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由职业收入不稳定怎么办?

 夏虫碎碎念 2023-08-01 发布于北京
谢谢某位读者提供的选题,欢迎大家多为我提供写什么的灵感,我有激情的时候就写写
首先说,这篇只讨论收入不太稳定+不太高的。如果你一年就赚到了之前上班十年的工资,当我没说,想怎么过就怎么过。

几年前看《邻家的百万富翁》,是比较早的书了,作者是个哲学博士,研究八九十年代美国的百万富翁。当时美国的百万富翁,对标目前国内,至少得是有几千万吧。
书有点冗长,主要就是发现很大一部分百万富翁是非常普通的人:不是发明家,不是高管,也没有多成功的事业,而是像你邻居那样的人,就住在普通街区,收入也不算很高,开了个小店或者还是个上班族。
他们的财富积累,一是靠平时过普通生活,没有极度节俭,只是看需求来,不进行炫耀式的消费(比如买奢侈品包、豪车豪宅);二是靠适度的、长线的投资,8%年化30年即有10倍,5%也有4.3倍;三是教育下一代,依然朴素生活,家庭财富的传承与积累就起来了。
这算是一种类型的美国人,不是要做出什么创新,不是要搭上风口极速暴富,而是靠勤勤恳恳工作+比较保守不亏大钱+长时间的积累。
早期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这类。他是美国开国元勋之一,或者我们更熟知的那个做风筝电学实验的人,在《富兰克林自传》《穷查理年鉴》里,都提倡要勤劳、节俭、不断学习。(跑个题,这位富兰克林26岁才开始学习第二门语言,然后学了三四五门,也鼓励了我。觉得学语言方面我也不晚呢,毕竟初中开始学英语,第二门开始得比他早
查理芒格的书之所以叫《穷查理宝典》,据说也是他受富兰克林《穷查理年鉴》的影响很深,认同那样的价值观。
巴菲特在消费上也差不多是这类型,早年尤其明显,如果没有特别出众的投资能力、长时间的投入,他可能就是个普通富裕的人,是这本书的研究对象。

具体说到收入不稳定,比如我,虽然收入波动大,但支出是比较稳定的,详见:
2022支出记录我还是很穷的!——2021年支出2020年支出回顾2019年的支出回顾
离职后这几年,都在北京,支出基本稳定下来,一年所有的花销就在7-9万之间。其中,6万左右是房租+吃饭,还有就是旅行花1万左右,其它基本不花钱,衣服很少也从不化妆。
好的来说,我的收入,一部分是进行一些套利操作,能满足我最基础的支出。还有参与朋友的一点小生意,收入不定,好的是基本不可能亏钱,能让我生活得更为宽裕一点。

可以引出我想说的:尽量有较为稳定的、可覆盖最基本生活开支的收入。
不管是FIRE里最原始的,有25倍年支出的收入,也就是谋求年化4%左右较为稳妥的理财/收息/收租(日本租售比能做到,详见:幸福穷女孩);还是《做二休五》里作者每周只工作两天,这份工作的工资就足以支持他简朴的日常,他闲余写了本书。都可以。
这样,不至于坐吃山空。毕竟,看着积蓄越来越少,即使几年内不会没钱,大部分人依然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到日常。
即使做不到,收入就是非常不稳定,也没关系。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线,负收入的状况达到某一金额,就要想办法弥补亏空。到时候,跑外卖也行,打零工也行,卖旧物也行,原有工作增加时长也行,总之要找点立刻有收入的事做。

我是偏保守的心态,算是给自己设个保底,然后再投入回报极不确定事、很感兴趣的事。
心态很稳了,就能随意而为。在具体事情上进步,享受过程,收入方面不要求。积累久了,也许会有非常大的惊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