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题评析:2023年连云港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评析与教学建议

 赣榆摆渡的人 2023-08-01 发布于江苏

2023连云港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试卷评析

教学建议

一、试卷结构分析

1.基本信息
2023年连云港市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共3页,18题,全卷满分40分(仅占总分的5%),与历史合卷考试总时间为100分钟。试卷由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构成,其中1-16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17-18题为非选择题,每题12分,共24分。
2.多维系目表与数据分析

(1)总体框架

题号

题型

  识   点

学科素养

能力

目标

1

止于至善

健全人格

理解

2

学会学习

责任意识

理解

3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健全人格

理解

4

养成亲社会行为

责任意识

理解

5

遵守规则

法治观念

理解

6

宪法的内容

法治观念

识记

7

公民基本义务

法治观念

理解

8

平等的内涵

法治观念

理解

9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政治认同

理解

10

创新的内涵

政治认同

理解

11

文化基础知识

政治认同

理解

1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政治认同

识记

13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政治认同

理解

14

中国谋求自身发展

政治认同

理解

15

共享发展机遇

政治认同

理解

16

文明交流互鉴

政治认同

理解运用

17(1)

非选择题

国家性质、党和政府的宗旨、生命至上

政治认同

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理解运用

17(2)

养成亲社会行为、做负责任的人、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政治认同

理解运用

17(3)

发掘生命的力量

健全人格

理解运用

18(1)

违反法律的类别

法治观念

理解运用

18(2)

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性质、职权,诉讼的类型

法治观念

理解运用

18(3)

综合法律知识

责任意识

法治观念

道德修养

健全人格

理解运用

(2)教材比例

知识板块

题号

分值分

七年级

1、2、6、7、8、17(1)、17(3)
  11

八年级

3、4、5、6、7、8、9、17(1)、18(1)、18(2)

14

九年级

10、11、12、13、14、15、16

7

综合

17(2)、18(3)

8

二、命题特点及亮点
1.突出试题情境素材的价值引领,厚植家国情怀
情境创设具有时代性、真实性、多样性等特点,能够聚焦热点,将热点信息与文本重点巧妙结合,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渗透时代感,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本次试题情境材料涉及“窗帘”约定、外来物种放生、歌曲《我和我的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梦、两会、“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健康中国行动、守岛卫士王继才夫妇、普法活动等等。

例如:

4.某社区倡导邻里缔结“窗帘”约定,如果早晨老人家里窗帘迟迟没有拉开,自愿结对的邻居要敲门询问,没有得到回应则要及时通知社区工作人员。该约定旨在

A.提升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同度 B.消除基层治理风险
C.打造邻里和谐互助的社区文化 D.划定居民权利界限

  该试题通过“窗帘”约定这一邻里互助的情境,展现了“我与他人”“我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案例感受真诚友善的价值追求。

9.《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给我们的启迪是 

①只有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②国家利益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
③国家利益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需求
④要心怀爱国之情,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本题通过《我和我的祖国》曲谱与歌词,考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厚植爱国情怀。

17.

提升生命高度

提升生命高度可以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尽职守责行为能让人体验到成就感、幸福感。连云港守岛卫士王继才夫妇,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只因国家安全重如山,重任在肩不畏难。

(2)“因为有生命高度而不惧困难”的人物还有很多,请你再推荐一例,并说明推荐理由。

    本题将爱国爱家、敬业诚信的情感融入情境,考查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与理解,让考生懂得提升生命的高度才能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任,激发考生对身边英雄的敬佩感、对家乡的自豪感,凸显了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选用连云港市灌云县地方素材,能够拉近试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将考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与热爱祖国的情感结合起来,做到了价值引领,润物无声。

2.突出学科知识的工具性应用,强化学科思维
本次中考试卷继续按照“减少记忆性知识考查”的要求,注重学科知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工具性应用,恰当地处理好学科知识与关键能力之间的关系。在本试卷中,能够发现很多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

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该规定强调了
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  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小明笔记本上摘录了一段有关我国国情的学习材料,其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A.关心共同命运 B.共享发展机遇 C.贡献中国智慧 D.积极谋求发展

以上两题并不注重知识点的考查,而是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注重知识的归纳、整合,应用知识判断、选择、推理、归纳概括等。一些题肢看似与所背知识点无关,如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但它却是思维的产物。

7.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下列选项中,属于我们“必须去做”的是
①获得劳动报酬 ②选举人大代表 ③爱护公共财产 ④遵守交通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以下属于创新的是
①小红跟着妈妈学习做八宝饭  ②小新用经典老歌编排出民族舞
③小亮用饮料瓶做成手工艺品  ④小飞每天坚持做50个仰卧起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下新闻内容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①“中俄数学中心”开创的合作模式助推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②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稳“饭碗”必须提升我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
③“中国复眼”项目二期工程将实现千万公里以外的小行星探测
④中国驻美使馆在“国际茶日”诚邀美国各界人士共享茶香雅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以上三题是演绎思维的典型代表,与归纳法相反,其思路是给出一个“概念”让学生围绕内涵拓展其“外延”,举一反三,考查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分析和判断。同时,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3.突出试题答案的开放性考查,趋向等级描述
与2022年中考试题相比,2023年增加一道开放性试题,减少了辨析题的分量,使试题难度进一步减小。与传统试题设问的封闭性、答案的唯一性相比,开放性试题可以做到设问面更广,答案更加多元,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素材解决问题,学生很容易将试题情境与生活经验相关联,做到有话可说。开放性试题采取等级描述评价,凸显了素养立意的评价观。

例:

17((2) “因为有生命高度而不惧困难”的人物还有很多,请你再推荐一例,并说明推荐理由。

18(3) 本次普法活动聘请你当志愿讲解员,你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至少两个角度)

以上两题采用的都是开放型试题中答案开放型的考查方式,很好地做到了避免从孤立的、过细的知识点角度选择测试内容,提高了试题的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和探究性。答案虽然开放但开放有度,有思路,有方法。从评价要点来看,读懂任务的指向,恰当地运用经验、知识,完整地呈现自己的答案才能够得高分。这两题看似简单,但能力要求较高,比如说明“推荐理由”、“做哪些准备工作”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4.突出试题形式的多样性,考查立体多向
近两年连云港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文字情境更加简练,命题更注重试题情境呈现的方式多样,充分利用文字、图片、表格、漫画等表达形式。本次中考试题选择题共16题,共6题采用图表的呈现方式;两道非选择题情境材料与个别设问(如18.2)也采用了图表、漫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考查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搜集、加工、输出能力,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观点与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三、教学建议
1.回归初心,立德树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教师要做好价值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不断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发挥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凝聚学生,关注学生的学科态度,做好“成人”与“成才”教育。
2.回归课堂,课比天大。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只有牢牢站稳课堂,才能让一切的教学行为取得真正的实效。我们必须树立“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真正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还学生课堂学习主人的地位,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最大限度地得以养成。
3.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成为近两年学科考查内容的主体。从本次中考试卷可以发现,试题平和适切,注重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如第2题、第6题、第7题的素材直接来源于教材,第8题、第10题则考查对基本概念理解。这就要求我们用好教材,读懂教材中案例的脚手架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原理。

4.回归生活,提升能力。从近两年的试题考查方式看,死记硬背的考查内容在逐渐减少,增加的是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此种导向,不仅要求我们将生活中的新鲜素材引入课堂,更要求教师巧设情境,激发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深度参与课堂教学,与社会和时代同频共振,转变死教教材的做法。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撰稿人:曹培亚 修订与审核:王常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