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恐惧:焦虑的极致体现
2023-08-01 | 阅:  转:  |  分享 
  
恐惧:焦虑的极致体现

古罗马有句箴言:“恐惧所以能统治亿万众生,只是因为人们看见大地寰宇,有无数他们不懂其原因的现象。”中国宋朝理学家程颢、程颐也说出了相同的意思:“人多恐惧之心,乃是烛理不明。”亚里士多德说得更明确:“我们不恐惧那些我们相信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的东西,也不恐惧那些我们相信不会给我们招致那些事的人,在我们觉得还不会危害我们的时候,是不会害怕的。”

因此,恐惧是因特殊的人,以特殊的方式,并在特殊的时间条件下产生的。显然,恐惧产生于惧怕,但惧怕的形式起源于无知,源于对自己经历或未经历的事的不认识。

恐惧既让我们无法充分展示自我,同时又阻碍着我们爱自己和爱他人。没来由的、荒谬可笑的恐惧会把我们囚禁于无形的监牢里。

然而,恐惧有时也可以为我们所用。某些恐惧对于自我的保护乃是必要的。对危险的直觉可以提高我们的警惕,帮助我们调动一切手段来使自己免受伤害。

夏天的傍晚,有个人独自坐在自家后院,与后院相毗邻的是一片宁静的森林。这人的目的,就是要在接近大自然的环境中放松放松,享受一下黄昏时分的宁静。天色渐渐暗下来,他注意到,树林里的风越刮越大了。

于是他开始担心,这样的好天气是否还能保持下去。接着,他又听到树林深处传来一些陌生的声音。他甚至猜想,可能有吃人的动物正向他走来。不大一会儿,这个人满脑子都是这种消极的想法,结果变得越来越紧张,。这个人越是让怀疑和恐惧的念头进入他的头脑,他就离享受宁静夏夜的目标越远。

这个人的体验很好地验证了布赖恩-亚当斯的生活法则:“恐惧是无知的影子,若抱有怀疑和恐惧的心理,势必导致失败。”

很多时候,恐惧其实并不能伤害我们。在忐忑不安的心绪的支配下,一种自然而然的焦虑就会在我们的心中积聚起来,转化为恐惧和惊慌失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充分地享受生活了。因此要战胜内心的恐惧,我们所要做的是从内心上正视自己的恐惧,认清它的荒唐无稽之处,然后,毫不犹豫地甩掉它,轻轻松松、潇潇洒洒地生活。

恐惧是我们生命情感中难解的症结之一。面对大自然和人类所处的社会,每个人的进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和平安无事的。每个人总会遭遇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挫折,遭遇不同类型的失败和痛苦。当一个人预料到将会有某种不良的后果会产生或自己马上要受到威胁时,这个人就会产生一种不愉快情绪,并为此紧张不安,为此忧虑烦恼,为此担心恐惧,严重的时候,一个人的情绪就会从轻微的忧虑一直发展到最后的惊慌失措。

《直面内心的恐惧》一书的作者弗里兹-李曼整理了四个恐惧的原型:

害怕失去自我,避免与人来往。

害怕分离与寂寞,百般依赖他人。

害怕改变与消逝,死守着熟悉的事物。

害怕既定的事实与前后一致的态度,专断自为。

找到你恐惧的原型,针对它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改变,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恐惧的呢?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