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将过宫科学推理框架

 大六壬明镜 2023-08-01 发布于辽宁

证据链的可信度问题

古籍资料是证明材料的一种,越是古老越是经典的古籍越是经得起检验,可信度越大,作为证据越充分。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即使一些名家名著,也存在一些分歧和错误,并不是真理的代表。

一些古今六壬名家的言论能否作为真理呢?很明显也不能,和古籍一样,也存在分歧和错误。

比如涉害法问题,名家名著各执一词,你即使看完所有的名家名著,还是莫衷一是,无法形成统一正确的意见。而真正的涉害法,藏在古籍中,但是任何一本书都没有明说,仅仅是藏诀。大六壬涉害法探源

一些定义概念能否作为真理呢?也不行。比如月将,大部分书上是这么写的,正月雨水后太阳运入娵訾之次亥宫,将名登明。如果这就是真理,月将问题也不可能争论不休。

案例实战能否作为证据呢?还是不行。对于实战来说,用什么月将准,是不能证伪的,你用中气申将断课能断对,并且有很多案例佐证你的月将是对的。但是呢,我一直用节气酉将也能断的精准,我也有案例证明我是对的。

实际上,这是不能证明的。这时候的实践或许并不能检验哪个月将是对的。甚至我随便选个时辰,月将也随便抽取,我也能断对。

那么到底怎么证明是对的呢?就是科学推理。

简单说,就是假设,如果某某证据成立,那么结论是什么样的,反之则得出相反结论。本文用不那么正规的假设推理法,用完整的逻辑链条,试图分析月将问题。也给壬友提供一个思路框架。

至于结果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认可这些假设,这些推论是否有理有据,结论自己是否信服。你得出相反的和大家不一样结论,照样没关系,自己用着放心就好。只有这样你用起来才放心。比如你出门忘记有没有关门,你怀疑你家的锁有问题,你不放心,你得回去确认研究一番才肯放心。

假设1:六壬根于天文

这是一条假设,假如六壬立式之本是天文学。你既可以同意,也可以反驳。

同意的原因是,六壬用日在加时来起课,日就是月将、太阳。

古人观察天文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探索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记录他们的位置,形成时间历法。二是为了根据星空的变化,运用天人合一思想,探索它们与人间事务之间的关系,这是所谓的观天象以应人事,形成了数术。不管是西方的占星还是我们东方的数术,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表现,都逃不出这个时空框架。

当然,你也可以反驳这条假设。

理由是,六壬并非天文学,或者是虽脱胎与天文,但是六壬早已脱离了天文学意义,仅仅是有点关系而已。

就像现在的星座,你出生的那个星座,是人为规定的时间,和天上的星星早已经错位了,没有对应关系。西方的星座,骗了我们两千年!

基于此,你可以认为六壬预测是靠人的灵感,天人不需要合一。

这样一来,你随便用什么月将都可以,你可以用中气、交节换将、也可以用月合月建换将,甚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想用什么月将就用什么月将。

如果你认为假设一成立,那么继续。否则退出。

假设2:星宿换月将

月将是太阳,太阳运行到哪个宫位,叫做日躔。这个12宫位用28宿的进行划分。28宿是恒星在天空相当于刻度尺,用28宿度数将太阳运行的轨迹划分成12等分。

为什么要用星宿为月将?

这符合六壬的立式之本,时辰为由于地球自转,一天时间中,太阳照射在地球经度的表征,午时太阳当头照,子时夜半,太阳在你所在的背面。月将是一年中,太阳处于天空的宫位。月将加时,就可以对此时此刻你所在的时空进行唯一定位,用此刻的天象来推人事。

加入你不同意此假设,那就是用节气换月将。

此处也有一定的证据可以证明。

M1六壬式盘(摹图)

M1六壬式盘为西汉时期,天盘也就是月将盘标有28宿和12月。这也是早期的一种月将起法,就是以月建的合神换月将。月建是时间的表征方式,它是根据什么来的呢,是24节气。

这似乎可以证明以节气换月将的正确性。但是上图同样也证明了星宿换月将的正确性。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

但是你别忘了,节气和月建都是时间表征,它是依据什么来的呢,是空间。时间只是表象,本源在于空间,二者为表里关系。

空间是太阳和地球的相对运动关系得来的,这是节气产生的直接原因。月建和节气是一致的,是绑定在一起的。星宿就是空间的标度。

在六壬的立式之初,也就是春秋末东汉初。星宿换将正好和节气换将相对应,于是才有了M1六壬式盘的月将盘标有28宿和12月相对应的情况出现。下图中汉历法也可作为证明。

之所以要用节气和月建和星宿相对应,是为了使用方便。我不是司天监人员,我不会观察天象。起六壬课的时候,我不用观察星星,直接看官方公布的节气或者月建就可以直接起课。就像我们现在之间用手机日历起课一样。

M62 六壬式盘(摹图)

盘随葬时代约为西汉末至东汉初, 暂定东汉初。

六朝铜制六壬式盘(摹图)

西汉和六朝的式盘取消了月将和月建的对应,月将盘只有28宿。

如果假设2成立,我就需要根据星宿,调整换将节气来对应天象。需要根据岁差调整过宫时间。

如果假设2不成立,那你就得用交节也就是月建合神换将。

假设3:宋中气换月将是适应岁差

晋朝的虞喜( 281—356) 最早提出岁差现象两分点沿着黄道大约 71 年西退 1 度。退行度数不同的文献有差别,集中到50-70之间。

到了宋朝,由于岁差原因调整为中气过宫。宋朝(960年-1279年)距汉朝(前202-220年)大概过了一千年,符合岁差70年退行一度的标准。此调整的目的是为了符合天象。

宋仁宗钦定教材《六壬神定经》释璧度第二十四中,月将过宫宿度与汉朝《汉书·律历志》中二十八宿宿度相同。

因此,假设3等同于中气换将是星宿换将的延续和调整,目的是为了适应岁差,符合天象。

如果反驳假设3,意思是岁差不需要考虑,那么你应该用汉朝的交节换将。

假设4:明清沿用中气换将是西方文化入侵

宋元以前,西方天文学由印度和伊斯兰传入中国,使得中国天文发生一些转变。但这些都是细枝末节,并没有触及根本。

但是自从西洋传教士来华传教,引入西方天文学,把黄道12宫融入中国历法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以赤道为主的计算体系。此转变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至今仍然深受影响。

明末徐光启(1562—1633)组织编译《崇祯历书》,提出融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总体目标。实际效果是融大统之材质,入西法之型模”。

这帮西洋传教士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

传教士一直暗地里认为中国的科学是劣等科学,中国天文学是荒谬可笑的因此,传教士的目的是,如何将所谓高明西方天文学翻译成中文,推进传教事业。这不是文化入侵是什么?

其中,传教士邓玉函进呈的《测天约说》中,以冬至点为起点,将黄道均分为十二份,每一份为一宫,其中的十二宫采用了中国传统十二次的名称。并规定:太阳交宫时刻为中气,交宫中点为节气。十二宫与二十四节气有固定且精确的对应关系。

《崇祯历书》还未颁布,明朝就灭亡了。清朝的《西洋新法历书》,由汤若望根据《崇祯历书》删改压缩而成,仅就历法推算来说,基本没有变化。

24节气、12次和黄道星座对应关系。我们现在用的中气过宫,就是这时候来的。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中气过宫,并非宋朝的中气过宫。

如果你认同假设4,那么就应该调整过宫,宋朝至今过去了一千年左右,按照岁差70年退行一度的标准,月将过宫应再退后一个节气,改为交节左右过宫(与西汉月合换将不一样)。

具体的调整数据为:

交节换将表(较为粗略):

节气

12

12地支

将名

小寒

星纪

丑宫

大吉

立春

玄枵

子宫

神后

惊蛰

娵訾

亥宫

登明

清明

降娄

戌宫

河魁

立夏

大梁

酉宫

从魁

芒种

实沈

申宫

传送

小暑

鹑首

未宫

小吉

立秋

鹑火

午宫

胜光

白露

鹑尾

巳宫

太乙

寒露

寿星

辰宫

天里

立冬

大火

卯宫

太冲

大雪

析木

寅宫

功曹

下表是2023年精准换将数据:

如果你不认同假设4,那么等于承认我们的历法数术应该融大统之材质,入西法之型模”。那么,你应该去学西方占星、星座之类,此处无意贬低西方占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