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成药治疗黄水疮

 茂林之家 2023-08-01 发布于湖南

黄水疮

即脓疱疮,又称传染性脓痂疹,多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引起,多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初起为红斑或丘疹,很快变为黄豆大或更大的水泡、脓疱,周围红晕,疱壁薄而易破,破后可见糜烂面,并形成黄色结痂,愈后无瘢痕;严重者常伴有发热,少数可并发肾炎、心肌炎或败血病,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常言道:“夏日的脓疱疮,秋日的肾炎”,可见其危害之剧。

参考《中医皮肤性病学》,本病的诊断标准为。

1.皮损为浅表性水疱、脓疱,周围红晕,易破溃、糜烂、结痂,脱痂后遗留淡褐色色素沉着,不留瘢痕。

2.多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易接触传染,有自家接种性的特点。

3.好发于儿童,成人亦可感染。夏秋季多见。

4.自觉微痒,可伴有附近淋巴结肿大。

《外科正宗·黄水疮》载:“黄水疮于头面耳项忽生黄泡,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因而本病属中医“黄水疮”、“脓窝疮”范畴,多为夏秋季节暑湿邪毒侵袭,湿热交蒸,暑湿热邪客于肌肤。气机不畅,汗液疏泄障碍,熏蒸皮肤所为,当以清热解毒、祛暑利湿为治。

本病无全身症状者,单纯外治即可,伴有全身症状及并发症者,须予全身治疗;对反复发作者,应注意增强体质。

中成药内治法

1.暑湿蕴结型:主要表现为脓疱疮脓疱密集,色黄,周围绕以红晕,糜烂面鲜红,口干,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

当以清热祛暑,利湿解毒为治,可选用蒲可欣(蒲公英)片,或抗菌消炎片,或芩连片,或黄连胶囊等,口服。

2.脾虚湿蕴型:主要表现为脓疱稀疏,色淡白或淡黄,糜烂面淡红,食纳减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腻,脉濡细。

当以健脾渗湿为治,可选用参苓白术散,或小健中颗粒,或香砂养胃丸,或四君子丸等,口服。

中成药外治法

1.三黄膏:复方硫黄乳膏、大黄粉、蒲黄粉各等量。将复方硫黄乳膏与二黄调匀,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5次,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

2.三黄软膏:三黄胶囊,凡士林适量。将三黄胶囊去胶囊,研细,调匀成膏可清热利湿。

3.双黄连粉针剂: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棉签沾本品粉剂外搽患处,渗液少者,用本品60毫克加生理盐水10毫升调匀后外搽患处,每日5~7次,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4.复方黄连素片:取复方黄连素10片,溶于200毫升水中,将脓疱用注射器抽取水液,并去掉表皮,用75%酒精擦净脓液,再用本品洗浴,每日3次,患处用复方黄连素水湿敷,每日2~3次,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5.冰硼散:先将患处用枯矾水清洗后,再将冰硼散涂抹于患处,每日2~3次,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6.青蛤散:先将患处常规消毒后,再将本品与胡麻油适量调匀成糊状涂抹于患处,每日2-3次,连续5~7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7.金黄散:局部常规清洗后,取本品适量,用清水少许调匀,外敷患处,每日2~3次,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

8.紫草油:紫草油100毫升,黄柏粉15克,利福平粉、冰片各2克,混合

均匀,装瓶备用。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5次,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9.一扫光药膏:每日洗浴后,用消毒棉签蘸药膏外涂患处,每日1次,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10.复方片仔癀软膏:外用,涂于患处,每日2~3次,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止痛。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时,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勤洗澡更换衣服,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食豆腐、冬瓜、绿豆、扁豆、鱼腥草、芦笋及新鲜水果及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脓疱疮有较大的传染性,因而应将患儿与其他小儿隔离开来,患儿接触过的衣服、被褥、毛巾、手帕、玩具等物品应放在烈日下暴晒,或放在水中煮沸消毒。接触患儿皮肤后要及时清洗双手,用过的敷料应行焚烧处理。皮疹广泛而严重或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