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群星闪耀时》之亨德尔复活

 新用户5832uSSh 2023-08-01 发布于江苏

    《弥赛亚》在伦敦上演时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第二部分终曲《哈里路亚》奏响时,国王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站起来听完了全曲(《哈里路亚》要站著听作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为了维护《弥赛亚》的地位不因过多的演奏而受损,英王下旨每年只在春天演奏一次,且只有亨德尔本人才有资格指挥。

    1737年4月13日下午。布鲁克大街。52岁的德国音乐大师亨德尔,因内外交困急火攻心,右半身忽然中风偏瘫。医生为他做了放血疗法,勉强拯救了他的生命,可是,大家都以为这位大师的音乐生涯就此结束。

    亨德尔无力地生活了四个月,而力量就是他的生命。他的右半身毫无知觉。他不能走,也不能写,不能用右手敲击哪怕一个琴键。他几乎不能说话。只有当朋友们为他演奏时,一丝光芒才会闪过他的右眼。这位昔日孔武有力的男人感到自己就像被无助地密闭在一座无形的坟墓中。

    大夫建议温泉疗法。于是,他被送到亚琛去温泉疗养。在亚琛,医生们曾严肃地告诫他,不得在热水中浸泡超过三小时,否则他的心脏将无法承受,有生命危险。但是为了求生,出于他不可遏制的恢复健康的欲望,他的意志力甘愿挑战死亡。医生们震惊地发现,亨德尔每天都在热水中泡上足足九小时。意志助长了他的力量。一周后,他已经可以磕磕绊绊地行走。两周后,他的胳膊已可以活动。意志和信念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了拥抱生命,他从死亡的牢笼中挣脱出来。此时唯有大病初愈的人,才能理解他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热烈、更难以言表的喜悦。

    离开亚琛前的最后一天,彻底痊愈的亨德尔在教堂前停下脚步。他从来不是个特别虔诚的人,可是现在,他却怀着激动的心情,迈着上帝恩赐的自由步伐走向唱经台上的管风琴。

    “我从地狱中回来了”,亨德尔自豪地宣布。从此以饱满的力量和痴狂的热情,痊愈的亨德尔毫不迟疑地加倍投身到创作中。然而亨德尔时运不济,王后的过世中断了演出,随后又爆发了西班牙战争。广场上每天聚集着振臂高呼的民众,负债累累的剧院中却空无一人。亨德尔的处境愈发艰难。债主上门逼债,评论家冷嘲热讽,观众则冷淡而沉默。这一切摧毁了这位绝望的勇士。从此他一蹶不振,买酒沉醉。

    亨德尔就这样一次次徘徊在深夜的街头。直到1741年8月21日,他收到来自贫穷诗人詹尼斯的信。信中写道,希望音乐之神能为这首诗歌插上音乐的金翅膀,穿越不朽的穹苍。

    麻木已久的心把这份请求当作嘲讽和残忍。可是他心中却有一种力量在挣扎,一种隐隐的好奇心在催逼他,而他昏沉无力,无法抵御这种好奇。亨德尔起身,回到工作间,用颤抖的手再次点燃蜡烛。他就这样在不安中翻开第一页,开始阅读。

    “你必得安慰!”第一句话就让他惊跳起来。不,这不是唱词,是回答。上帝的回答。是天使为他沮丧的心捎来的天籁。这句抑扬顿挫的唱词唤醒了他怯懦的灵魂。

    亨德尔的手颤抖地一页页翻着。是的,他已被唤醒,每句唱词都激发他的灵感,都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打动他。“他将净化你。”——是,这不是正发生在他身上。他心中的阴霾不是已经清除?光明已闯入他的心扉,这声音之光如此晶莹而纯洁。

    “看,黑暗笼罩大地。”黑暗依旧笼罩大地,人仍不认识救赎的福音。可是此刻的他已获得救赎。如同置身于巨大的风暴中,亨德尔沉醉在唱词里,疲劳消失殆尽。唱词犹如温暖而醉人的阳光,不断照耀他,不断撞击他的心。

    “他曾遭鄙夷,他们见到他,嘲笑他。无一人给予受难者安慰。他信赖上主,且不要让他的灵魂停驻在地狱。昂起你们的头,这是上主的旨意。”这段诗从天而来,带着声音与恩赐!也必将抵达上天!

    这些音符将往返于声音的天梯间,与甜美的小提琴弓弦结伴,激越于锋利的号角中,在震耳欲聋的管风琴中呼号:“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哈利路亚!”从这一词中,从感恩中,当创造出一种从大地升至全能上主的赞美的轰鸣!

    亨德尔迅速抓起笔,神奇而疾速地一行行记下音符。就像一艘船,狂风灌满了风帆,他无法停笔,不断向前。寂静的夜笼罩着四周,缄默的城市潮湿黯淡。但他的内心却充满光明,无声的音乐齐声轰鸣,响彻了房间的每个角落!

    终于,将近三周之后——至今不可思议,也永远不可思议——9月14日,作品《弥赛亚》竣工。唱词变成了音乐。单调的文本释放出永不凋零的声响。意志的奇迹再次从燃烧的灵魂中被创造出来,就像当初从他瘫痪的肉体中创造了复活的奇迹。

    当众人沉醉于《弥赛亚》,赞美亨德尔时,他的脸色却变得深沉,即便是他自己也被这部作品和一种恩赐震惊,就像上帝在梦中灵示一般。他羞愧地转过身,轻声说,轻得几乎听不见:“我更相信是上帝的恩典。”

    亨德尔把他最新的作品首先奉献给都柏林,面对可观的收益,亨德尔拒绝了。“不,”他轻声说,“这部作品我分文不收。我没想过要靠它换一分钱,我也从不亏欠他人。这部作品应该永远属于病人和犯人。因为我曾是病人,是这部作品让我重获新生;我曾身陷囹圄,是这部作品挽救了我。”

    从此,这位大师真正站了起来。他能抵御一切不幸。六十岁的亨德尔迈着坦然的步伐,沿着作品的里程碑走自己的路。有人不断给他制造麻烦,但他知道如何出色地战胜它。岁月渐渐夺走了他的力量,他的双臂不再灵活,双腿因痛风而痉挛,但他仍以不倦的灵魂创作着。

    就像所有真正严肃的艺术家一样,亨德尔从不夸耀自己的作品,但他心怀感激地热爱着《弥赛亚》,因为它曾挽救他于深渊,因为他曾在这部作品中获得解脱。他在世间的成功越大,他在上帝面前就越谦卑。

    1759年4月13日那天,一只有力的手将他推倒在地。也正是那一天,《弥赛亚》公演。那一天,他心中死去的一切重新复活。而他希望在他复活的那天死去,以便在复活的信念中走向永生。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在有生之年找到自己的使命和信仰。正是这份使命和信仰,给黑暗的天空带来一束耀眼的光芒,从此,生有所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