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为何把犯人流放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披甲人是何人?

 激扬文字 2023-08-01 发布于四川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如果从皇太极算起,从他改关外国号为庆起,用了276年;268年。关外时期,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八旗制度,为清军入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与明朝对抗。1636年,皇太极征伐漠南蒙古,开始称帝,改国号为清。次年,皇太极击败李氏朝鲜,很快发动松津战役,并取得胜利。明朝的统治受到极大威胁。

1644年,李自成攻克明朝首都后,崇祯帝的自杀宣告了明朝的灭亡。很快,清将特鲁姆普投降了多尔衮,将多尔衮放入关内,李自成因此战败。同年,清军迁都北京,顺治帝即位,自称全国君主。

当时的清军之所以如此强大,就不得不提到八旗制,它采用了民兵合营的制度。始建于1601年,当时只有四旗;1615年,增至八旗。战争期间,这些人上战场,战斗结束后,这些人又从事生产。

清朝初期,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实战技巧,因此有各种武术场地,八旗军的战斗力非常强大。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为上三旗。这三旗的军队都在国王的控制下,中间的士兵数量大约有十万。许多王室成员都属于这三旗。

正蓝旗、正红旗、湘白旗、湘兰旗、湘红旗为下五旗。每旗兵力约三万人,分王、贝勒、贝子三军。八旗之中,里面的人又分为三种:“旗丁”、“铠甲人”、“啊哈”。旗指女真;铠士是指投降者,国籍不同;阿哈指的是奴隶。

其中,铠甲人一般都是镇守边疆的。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边疆。没有战争的时候,铠甲人民在这里犁地打猎,有战争的时候,他们披着铠甲,奔赴战场。因此,铠甲兵是清朝不可多得的作战力量。装甲兵有一定的地位。虽然他们的地位比普通士兵低,但是却比奴隶要高得多。

清朝时期,朝廷官员如果犯下重罪,往往会被流放到宁古塔,被铠甲人奴役。宁古塔在清朝时期是北疆重镇,因此常年有人驻扎于此;老城位于海浪河南岸附近,新城位于渤海旧地附近。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建州女真三个部落后,通过八旗制度统一了女真族,使女真社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随后,他建立了后金政权,常年在旧城古宁塔驻军。

1666年,朝廷在渤海故土建立新城,常年派兵驻守于此。。为了稳定人心,清朝将一些重罪犯及其亲属流放到宁古塔,在那里被铠甲人奴役。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对宁古塔最早的记载大概是《清太祖实录》:“商命巴图鲁埃杜率领数千大军,前往东海沃基部落纳木都鲁、绥芬、宁古塔。..”;关于宁谷塔有详细的描述,有《宁古台》:“宁谷塔因地而名,其山曰太,故名。”

据悉,宁谷塔位于遥远的辽东东北,距京师七八千里,那里常年积雪,很少有人愿意住在那里。顺治十四年,吴兆骞因朝廷案件受牵连,被发配宁古塔,一待就是23年。据他描述:“宁古罕一无所有……八月中旬,下了一场大雪,九月初河水就完全结冰了。雪到了地面就结成了固体冰,那里是绵延数千里的白茫茫雪。”

可见古宁塔的生活环境非常艰苦。据悉,在清朝时期,有些人宁愿死也不来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