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新教材202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陈情表项脊轩志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2023-08-01 | 阅:  转:  |  分享 
  
第三单元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至情至性 9 陈情表 项脊轩志 1.体会《陈情表》的思想感情。2.赏析《陈情表》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委婉得体的陈情技巧。3.赏析《项脊轩志》通过细节描写,用平淡的语言表达浓厚情感的方法。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一、
走近作者1.李密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初仕蜀汉,后仕西晋。李密从小境遇不佳,父亲
早亡,母亲何氏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师事谯周,博览五经,以文学著称。 2.归有光 归有光(150
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属江苏)人,世称震川先生,明代散文家。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参与纂修《世宗实录》,因
劳累过度,卒于南京。能诗,而尤以古文名世。散文以《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有《震川先生集》。 二、探究背景
《陈情表》 李密,三国时曾仕蜀汉。西晋时,晋武帝为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
其中,先任命李密为郎中,后因立司马衷为太子,又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召,但如果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必会招致杀身之祸。为了说
服晋武帝,李密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召的苦衷的表文。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深受感动,不但同意了他的请求,还赏他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
时给其赡养祖母的费用。 《项脊轩志》 项脊轩是作者年轻时学习、生活的地方,是作者家庭变故
和身世遭遇的见证,那里记录着他的希望和梦想,也留下了他的喜悦和悲哀。归有光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时期,统治者昏庸腐败,归有光一生郁郁
不得志。项脊轩的得名,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其窄小,如在项脊之间,故名;二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住过,有追念祖先的
意思。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志,记。三、拓展知识表  “表”是一种实用性文体。从汉代开始,由臣下写给君主的文章被区分为章、奏、表
、议四体,“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一作‘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章表》)。“表”的主要内容不是劝谏君主,也不是表达
对国家大事的意见,而是向君主陈述请求,抒发己志。按照文章学家的说法,“表”的用处其实很多,包括了请劝、陈乞、进献、推荐、庆贺、慰安
、辞解、陈谢等多种功能。在数不胜数的表文中,广为传诵者都是将事、理融于真情之中的,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欧阳修的《辞枢密副使表》等
。其中《出师表》以“忠”著称,《陈情表》以“孝”感人,均堪称这一文体的典范之作。 唐宋派
明代嘉靖年间散文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主张学习唐宋文章的法度。唐宋派既推崇三代、两汉文章的传
统地位,同时也肯定了唐宋文的继承发展。唐宋派变学秦汉为学欧(阳修)曾(巩),易佶屈聱牙为文从字顺,是一个较大的进步。唐宋派还重视在
散文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批评复古派一味抄袭模拟的做派,主张文章要直抒胸臆,具有自己的本来面目。唐宋派中散文成就最高的当属归有
光。清代姚鼐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的余风,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你搜集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陈情表四、课文梳理[原文呈现][品读鉴赏] [1]概括自己幼年时期的凄惨遭遇,落笔酸楚,为全文定下
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2]以落日喻人命,刻画出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能极大地引起晋武帝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
置疑的真实感。 [3]陈述自己与祖母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明确而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真实态度。 [4]“乌鸟私情”是“愿乞
终养”的根据,符合“以孝治天下”的纲领。作者明确提出请求以后,害怕晋武帝不相信其处境,用“所见”“明知”等词语强调其所言句句属实。
[5]最后作者向皇帝保证,并以一个降臣格外恭谨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心中交织着恐惧、希望、乞求的复杂情感,以期打动晋武帝,得偿所
愿。项脊轩志[原文呈现][品读鉴赏] [1]开篇入题,交代项脊轩的来历。 [2]“借书满架”写书多,“偃仰啸歌,冥然兀
坐”写诵读与思考。既写环境,又写动作,表现出作者悠然的读书生活。 [3]以“万籁有声”反衬“庭阶寂寂”,写出庭院之寂静。小鸟
不怕人则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写出了项脊轩环境的富有生机与诗意。 [4]修葺后的项脊轩幽美可爱,令人留恋,不仅表现在明亮、不
漏、幽雅、宁静等方面,也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上,表达了作者对项脊轩的喜爱之情。 [5]此句承上启下,“多可
喜”收束上文,“亦多可悲”统摄下文。 [6]伯父、叔父的分家,使一个大家庭变得衰败,此为可悲者一。“诸父异爨”后的细节,形象
地写出了家中凌乱不堪、每况愈下的悲凉景象。 [7]“以指叩门扉”的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儿寒乎?欲食乎?”的语言
描写,把母亲在世时对孩子关心爱护的情形描绘出来,而对这种关怀的怀念更增加了作者内心的凄凉和孤苦之情。此为可悲者二。 [8]只
一个“泣”字,不事渲染,然而作者的心情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9]祖母的话语既含宠爱之情,又有赞许之意,表现了慈祥的长者
对小辈的疼爱。 [10]“以手阖门”的细节,不仅表现出祖母唯恐惊动孙子学习的心理,而且与上文写归有光“竟日默默”相照应。祖母
的喃喃自语,分明是多年忧虑中透出的殷切期望。 [11]“持一象笏至”说明祖母以先辈的辉煌激励孙儿博取功名,光宗耀祖。
[12]由“泣”到“长号不自禁”,情感进一步发展,表达了对祖母的深切怀念,但更多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亲人的抚育和期
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此为可悲者三。 [13]转入对亡妻的怀念。“后五年”与下文的“其后六年”“其后二年”表明时间的推移,提领
后记内容,层次井然。 [14]“问古事”“凭几学书”“述诸小妹语”尽是生活琐事,却表现出夫妻情深,挚爱无比。 [15]
“吾妻死,室坏不修”与开头形成鲜明对比,当初的情景已荡然无存,委婉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之情。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自查工具书,完
成下面的学习任务。《陈情表》一、一词多义1.行(1)行年四岁 ( )(2)九岁不行 ( ) (
3)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 ( )···动词,经历 动词,走路动词,履行2.见(1)慈父见背 (
) (2)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用在动词前,表示
对自己怎么样 助词,表被动动词,接见、会见3.薄(1)门衰祚薄 ( )(2)日薄西山 (
)(3)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 ) ···动词,轻视动词,迫近形容词,浅薄4.区区(1)是以区区不能
废远( )(2)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并序》)( )(3)区区小事
[ ](4)区区在下 ( )
···副词,终于 动词, 终名词,谦称自己···形容词,(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形容词,愚拙名词,自己的私情···5.卒(
1)保卒余年 ( ) (2)卒成帝业(《史记·李斯列传》)( )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 ( ) ··名词,士兵··· ···名词作状语,在外名词作状语,在内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二、词类
活用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3.非
臣陨首所能上报 ( ) 4.则刘病日笃 ( ) 5.历职郎
署 ( ) 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名词作状语,向上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名词用作动词,任职·· ···使动用法,使……知道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7.夙遭闵凶
( ) 8.猥以微贱 (
) 9.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
10.凡在故老 ( ) 1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 12.谨拜表以闻 ( ) ·形容词用作名词,元老,旧臣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
凶丧之事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动词用作名词,指出来做官与不出来做官之事三、古今异义1.九岁不行古义:?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2.至于成立古义: ?今义: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至于成立古义: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成人自立。一直
到。不会走路。这里形容柔弱。4.臣欲奉诏奔驰古义:? 。今义:(车、马等)很快
地跑。5.则告诉不许古义: .·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6.臣之辛苦古义: ,
今义:身心劳苦。 ····申诉(苦衷)。?··奔走效劳。这里指赴京就职。辛酸悲苦。四、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现在我是败亡之国
的低贱俘虏。 但向上申诉不被许可。但祖母刘氏早已疾病缠身并不只是蜀地的百姓及太守逵与刺史荣明明白白知道的。1.而刘夙婴疾病。(
)译文: 。 2.则告诉不许。( )译文: 3.今臣亡国贱俘。(
)译文:4.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译文: 被动句判断句判断句被动句5.急于星火。(
)译文:?6.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译文:7.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译文:。 
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文:这样(看来)我为陛下尽忠的时日(还)很长。正是因为自己的私情让我不忍停止奉养而
远离(祖母)。我如果没有祖母的抚育,是活不到今天的。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固定句式状语后置句五、名句默写1.《陈
情表》中的“ , ”表明李密是在孤独中长大成人的。2.《陈情表》中的“ ,
; ,。 ______ ”写出了作者的进退两难。3.《陈
情表》中的“ , ”写出了祖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4.《陈情表》
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自己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句子是: ,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本图宦达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则告诉不许不矜名节欲苟顺私情 《项脊轩志》一、一词多义
1.过(1)日过午已昏 ( )(2)大母过余曰 ( )(3)从轩前过
( )(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
动词,责备,怪罪动词,经过····动词,拜访,探望动词,超过,指时间2.归(1)吾妻来归 ( )(
2)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并序》)( )(3)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置(1)顾视无可置者 ( )(2)内外多置小门墙 ( )(3)沛公则置车骑(《鸿门
宴》) ( )(4)置若罔闻 ( )
动词,归还动词,返回····动词,出嫁动词,设置动词,放置动词,搁,放动词,放弃,丢下···4.比(1)比去,以手阖门 (
)(2)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
)(3)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 )(4)朋比为奸 (
) ··介词,与……相比动词,勾结动词,靠近副词,等到··二、词类活用1.
雨泽下注 ( )2.使不上漏 ( )3.垣墙周庭 (
)4.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 )5.内外多置小门墙
( )6.东犬西吠 ( )
·名词用作动词,砌上垣墙名词作状语,朝下名词作状语,从上面·······名词作状语,在内外数词用作名词,一体、整体名词作状语,朝
西7.客逾庖而宴 ( )8.吾家读书久不效(
)9.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三、古今异义1.室仅方丈,可容一
人居古义: ?今义:寺院的住持。 ·名词用作动词,赴宴、吃饭一丈见方。名词作状语,亲手
名词用作动词,取得效果,此指考取功名··2.往往而是古义: ?今义: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
在或经常发生。四、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译文:
, 2.鸡栖于厅。( )译文:
,?到处。又在庭院里错杂栽种了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鸡在厅堂里栖息。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3.家有老妪,尝居于
此。( )译文:4.室西连于中闺。( )译文:?5.其制稍异于前。( )译文
:?6.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文:????到处。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形制跟过去稍有不同。家中有个老婆婆,曾
经在这里居住。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7.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 )译文:8.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文:??能够不被焚毁,可能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来上朝的,以后你会用到它!?无标志词判断
句被动句重点难点全突破  (一)体会《陈情表》的思想感情。 1. 阅读课文第一段,说说作者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案:第一段主要写“我”的孤苦身世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我”从小孤苦伶仃,体弱多病(半岁丧父,四岁母亲改嫁,年幼多病,
九岁不会走路,两代单传,内外无近亲),抒发了身世孤苦之情。祖母把“我”养育成人,所以“我”对她怀有感恩之情。祖母年老多病,无力养活
自己,也无人供养,“我”与祖母相依为命,供养她对“我”来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二)赏析《陈情表》以情感人、以理
服人、委婉得体的陈情技巧。 1. 结合下面的文章思路,分析李密是如何在进退两难的境地里成功陈情的。 答
案:首先,作者利用新朝“以孝治天下”的策略,以确实存在的供养祖母这件事为理由,向晋武帝陈情。其次,行文时先说后说、轻说重说,处理巧
妙。第一段陈述少时父死母嫁、无兄无弟的孤苦无依的不幸以及由祖母抚养成人,祖母卧病在床的情况。写得凄切哀婉,博得晋武帝的同情。
第二段写新朝对自己的礼遇、自己的感恩之情以及进退两难的狼狈。尤其是开头作者说“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承认新朝的合法性,让晋武帝担
心李密反对新朝的疑忌顿消。 第三段作者借新朝“以孝治天下”之政策,为自己“辞不赴命”寻找借口,同时不惜卑身自污,说自
己“少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至此,晋武帝对李密的所有猜忌都被打消了。 最后一段还指出“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
”的事实,表明先尽孝后尽忠的观点。这样晋武帝完全被说服了。 答案:《陈情表》所面对的是晋武帝这个特殊人物,所写的又是作者最敏
感的问题,所以文中用了不少婉辞。如不说“父死”,而说“慈父见背”,不说“母亲改嫁”,而说“舅夺母志”;又如用“猥以微贱”“伏惟”“
犬马怖惧”等典雅谦恭的语言、恳切真挚的语气,多方表白自己的心迹,并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为誓,成功化解了晋武帝的疑心,博得了他的
同情。 2. 本文的语言恭敬而得体,试从文中找出实例分析品味。    (三) 赏析《项脊轩志》通过细节描写,
用平淡的语言表达浓厚情感的方法。 1. 阅读全文,找出相关细节,体会作者善于用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抒发情感的写法。
答案:写母亲,只再现了当年她叩门扉问饥寒的情景,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写祖母,则抓住赠“象笏”这件事,表现了祖母对自己的关怀以及对自己
未来的期望。在写到亡妻时,并不直接说如何思念她,只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本是无思想情感的静物
,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
动态,从而融入了作者无限的感伤和思念之情。 2. 本文语言清淡,毫无矫饰,请你举例分析。 答案:此
文在叙事上以白描见长,抒情亦以素朴为本。如写祖母来看望和勉励“我”的场面时,作者依次将事情如实道来,却十分真实感人。一见面,祖母说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而又诙谐,贴切地传达出祖母对孙子的关切、疼爱之情。临去,“以手阖门,自
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自言自语,细致地透露出祖母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子殷切的期望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寥寥几笔,平淡之至,但感人至深,“令人长号不自禁”。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准确地勾勒
出了一位慈祥、平易、出身于官宦之家的老人的形象。 (四)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请你以“孝敬父母”为题,做一个简短的课前
演讲。 答案:(示例) 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王祥“卧冰求鲤”、黄香 “扇枕温席”等美谈,今有朱晓晖负债为父治病、邹尊喜背父上学等佳话。有道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父母的皱纹深了,却滋润了我们青春的脸庞;父母的眼睛花了,却明亮了我们清澈的双眸。你是否记得,当你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时,父母眼中那欣喜的泪水;你是否记得,当你牙牙学语,叫第一声爸妈时,父母脸上那幸福的笑容;你是否记得,当你生病时,父母彻夜不眠、守在床头,还有那布满血丝的双眼……古语说:“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能如此,我们又怎能不感恩父母,践行孝道呢?虽然我们现在还小,不能为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但是,我们可以在学习上、生活中自立自强,不让父母过多地 为我们操心。等我们长大了,也要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父母,就像小时候他们爱我们一样。如果有一天,他们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请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就像当年他们牵着我们的手一样。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亲爱的同学们,感恩父母、践行孝道,不仅仅是你我的一份责任,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精神支柱与根基。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孝道文化,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吧!最后,衷心地祝愿全天下的父母永远幸福、安康!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