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40:反省,找到进步的捷径

 生活哲理与健康 2023-08-01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反省,找到进步的捷径

  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活在世上,事无完美,每个人都有可能会犯错。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只有我们反躬自身,常思己过,凡事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找到进步的捷径,才是一个人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现实中,遇到问题有的人都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责怪对方,总是埋怨他人,将责任推给别人。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正所谓:智者反省自责,愚人执迷不悟。

  一个人若能够不断自我反省,学会从自身找问题,寻原因,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思想,修正自己的行为。那么,他一定可以做到超越自我,事业会取得成功,人生也会收获成功。

 那么,人生和事业成功的真相在哪里呢?答案就在稻盛和夫先生总结的人生方程式里: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努力)x能力

                 -100~100  0~100   0~100

  在决定人生方程式的成功三要素中,思维方式是核心。正确的思维方式指导下,人生和事业才能取得成功。心灵是否纯净、是否美好才是我们人生是否幸福,事业是否顺利的根本原因。

  稻盛和夫先生认为: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挚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实的行动、诚恳的修道,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体现了人生的目的和价值。

  因此,要收获成功的人生,一是要付出努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的努力。二是要修心。付出努力加上修心,人生才能少走弯路,才能找到进步的捷径。

  稻盛和夫先生说:如果你想拥有幸福、美好、平和的人生,如果你想把你的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如果你想让你公司的员工幸福快乐,那么,你就忠实地实践“六项精进”吧。

  想要每天进步一点点,最好的磨练心性的方法就是“六项精进”。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六项精进”中第三条就是要每天反省。反省是人生和事业收获成功必不可少的课题。古人云:反躬自省,正己修心。我们每天要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没有卑怯的举止,自我反省,有错即改。

  稻盛和夫说:“无论何时,都要修心,不管是一帆风顺之时,还是人生事与愿违之时,我们都必须不断自我反省,决不能忽略了对心灵的修持。”

  同时,稻盛先生还说:“要做到每天反省,我们就始终不能忘却自省之心,以谦虚的心态检点自己每天的行为;也始终不能忘记克己之心,以克制不断滋生的傲慢……反省自己,不断修正,让自己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这样做,就能在不知不觉中磨炼灵魂,提升心性。”

  反省本质上是自我认知的一个过程,一个人只有清楚地认知自己,才能知道如何改进和提高,找出问题,总结得失,发现自己身上的优势和劣势,我们才能逐步挖掘自身的潜力,扬长避短。

  说实在的,我们经常说要收获人生的成功,仿佛成功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在我看来,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进步,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明天比今天进步一点点,进步一点一点积累起来就是成功,成功没有边界,而进步才是具体的,可以付诸实施的。

  人要进步得快一些,就要学习,特别是要学习优秀的哲学。其次,就是要反省。就是要在正确的哲学,即在正确的思维方式指导下,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把进步落实到行动中,反省,才能找到进步的捷径。

   反省。要做到日反省,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稻盛和夫先生的反省方式。对此,稻盛先生说:从年轻时起,我就养成了每天早上边洗脸边反省的习惯。

  最近,不仅在早晨,我还会在晚上临睡前反省。哪怕喝了酒,我仍然会在入睡前履行这个“仪式”。发出声音念叨:“神啊,对不起!”这便是稻盛和夫先生的反省方式。

  像稻盛和夫这样每天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用固定形式进行反省,使反省成为一种固定的仪式,是坚持日反省最好的方式。

  反省时要对照自己一天的所思所想、说过的话和所作所为,因为人的错误只有三个来源,即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

  我们要反省自己一天的行为,有没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有没有“积善行,思利他”,有没有伤害他人,有没有做不道德的事;与此同时,要反省自己今天有没有说感谢的语言, 有没有辱骂别人,有没有欺骗和撒谎。

  反省就是真诚地和自己对话,勇敢地承认错误并发愿改正。

  反省是让我们人生、事业的方向不偏离正道的重要保障。如果说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找到人生成功之路。那么,我们通过反省,我们就能够不偏离正确的成功之路。不断学习,反复反省,我们勤奋努力,修养心性,变得高尚,变得纯粹。

   紫阳花开衷心感谢您的阅读,祝您事业顺利,幸福安康!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