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诊断 | 容易忽视的腰背部皮下筋膜炎

 影像诊断与科研 2023-08-01 发布于广东

往期推荐
Historical articles(点击即可查看)

科研工具  |  Radiant/小绿鲸SCI阅读器/迅读pdf/DeepL/google翻译

易漏、易误诊病例 |  肌萎缩侧索硬化糖尿病纹状体病格林巴利

影像解剖  |  颈内动脉、椎动脉及大脑前、中后动脉分段  下肢、上肢动静脉解剖及CTA肝肺分段颈部淋巴结分区

影像诊断 |  如何在腰椎MR上判断神经根受压、肝硬化结节鉴别

腰背部皮下筋膜炎

 人体筋膜分为浅筋膜与深筋膜。

浅筋膜是位于真皮和深筋膜之间(在无深筋膜的区域,如颜面的中轴部分等,浅筋膜亦可位于真皮和骨膜之间)的一层脂肪膜性结构。般来说它由脂肪和结缔组织的纤维共同组成。由于它的组成中往往含有较多的脂肪成分,所以有时浅筋膜也称为皮下脂肪

深筋膜又称为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布全身,包裹肌、血管和神经等。

脂肪小叶(星号)由固定在真皮上的结缔组织束(箭头)界定。这些结缔组织束汇聚并构成浅筋膜(箭头)

在 SE T1 加权图像上,浅筋膜(箭头)显示为嵌入皮下脂肪中的低信号强度的薄网状网络。深筋膜(仅箭头)仅在脂肪存在较深的区域(星号)。在相应的 FSPD 加权图像上,筋膜系统显示出低信号强度,几乎无法与相邻脂肪区分开来

浅筋膜(箭头)由垂直于真皮和深周筋膜的纤维束(箭头)构成;脂肪小叶(星号)。

肌筋膜炎是腰肌劳损的特征性表现,表现为腰背部肌肉和筋膜的水肿信号,即腰背部皮下、腰肌及筋膜下线状、条状或片状的长T1长T2,抑脂T2WI高信号。浅筋膜病变发现率要高于深筋膜。

腰背部浅筋膜层见水肿信号,腰背肌肉形态正常


腰背部浅筋膜层见水肿信号腰背肌肉萎缩、脂肪浸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