史始自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到了北齐天宝六年(公元555年)又征发了180万人修筑长城。这条长城长900里,自古代的幽州至恒州(今南口至山西大同)。并由居庸关往东把长城修到山海关。自此,居庸关才与长城相合,并成为长城上的重要关口。

在北齐年间,居庸关也曾名'纳款关',这证明,当时居庸关不仅有军事作用,而且在经济贸易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为西洋女士游南口.清末/南口村全景.张摄2020年

附804:南口村(南口城)

南口村,北魏时称为“下口”,北齐称为“夏口”。因位于关沟的南口处而得名。金贞元年(1213年)改今称,并在此重新修筑城池,取名“南口城”。

南口村辖南口村、大(堡)铺、南庄、滑园子、东园子5个自然村。 它的北面是居庸关的关沟南口,南面是南口镇新兴路,西面是京张公路,东面是八达岭高速公路。

目前,只有旧城的南门和城墙保存下来。城墙高5米,上宽3.5米,下宽5米,东西长约300米。据当地村民讲,北城门在1958年发大水时被冲毁,已无法见到。

图为南口南门.上图:谢满禄摄1881年/下图:张保田摄2020年5月。

南口城为不规则的长圆形,跨东西两山,南北各开一个城门。整个城除南北城门和楼台用砖外,其它墙体均为虎皮墙。明、清两代又曾不断地加固、完善,城外又逐步形成村落。

南门的南侧有影壁,整个南口城就这么点城垣遗迹了,南口城为昌平区文保,与长城捆绑为国家文物保护。

明代在此建城堡,据《西关志》载:“南口门在关城南十五里。其城上跨东西两山,下当两山之冲,位堡城。周围二百丈五尺,南北城门城楼二座,敌楼一座,偏左为东西水门各一空。护城东山墩一座,西山墩三座,烽糇九座。隆庆卫地方,里口紧要。”南口城历来为京西北惟一能通车马的大道要塞,为军事上必争之地。

城中有南北向大街。清代临街为店铺,经营粮食、布匹、杂货等,渐成商业集镇。

离城门南侧不远的地方有座寺宇,为南口清真寺,很壮观,很有特点,为昌平区文保,不过大门紧锁,难以详看。

南口村明朝太监李公墓位于南口村边东侧,紧邻高速路,坐北朝南,主要石件保存完好,神道从南到北有牌坊、望柱、石生像等,石件雕刻精美,尤其石生像栩栩如生。

牌坊为四柱三门仿木样式,石生像为石兽、石雕像,石雕像似乎为文臣武将,历经数百年雕刻精细、细腻,保存完好,很值得一看。

南口公园。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南口抗战。该公园从1989年开始规划,主要景点于1992年开始建设,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已初具规模,形成以月季园、健身广场、休闲广场、竹园、樱花园、玉兰园、荷花池等主要景点。

南口战役:1937年7月底,日寇相继占领了北平、天津。为了灭亡中国,日寇紧接着沿津浦、平汉、平绥三线扩大侵略。南口战役为中日战争早期的平绥铁路沿线作战之一,地点是在当时昌平周边居庸关的南口一带。发生时间则是1937年8月8日至8月26日。中国参战军主要为汤恩伯第13军之第4师、第89师,第17军第21师、第84师,第72师,第94师,独立第7旅,炮兵第27团等部。此战,中国军队据守长城防线,血战18天,给予骄横的侵华日军以迎头痛击,最终中国军队按照军令整齐撤出战斗。在日本战史中,仍将“南口战役”冠以亚洲最大“山岳作战”之名。

南口大战:南口历史上还发生过一次军阀大战,史称南口大战:1926年5月到8月在北京西北郊南口镇发生的中国内战重大军事战役。该战役在北京附近长时间吸引直奉两系主力,致使南方空虚,有力地支持了南方国民革命军北伐挺进。

辽金时期军督陉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辽金两代,居庸关的军事地位,更加显露出来了,并且成为南来北往的交汇地,在经济文化上更加繁荣。

公元936年,居庸关被后晋割地赂辽。辽比较重视农业发展,将大量的汉人迁到长城以北,这样使得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广为传播,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辽以国都临潢为上京,以大定府(今辽宁凌源西)为中京,以析津府(今北京)为南京,以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为西京,以辽阳府(今辽宁辽阳)为东京。

辽的五京,不仅是政治和经济城镇,也是工商业城市,其中尤以南京(今北京)最为繁荣。当时,作为交通要塞和南北交汇之地的居庸关,在南京(今北京)与西域、中亚等地进行的广泛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居住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的女真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辽的统治者对他们进行政治上的压迫和经济上的剥削。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利用辽王朝后期的腐败不堪和广大女真人对辽统治的不满,发动了反辽战争,并于1123年,金人谋取燕京,辽人以劲兵守居庸。金兵至关,崖石自崩,戍卒多压死,遂溃。金人度关而南,入燕京。

金国以燕京城(今北京)为中都。完颜亮“役民夫80万,兵夫40万作治数年”,于公元1153年迁都于北京。当时的燕京成为金最大的城市。金人设榷场贸易,换牲畜、战马,当时居庸关是这种商业活动的重要通道。

附805:辽朝和燕云十六州

辽朝(907年—1125年 ),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

936年,后唐发生内乱,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自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辽太宗支援发兵攻打后唐。辽太宗遂亲率5万骑兵,于晋阳、洛阳等地击败后唐军队,最后协助石敬瑭攻灭后唐,石敬瑭得以建国后晋。契丹国获得燕云十六州后,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

944年,晋出帝石重贵即位,他不愿向契丹臣服,上表称孙不称臣。辽太宗趁机率军南下,意图一统中国 。947年正月十日,契丹军攻克后晋首都东京开封府,后晋亡,契丹国占领大部分的中原地区。二月,辽太宗改国号为大辽,辽朝正式成立。

北宋立国之初即有意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先后于979年、986年两度北伐,皆为辽军所击败。辽圣宗为了防止高丽与北宋结盟,进而威胁辽朝东部。于993年发动高丽契丹战争以降服高丽,于1009年的东征时最远攻入高丽开城。之后为了解决辽宋之间的长期对抗,以及避免契丹贵族威胁皇权,萧太后与辽圣宗于1004年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而亲至澶州(今濮阳)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击败辽军前锋,辽将萧挞凛战死。辽军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主和的宋真宗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协定宋每年赠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各守疆界,互不骚扰,成为兄弟之邦,此即澶渊之盟,从此两朝和好达一百二十年之久。之后辽圣宗结好西夏,而西夏也摇摆于宋、辽之间以图存,形成辽宋夏三朝鼎立的局势。

图为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古代地理名词,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

1112年二月十日天祚帝赴春州(故址在今内蒙突泉县突泉镇西北约60公里的宝石镇境内),召集附近女真族的酋长来朝,宴席中醉酒后令诸位酋长为他跳舞,只有完颜阿骨打不肯。天祚帝不以为意,但从此完颜阿骨打与辽朝之间不和。九月,完颜阿骨打不再奉诏,并开始对其他不服从他的女真部落用兵。

1114年春,完颜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一开始天祚帝并未将完颜阿骨打当作一个重大威胁,但是所有他派去镇压完颜阿骨打的军队全部战败。1115年,天祚帝下令亲征,但是辽军到处被女真军击败。与此同时辽朝国内也发生叛乱,耶律章奴在辽上京叛乱。同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定都会宁。 同年秋天,金军攻下辽国黄龙府,辽国受到严重的打击。此后位于原渤海国的东京也发生高永昌叛乱自立。这场叛乱一直到1116年四月才被平定。五月女真借机占领了辽东京和沈州。

1120年,金军攻克辽上京,守将萧挞不也投降,到1121年辽朝已经失去一半的领土。而内部又发生因为皇位继承问题而爆发的内乱,最后辽天祚帝杀他的长子耶律敖鲁斡而结束,但是这使得更多的辽军投降金朝。1122年正月,金军攻克辽中京,天祚帝被金兵所迫,流亡夹山 。

元代军督陉从1211年开始,为了反抗金朝对蒙古族的统治,蒙古国的成吉思汗不断发动对金的战争,曾多次攻陷居庸关。但1209年,成吉思汗进攻居庸关时,金兵凭险坚守久攻不下。最后蒙古军队转攻紫荆关,然后统经涿、易二州由关里向外,两面夹击,才攻陷了居庸关,于1234年将金灭亡。

1206年,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以中统为年号,1271年,他进一步废除“蒙古”国号。定国号为“大元”。1272年,忽必烈迁都北京,1279年,最后灭亡南宋,使中国复归统一于元。

从此,元代皇帝经常往返于大都(今北京)和上都(原都和林)之间,“每岁至驾行幸上都,并由此途”。这样,元代的居庸关成为了皇帝经常通过的必经之路,也成为他们途中的驻跸之地。

作为御路,关沟峡谷20公里的山路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整。在这一时期,居庸关的经济、文化出现了一个飞跃。当时,居庸关内建有花园、寺院和皇帝住宿的地方,并在峡谷的南北口(南口即今南口村处,北口即八达岭)建了两道大红门,作为居庸关的南北大门。

据《顺天府志》记载:一次,元顺帝路过居庸关时看到这里的山川拱抱之状,想到祖先打江山的辛劳,于是想在两山之麓建一“西域浮图”,下通人行,意为希望塔下经过的行人受到佛法的保佑。

元朝熊梦祥的《析津志》上记载“至正二年今上始命右丞相阿鲁图,左丞相别儿怯不花,创建过街塔。在永明寺之南,花园之东,有穹碑二,朝京而立,车驾往还驻跸于寺,有御榻在焉。其寺之壮丽,莫之与京”。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元代时居庸关已经有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有过街塔,有气势宏伟的永明寺、穹碑、花园,还有'旁舍棋布',象棋盘一样排列整齐的房舍和皇帝及随行人员居住的宫室建筑。这些建筑与峰峦、山川、树木互相辉映,形成皇家驻跸的胜地,成为盛极一时的地方。这一时期相对比较安定,居庸关在军事上并不十分重要,但到了明朝,情况则大大改变了。

元致和元年(1328年),元主殁于上都。大都留守平章政事燕帖木儿起兵,迎立怀王图帖睦尔于江陵,遣其弟撒敦守居庸关,唐其势守古北口。既而上都诸王袭破居庸关,游兵至大口。天历初,诏居庸关垒石为固,调丁壮守之。至正二十四年,孛罗帖木儿遣兵犯阙,亦入自居庸关。

附805: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八达岭地理环境优越,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山西、内蒙、张家口的交通要道。

八达岭这名,最早时见于金代诗人刘迎的长诗中《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和《出八达岭》。元代,这里称“北口”,是与南口相对而言。南口在北京北郊昌平县境内,从南口到北口,中间是一条40里长的峡谷“关沟”。八达岭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

关于八达岭的名称有多种由来,最可信的说法,应是明代《长安客话》的解释,“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它是古代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卫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称。

八达岭长城共有敌楼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逻放哨用的墙台,也有上、下两层的敌台,上层周围设垛口和射洞,下层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资的房舍。台堡的距离根据山势和地形而设。全部为砖石结构,第一层和第二层顶部做成许多拱券,有梯道上下。两层均有射击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楼上有垛口,台突出墙外,收墙于台内。已修复南四楼、北四楼及北五楼等16座敌楼。

墩台又称烽火台。八达岭长城外的东、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围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设悬楼垒木,下设壕堑吊桥,外设塌窖陷阱;门道上置水柜,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阶,以绳梯上下;每台有火铳、火炮2门,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驻军防守,与城堡组成一个纵深防御网。明成化二年(1466年)规定举烽办法,即敌人来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城台又称墙台。指稍高出长城墙顶,四周砌有堞墙、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筑。此是古代士兵们的巡逻放哨之处,以及发生战争时进行据守防御的地方。例如八达岭关城门顶的平台,即为城台。

八达岭关城东门外有一座庙,名望京寺,内有石岩凿成的大悲佛像;西门外立有牌坊,横额书“驱胡万里”。弘治十八年(1505年)经略边务大理寺少卿吴一贯修建关城时,庙及牌坊皆拆毁。

八达岭长城其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万历年间曾修葺。关城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刻于万历十年(1582年)。两门均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台上四周砌垛口。前后共建墩台1316座。

图为八达岭关城西门的“北门锁钥”/东门的“居庸外镇”。

中国长城博物馆坐落于八达岭长城景区内,与长城全周影院相毗邻,是一座以万里长城为主题,全面反映长城历史、军事、建筑、经济、文化艺术及现状的专题性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

该馆于1994年9月建成开馆,展示了长城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及体系;历史上发生在长城内外的重大战役;长城的建筑结构与布局;长城沿线地区经济开发与繁荣,文化艺术以及长城内外兄弟民族长期共同发展、相互交融的史实;展示解放后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世界文化遗产所受到的世界人民的保护以及长城在新中国外交史和旅游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詹天佑纪念馆位于八达岭长城北侧,是一座为纪念在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史上做出过贡献的詹天佑而建立的专题人物纪念馆,于1987年11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 。

詹天佑纪念馆由瞻仰厅、序幕厅及陈列厅组成,总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展陈面积1850平方米,馆藏精品有詹天佑铜像,各类荣誉勋章等。

1995年7月13日,詹天佑纪念馆入选为首批“铁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11月7日,詹天佑纪念馆被授予“科学和平教育基地”荣誉称号。

碉堡。八达岭景区前山停车场的西南端、877路公交车调度室右后(西南)侧小山包顶上有一混凝土石砌结构的圆形碉堡,圆形碉堡隔路对面是方形二层碉堡,两处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望京石位于八达岭关城东门外,“居庸外镇”关门前大道南侧。为一块高1米、长15米的天然花岗石,上刻“望京石”三个字。传说当年慈禧太后逃难时路过这里,曾站在上面回望京城。那是一步三回头呀。

天险留题位于东关门内侧,今熊乐园右上方山崖上。在一块凿平的崖壁上,刻有“天险”二字,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延庆州知州童恩所题,保阳刘振宗镌刻。

八达岭长城典型地表现了万里长城雄伟险峻的风貌。作为北京的屏障,这里山峦重叠,形势险要。气势极其磅礴的城墙南北盘旋延伸于群峦峻岭之中,视野所及,不见尽头。依山势向两侧展开的长城雄峙危崖,陡壁悬崖上古人所书的'天险'二字,确切的概括了八达岭位置的军事重要性。

100多年前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时,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翻越八达岭,为此需要开凿1091米的八达岭隧道。八达岭隧道采用南北两头同时向隧道中间点凿进的同时,采用中部开凿两个直井:在隧道所经山顶处挖了一个深达33米的竖井,在康庄方向入口处的上方也打了一个小竖井,使八达岭隧道有6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分别可以向相反方向进行开凿,增加工作面,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这个建筑物就是当年竖井法所用的井口(外表看到的是装饰物)。

明清时期军督陉

明朝将元朝灭亡之后,元的统治者蒙古贵族逃回旧地,他们依然不断南侵,对明的地域进行骚扰。此时,东北的女真族亦相继兴起。为了防御北方的扰掠,“终明之世,边防甚重”,明初就建立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长城防线。此防线除了布有重兵的九边重镇之外,为了加强京城的防务和帝陵(明十三陵)的护卫,又增设了真保镇和昌镇,构成了九边十一镇的防御系统。

在明朝2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没有停止对长城的修筑和加强长城的防务。其工程之大,耗资之巨,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居庸关在这一历史时期也得到了大幅度发展,是继元朝居庸关大规模发展后的第二次辉煌,并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

明朝的巡关御史王士翘在《西关志》中记载:1368年徐达、常玉春北伐燕京,元主夜出居庸关北循,二公遂于此规划建立关城……东筑于翠屏山,西筑于金柜山,南北两面,筑于两山之下。1370年明在居庸关置守御千户所。1377年明朝将大量大漠以北的蒙古人迁到长城以内。1404年明在居庸关置卫,下领千户所5处,以作为京师北面固防。

1423年明成祖第4次亲征,11月4日入居庸关,这时,京师各衙门官员都来迎驾。在居庸关举行了十分盛大的仪式。参加这次欢迎仪式的中外文武群臣和百姓竟达100多万人,由此可了解历史上居庸关的繁华。

1428年居庸关修筑水关水门。

1449年发生了历史上的“土木之变”。蒙古也先部分四路攻打明朝,亲自率兵攻打大同,明英宗的亲信太监王振擅自调动50万大军,挟持英宗亲征,结果很快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东南)大败,王振也死于乱军之中。明英宗被俘。此后,瓦剌军又向北京进攻,在北京的兵部尚书于谦,扶保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即位,进行了保卫北京城的战役。

瓦剌部撤退后,明朝进一步加紧了对北方的防务。兵部尚书于谦曾言:“居庸京师之门户,乃以佥都御使王熔镇居庸,创建城垣。”这次所修的居庸关城垣,是在徐达、许廓所修关城基础上的又一次扩建。此项工程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完工。

至今居庸关南北关门上,还有“居庸关”字石匾,旁边还有小字“泰伍年捌月吉日立”题记。景泰年间,居庸关城的建制达到了最完备的程度。关城之内设有衙署、书馆、庙宇、粮仓、神机库等各种相关的建筑设施。居庸关的范围也分为五道防线:北面有岔道城、八达岭、上关城,南面有南口,加之居庸关关城,合为五道防线。此时,居庸关在军事防御方面也达到了最完备的程度。

明朝中期以后,明朝的军事防御重点转移到山海关一带,居庸关的军事地位开始下降。

清末以后,居庸关关城建筑逐渐荒废,但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却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敞开了一个窗口。

早在1961年,位于关内的云台,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写下大量描绘居庸关的诗词赋和碑刻,石刻文字,其中,古诗词有170首左右,近1万3千余字。居庸关现存石碑近20块,其中14块较为完好。

附806:水关长城

水关长城是八达岭长城的东段部分,这段长城建于险谷口,自水门箭楼长城呈“V”字型,顺应山势而行,如巨龙似鲲鹏展翅欲飞,箭楼即是敌楼同时兼具水门功效,这种建筑方式在沿线长城中极为罕见,故名水关长城。

水关长城是明长城的遗址,由抗倭名将戚继光督建,距今有四百余年历史。此段长城建于险谷口,自水门箭楼长城呈“V”字型,顺应山势而行,如巨龙似鲲鹏展翅欲飞,箭楼即是敌楼同时兼具水门功效,此种建筑方式在沿线长城中极为罕见,故名水关长城。

八达岭水关长城地处关沟中部,七十二景似明珠般散落于长城四周,弹琴峡、金鱼池、石佛寺、骆驼石等诸多景点融于方圆500米空间,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

金鱼池原址在弹琴峡隧道南口约50米的路基下,原地曾有水潭,潭中天生一尾大金鱼。

民间传说,要是关沟天旱,只要淘一淘金鱼池,就会下雨,十分灵验。后来泉断池涸,金鱼不存。

八十年代建设公路,要从金鱼池经过,特意建了一个石龛,内建方池,额书“金鱼池”,并将施工中出土的有七百年历史的元代石刻,五尊“三世佛”安置池前。九十年代,修建八达岭高速公路,借用石佛寺沟泉水,将金鱼池迁建于此处。

佛爷台。1986年在对金鱼池进行迁址时,出土了有700多年历史的元代石刻,这些石刻古朴的雕刻技法和特有的服饰,形象反映了当时的雕刻工艺和社会形态,为保护好这些文物,在水关长城景区入口筑台陈列,供游人观赏。

詹天佑旧居。

詹天佑,广东南海人,出生于1861年,1881年自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回国,1905年受命任京张铁路总局工程师,在饱受外国列强欺辱下,用四年时间修筑了201公里的京张铁路,比预计提前两年完工,并克服直线距离1000米需爬升33米高程的筑路难题,发明了“人”字形道岔,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詹天佑在修筑铁路时,曾经在石佛寺村姬姓人家居住一年之久,关系十分融洽,其所居住的房屋至今保存完好,其子孙亦曾到此瞻仰,2003年在其子孙的大力支持下,把詹天佑曾居住的房屋改设为詹天佑旧居陈列馆,供后人瞻仰怀念。

石佛寺庙。明《西关志》记载,石佛寺在居庸关北一十五里,因以石凿大悲佛像,故名,明永乐年间建。石佛寺村坐落于庙旁,因庙得名。

石佛寺庙于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石佛多毁坏,身首异处。石佛寺于九十年代初修复水关长城时迁至现址复建,在现址筑台陈列金鱼池出土的五尊盘膝坐式石佛 ,供游人参观游览。这些佛像是元代遗物,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正关箭楼高15.63米,平均宽度12米,城墙用青石条砖依山而筑,当年山东、四川工匠修建时的界碑如今还依稀可见。山坡奇峰怪石、险峻陡峭,登上长城极目远眺,万里长城犹如一条巨龙,飞舞在秋意盎然的山岭间。

箭楼即是敌楼同时兼具水门功效,此种建筑方式在沿线长城中极为罕见,故名水关长城。

水关长城坐落在 延庆 县 八达岭镇 石佛寺村。水关长城修建于明代,因修建 中国 第一条自主设计的京张铁路而截断,是八达岭长城中保存最精固的一段。

水关长城地势险要,苍龙起伏于崇山峻岭之间,穿行于悬崖峭壁之上,城堡相连,烽燧向望,双面箭垛,拒敌万千。

水关长城东起“川字一号”,西至京张铁路,全长6.8公里,以奇、险、陡、坚著称。

附807:弹琴峽.五桂头山洞.杨五郎像

从水关长城出来越过旅游公路(S216)后,左行走一条砂石路进入弹琴峽。这里原是关沟著名景观。古时,这儿峰回路转,山清水秀,两山相峙,石壁相对,清溪中流。溪水从缓坡泻下,淌流在石罅之间,淙淙有声,两岸的石壁为之共鸣,悠扬婉转,如弹琴声清脆悦耳,故名“弹琴峡”。

修京张铁路时,曾将 东北 面小山和峡谷削为平地,修八达岭公路,开山凿洞的泥沙石块,填平了沟谷。如今石壁题字依存,溪水旋荡于峡谷的优美声音再也没有了。

图为弹琴峡.加藤新吉摄1925年/弹琴峡.由南向北摄.老普摄2010年4月。

路右侧有五桂头山洞(为 延庆县文物保护单位),原是旧京张铁路一个隧道,是詹天佑修京张铁路时修建的,隧道完工以后,詹公改变了原来的方案,调整了线位,这个山洞就被弃用至今。

五桂头原名乱柴沟,为关沟七隘口之一,在五桂山下。五桂山本名五龟山,在八达岭南9里,因山势如五龟相聚而得名,也叫五贵山。传说元末,明军进攻居庸关,乱柴沟有元兵防守,有火家庄火氏五兄弟用火炮轰开乱柴沟,为明立下汗马功劳。后来,明以火氏五兄弟为蒙古细作的罪名,杀了五兄弟,把五颗人头悬在附近道旁示众,人们遂称此地为五鬼头。不久,明为了安抚人心,封火氏五兄弟为五显财神,并立庙于石佛寺西,人们又改称此地为五贵头。修京张铁路时第四次改名为五桂头。

弥勒听音。弹琴峡隧道北口石阶下有一个小龛洞,窄小的石券门镌刻着“弥勒听音”,弥勒石像刻工组粗犷,高1.45米,宽1.35米,石像成于元代,距今700多年。

1900年八国联军被侵略者付之一炬,1986年修建八达岭高速公路时,石佛得以重见天日,依旧以满面的笑容,谛听高山流水“弹”出的琴声。

五桂头山关帝阁山洞。五桂头、弹琴峡大字石刻的左侧,有小天梯,距地面大约5、6米高的岩壁上有一处建筑遗址,这就是黄大元重修过的魁星阁和关帝庙遗址了。洞上下是两座庙,上为关帝庙,下为观音阁。如今佛像已无,只剩洞口门楣。

杨五郎像。在弹琴峡隧道口,浮雕着一尊两米多高的佛像,民间传说是杨五郎像。相传在这个岩坎下临溪谷是关沟最险要的地段,传说中的“五鬼头”经常作祟,于是雕刻此佛像作为镇物,保佑来往行人平安。五郎像应为阿弥陀佛造像。

在“五桂头山洞”右侧的岩壁上,保留有多处摩崖石刻。左侧面积最大的一处为“重修魁星阁碑记”,主要记述了清末武状元黄大元考中状元后,出资修复魁星阁的经过。落款为“大清同治三年岁次甲午□□”,字迹模糊不清。旁边还有“弹琴峡、五桂头”六个字的石刻,字高、宽各约0.5米。旁边有“邑人王福照书”的落款。

附807:岔道古城遗址

岔道古城在八达岭 西北 1.5公里处,自古就是进出北京的重要门户和商旅交汇点。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隆庆五年(1571年)重新加固并砌砖。现存城址为砖石结构。自建城至今,已阅450多年的人间沧桑。

图为岔西雄关.清末/岔西雄关 老普摄 2019年8月。

据明嘉靖《隆庆志》载:“岔道旧名三汊口,又名永安甸,为口外入居庸关之要路。”又,清光绪《延庆州志》载:“自八达岭而北,地稍平,五里至岔道,有二路:一至怀来卫,历榆林、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为西路;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海冶为北路。”

由此记载可知,凡入京、出京,此地恰是“道有多歧”的分岔之处。在它的南边,即是天下名关居庸关,入关即为京畿之地;往北,则毗连外长城,出了外长城,不管向北或向西,无不通达四海,驰骛高原,道呈“丫”字型,故名“岔道”。

地虽弹丸,然扼据要津。据此,可以瞰京城,固长城,际沧海,出塞外,实南北咽喉。古人尝言:“如欲敌之绝意于居庸,必先使之无垂涎于岔道,未有岔道危而八达岭无事,居庸不震惊者也。”明人王士翘在其所著《西关志》中也特别强调岔道古城的锁钥之重:“八达岭为居庸之禁扼,岔道又为八达岭之藩篱。”

因此,即使在领土广袤、雄霸欧亚的元代,虽国土已深入漠北,长城已非边墙,但岔道依然是居庸关外重要的军事布防据点和驿站,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迨及明,漠北尽失,长城成为暴露于外的国防线。天子守边,岔道古驿的战略地位较前代愈加凸显。1551年(明嘉靖三十年),因边患危机沉重,朝廷采纳大臣王士翘加强边关军备的建议,岔道屯堡始正式筑城,初为土墙;20年后(1571年),再行补筑并包砌青砖加固。

这样断断续续经过二、三十年时间的修筑,始成今日之规模。由于是前后两期建造,城墙分势俨然,泾渭分明。早期为内夯土,外用石块加白灰砌筑;晚期是在原城墙外用条石和青砖砌筑。

观其势,岔道城三面环山,整个城池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间略鼓,两端略缩,形似宝船。东西长约一里,南北仅宽185米。全城总面积约8.3万平方米,城墙高8.5米,由石条、城砖、石灰、泥土垒筑而成。因北部平地不足,北城垣干脆依山就势,建在半山腰上,借山岭而为筑;南城墙有烽火台2座。

城上设有马道,外墙设有垛口、望孔、射口。城的东北两侧山顶,各筑一座堡垒。周围山峰也筑有瞭望敌情的烽火台。为加强防御,在西关外还另建有土边城垣。设东、西两城门及瓮城;城门分别额题有“岔西雄关”与“岔东雄关”款识。

图为岔道城西城门“岔西雄关”和东城门“岔东雄关”。

西城门外辟有练兵的校场,还有粮秣、武器弹药仓库等设施。不大的城中,依次建有关帝庙、城隍庙、泰山庙、东狱庙、清真寺等10座庙宇,还有守备衙门、公馆、戏楼以及客栈、驿馆等。一切城垣的格局,无不具备。驻军阶次也相应提高了,设常驻守备1名,把总3名,兵丁788名。

图为复建后的城隍庙。

岔道城由此而成为整个长城防御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由原来歇脚打尖的驿站屯堡,一变而为森严壁垒的军事防御重镇。有诗为证:

迢迢岔道枕重边,高阁登临倍黯然。

百灶营烟明可数,双谯蝶粉绕能圆。

偶逢飞雪关山杳,渐进浮云帝里连。

莫牙金汤坚若瓮,昆阳城小古来坚。

(明徐渭《岔道城北高台值雪》)

但入清以后,边界又北移到漠北,长城又顿失其原有的防御价值。岔道古城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渐渐地,也就风烟散尽,繁华不再,渐失其原有的风采。曾经煊赫的名声也慢慢掩埋在尘草荒烟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