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两会”报告投资解析:三条主线

 eln 2023-08-01 发布于内蒙古

完成今天的学习打卡哦~

主编 / 思远

图片

本周A股已进入“两会时刻”。两会之前,坊间有各种猜测,今年GDP增速是否会超预期,基建和地产会不会强刺激,A股哪些产业会有超预期的政策利好......如今,政策已正式落地。

今天,小淼就带领大家来学习下两会工作报告,探寻其中与投资有关,且有价值的信息点。

图片

图片“稳”字当头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发现,今年两会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处处透露着一个字:“稳”。纵览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一共出现了90个“稳”字,2022年是78个,2021年是65个。

总体来看,今年的工作目标基本落在“市场一致预期范围内的最保守位置”。以下是小淼整理的重要看点和解读:

1.报告把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目标定在“5%左右”,没有像一些机构预期的5.5%或6%。《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经济的判断是“国内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尚需巩固”。

毕竟,大疫三年,民众的消费复苏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美元仍处于加息周期叠加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冲击全球经济,也可能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小淼认为,“5%左右”的增长目标无疑是务实且合理的,其充分兼顾了短期稳增长的需要,也规避了过度刺激。这也意味着不再重走过去式刺激的老路,同时说明今年对经济的定调是恢复而不是刺激。

2.财政、货币政策相对比较稳健。报告指出,今年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赤字率提升至3%,但总体力度要弱于去年;货币政策也删掉了前两年提出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一句,这说明今年总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很难看到,强刺激的可能性基本不会存在。若结合A股市场盘面,从本周地产产业链表现相对低迷即可看出。

3.消费仍是今年的首要任务,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和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表述基本一致。

4.2023年的就业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失业率城镇调查5.5%左右。与2022年的1100万就业人数相比,今年新增就业多了100万人。小淼认为,稳就业就是稳信心,今年的整体就业形势一定会好于去年,这也有利于全年消费的持续复苏。

那么,具体落地在投资领域,哪些板块将受益呢?

图片消费主线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在后疫情时代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两会更是把扩大内需定调为全国工作的首要任务。可见,今年消费板块是A股投资的重点之一。

目前来看,服务消费恢复速度快于商品消费,旅游、餐饮等领域表现尤为亮眼,而汽车、房产等大宗商品消费相对低迷。这其实与国民收入预期、消费信心乃至宏观形势息息相关。

因此,小淼认为,今年消费领域应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可优选弹性更大的餐饮、旅游、酒店、出行、电影娱乐、消费电子等;另外,随着疫情防控的结束,商务宴席、朋友聚会也少不了白酒,故估值相对合理的白酒、啤酒板块也值得重点关注。

当然,后续随着经济复苏持续向好、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以及消费信心的逐步恢复,一些政策反复提及的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也会受益。

除了消费,自然就是国产替代的科技主线了。

图片国产替代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统计,2018-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创新”一词出现了198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创新”,强调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同时,还提到了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还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其中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这几年,我国的科技遭受打压,“卡脖子”问题一直困扰着发展,同时也倒逼着我国加快国产替代的进程,国产硬核科技势必成为未来5-10年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蕴藏一个强大的主线就是国产替代。

小淼认为,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将是今年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面对产业脱钩和科技自主的需求,今年政府一定会不断加大“卡脖子”领域的投入力度,实现科技相关产业链的自主可控。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国产替代”,以及数字经济中的信创、5G6G、国产软件、网络安全等板块有望迎来超预期政策落地,也是今年乃至未来5-10年的投资主线。

小淼在之前的头条文章中,反复给同学们解析过数字中国相关产业,同学们可以去查阅。

图片国企改革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国企改革国资,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在两会明确表示,做强做优做大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推动央企用好资本市场功能,促进央企估值水平合理回归。据了解,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总资产占A股全市场近6成,营业收入占比超5成,净利润占比近6成,堪称A股市场重要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日前,国资委宣布,对国有企业对标开展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还把更多价值实现因素纳入了2023年央国企考核体系,其目的就是推动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的价值重估和回归。

这一点和去年11月易会满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呼喊国企价值回归是一个意思。这对于一些低估的、中字头的蓝筹股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图片尾声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就是小淼从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的相关产业政策信息。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显然是我们投资的指路明灯。本篇小淼带同学们挖掘出来的三条主线为:消费、国产替代、国企改革。

同学们要尝试建立属于自身的宏观产业分析框架,并通过实践不断去检验、复盘、完善我们的投资框架。对于大的政策,要勤于思考,思考政策背后代表的东西。比如说,这次GDP目标为什么定在5%?而不是6%、7%?长期这样思考,慢慢的同学们就会很自然地悟出政策背后的东西。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图片
#学习打卡#
#互动话题#

同学们认同上述挖掘的投资主线吗?

欢迎在留言区互动交流~
#每日金句#

今日金曲:张碧晨 - 《她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