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三万里》中不靠谱的李白,历史上到底什么样?

 星河岁月 2023-08-01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周借着《长安三万里》跟大家了解过大唐之后,很多伙伴直呼不过瘾,还想深入了解。在电影中,最迷人的角色莫过于李白。他自由洒脱,但比起高适的踏实坦诚,他却又仿佛非常不靠谱。电影无疑是经过了改编,历史上的李白真的如此吗?是什么造就了他如此的人生态度?他最后固执选择永王到底处于何因?今天带大家深入探究李白身上的谜题,看看他的漂泊一生。

同时,璀璨的大唐不止有李白,今天还会给大家推荐从初唐到晚唐几位杰出诗人的好书哦,快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别忽略文末的福利~

大唐是一个自由强盛的传奇盛世,令人无限向往。被称为“诗仙”的李白,是这盛世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人。他是世人口中的“谪仙”,是文人墨客崇拜的对象。他狂傲、洒脱,傲视权贵,在这些“狂放”行径的背后,他还有一生漂泊不归家的人生轨迹

将李白的人生经历串联,可谓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有人统计过李白的诗文,发现他总共游历过18个省市(自治区),到过206个州县,登过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川溪和20多个湖潭。这样的成绩放在古代名人的旅游史中,也就仅次于地理学专家徐霞客,而且只比徐霞客少3个省市。

在那样一个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家境富裕的李白为何会走上一生漂泊的“流浪”之旅?

图片
李白画像

从西域碎叶到蜀中昌隆,5岁的李白就与族人经历了跨越万里的迁徙。也许是自小在胡人文化氛围中长大,加之长期的迁徙生活,和西南之地蛮夷各族杂居的情况,李白的乡土意识并不像中原人一样根深蒂固

蜀地钟灵毓秀,更是本土道教发源之地,据说保存有“百家奇书”。在李白的《赠张相镐二首》其二中有“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可见他在蜀地读了许多罕见古书,加上他跟随赵蕤学习纵横学,因此并不像当时的大多数文人一样只守儒学之道。正如他所写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所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他自小所受的教育就与当时的传统不同,因而他的思想没有被儒家思想束缚,而是更加开放自由。《登峨眉山》中云:“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24岁之前,李白就常独自出游,或居于山野,甚至求仙问道,结交异士,可谓“放浪形骸”,颇为超脱于时代。他所著《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等诗皆可透露其向道之心。

图片

电影《长安三万里》 青年李白

这样成长起来的李白,注定已经与世人传统的观念不同。深居蜀地、受过多元文化熏陶的他,其实并不算了解世俗社会。由于家世和个性,他不走科举仕途,所设想的是自己能像司马相如等蜀中名人一样,受到赏识而闻名天下。24岁之时,李白像他所崇拜的豪侠们一样,走上了“闯荡江湖”之路。

初入江湖,李白仍然是潇洒恣意的。“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带着雄厚的盘缠,从西南到浙东,看着“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友人畅游山水,似乎忘了当初的雄心壮志,而更多的是先打卡他倾心的名山胜迹。《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还记载了他自己在扬州“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的土豪生活。

图片

电影《长安三万里》 扬州景

后来钱财散尽,李白仍未想过回家。好在李白出世不忘入世,去湖北隐居了一段日子后,他仍有要入世“大展宏图”之心。但他的行举依然被人们视为反常——在安陆的许宰相府上做赘婿。“入赘”在当时虽被轻视,但李白却不以为然。这不但可以解决生活困顿问题,而且能给他带来人脉,何乐而不为?但当赘婿的日子,除了让他在楚地游玩时遇到了非常崇敬的孟浩然,并没有给他带来其他发展的机会。

安陆许府的家并非李白的港岸,他又走上了漂泊之路。这次是向长安进发。这一路,他结交名士,积极与玉真公主往来。倒不是他想投机取巧,而是他自小培养的观念与世人大不相同。他崇尚道教自由,崇敬从隐士猛然起家而干出一番大事业的诸葛亮等人。因此他所认为的自己,就是能扶摇而上干出大事业之人。虽然这样的想法在世人看来是有些虚浮的,但李白偏像一个叛逆者一般,坚持着自己的想法,真心认为自己能够因被人认可而大放异彩。

现实的社会泼了李白一盆冷水,入京两年无甚收获。知音难觅,贵人难求,他在《赠新平少年》中感慨“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而后他继续游荡,却未因此消沉。辗转漂泊,他仍积极游历山川美景,结交友人。梁宋、东鲁、宣州、楚州、苏杭……后来,他等到了时来运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再次入京成为天子近臣,宫廷诗人。《清平调三首》以极高的艺术水准写出杨贵妃盛颜,“龙狙雕镫白玉鞍,象床绮席黄金盘”写尽宫廷奢华盛景。他被众人追捧,一时风光无限。他怀着雄心壮志想要干出一番事业,还跟好友表示“待吾进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但天性狂放的他注定无法在复杂的官场长久周旋,仅仅三年,便无奈离宫

这是让他理想破灭,饱受打击的一段经历。而后的旅途,是一段精神的抚慰之旅。他在汴宋之间遇到了杜甫、高适,三人志趣相投,潇洒地开启了同游之旅。在高适东游后,李白与杜甫一同前往王屋山问道,次年同游东鲁。这段旅途,这段诗友间的交流,也给杜甫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回忆。

游历东鲁、江南之后,李白再次娶了宗氏“相门女”,但婚后不久又离开了家庭。虽然在他的诗中不乏对妻儿子女的挂念,但仍有许多人对他的家庭观持有反对意见,正如研究李白的日本专家笕久美子曾批评他“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与家庭不相称的人”。可对于李白来说,也许正是受从小接触的文化环境的影响,他的观念始终与大多数人不同,他的心很难与他组建的家庭成员真正融合

这种与常人观念上的差异让李白在肃宗、永王的政治抉择中也作出了错误的决定。安禄山反叛后,李白认为自己有扭转乾坤之谋,不听妻子的劝阻,积极加入了永王的阵营。他的旧友高适、杜甫都加入了肃宗的阵营。也许李白真的深谙纵横之道,但他自信、自负,又常拿历史类比,并不像陷落底层的杜甫那般真正地了解唐朝的社会现实,因而注定了他会在幻想中做出错误的选择。后来的日子,他入狱、流放夜郎,辗转漂泊。原本流放之路几乎陷入绝境,忽逢朝廷大赦,他乘舟顺风东下江陵,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妙作。此后数年,他漂泊于东南一带,也许还在等待着施展才华的机会,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处。

图片

电影《长安三万里》海报

自24岁离家,满心施展抱负的李白再也未曾回过故乡。他思念过家乡,却从未停止漂泊。似乎这世上任何一处山水都可以是他的居所,却又没有任何一处能让他真正皈依。在那个封建传统的时代,他天真热忱、我行我素,好像世间没有什么能牵绊住他,但他也从未真正融入这人间。

图片

图片

电影中  《将进酒》李白以诗入境

参考资料:周勋初《李白评传》;郁贤皓、张启超《谪仙诗豪李白》

【相关链接】

看完《长安三万里》还不够,带你盘一盘真实的大唐!

李白是大唐的代表

却不是大唐的全部

无数的诗人佳作

勾勒出那个令人向往的大唐

一起从初唐到晚唐

看看大唐著名的诗人佳作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