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梁山第一怂包,外号狂实力弱,开打前很嚣张,一见敌人就认输

 耳东话史 2023-08-02 发布于湖南

如果梁山好汉真是如《好汉歌》中唱的那般“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也就不会有“少不读水浒”的说法了,因为《水浒传》原著中的梁山好汉与“好人”不沾边,那是个恶人横行的世界,而所谓的梁山好汉不过是一帮在乱世中求生存的“狠人”而已。

事实上原著开篇第二回,作者施耐庵已借洪太尉之口暗示过,那梁山的一百零八将对应的正是他从伏魔殿中放出一百零八个魔将。

而原著中那些梁山好汉的形象或许会颠覆你的认知,比如本文要提到的这位,他不英勇,不帅气,能力一般,甚至还欺软怕硬,可即便是这样一个人,也混上了梁山。

一、名不副实的外号

话说《水浒传》中的那些绿林好汉多半都有个响亮的外号,一方面一个牛气哄哄的外号的确是能够唬住敌人,另一方面,若某人的外号早已响彻绿林,那他在闯荡绿林之时,自然能方便许多。

(梁山好汉剧照)

比如那梁山的老大哥宋江就是个武艺平平之人,可不论他走到哪,都总能得到绿林兄弟们的接济,正是因为他早年间慷慨解囊接济各路绿林好汉得来的口碑,他那“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的外号早已深入人心。

不过很明显,宋江的外号并不属于那种“自我吹嘘”的类型,他这外号名副其实,不论他人品如何,至少表面的仁义,他是做到了,他对绿林兄弟们的确是从不吝啬。

而梁山之上的其他的好汉就未必如此了,尤其是那些名列地煞的好汉,他们外号多半都有自我吹嘘之嫌。

比如那“打虎将”李忠,这家伙不过是个街头卖艺人,哪里打过虎,且不说真正打过虎的武松是否介意,就问李忠遇上了梁山的八只虎和五虎将是否尴尬?

(樊瑞、项充、李衮剧照)

又比如那“八臂哪吒”项充与“飞天大圣”李衮,他们固然随樊瑞一同干了不少坏事,但这二人岂有孙大圣和哪吒的能力,他们顶天也就是两个“超级兵”一般的存在,比一般的士兵稍微强一点罢了。

不过这些角色虽然狂,但遇上事了还真不怕事,而本文要提到的这位好汉就不同了,他是典型的吃软怕硬之人,那人便是八只虎之一的“跳涧虎”陈达。

二、欺软怕硬之人

严格来说,梁山那八只虎基本都属于“外号狂,实力弱”的人,哪怕是名列天罡的“插翅虎”雷横,也只能说实力平平,在书中鲜有亮眼表现,反倒是真正的虎将却从不屑于在外号上做文章。

那“跳涧虎”陈达有何才能?

这角色初登场时,书中提到过这么一段设定:“第二个好汉姓陈,名达,原是邺城人氏,使一条出白点钢鎗,亦有诗赞道:力健声雄性麤卤,丈二长鎗撒如雨。邺中豪杰霸华阴,陈达人称'跳涧虎’。”

(陈达剧照)

若把陈达的名字遮住,这又是“力健声雄性麤卤”,又是“丈二长鎗撒如雨”的描述,乍一看还让人误会这是在描述林冲呢。

事实上陈达在后来表现着实配不上这描述,而读过原著的人也知道,大部分好汉的“赞诗”其实都有夸大其词的成分。

之所以说陈达欺软怕硬,正是因为他对强者的态度过于卑微了。

他们少华山的几位头领也算是作恶一方的小霸主了,在少华山一带没人敢惹他们,打家劫舍的事儿他们也没少干,不过某次他们要去华阳县劫粮时,心中却犯起了嘀咕,因为去华阳县要经过史家庄,而史家庄有个史大郎名为“九纹龙”史进,另外两位头领杨春和朱武都有些忌惮那人。

此时陈达则显得格外霸气,他说了这么一句:“兄弟懦弱!一个村坊,过去不得,怎地敢抵敌官军?

(朱武剧照)

朱武和杨春也没在听了陈达的盲目自信之语后迷失自我,而是向陈达介绍起史进来,接着他们三人有这么一番对话:“你两个闭了乌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只是一个人,须不三头六臂?我不信!”喝叫小喽啰:'快备我的马来!如今便先去打史家庄,后取豹阴县!’

好小子,陈达此时够硬气的,不过说最狠的话,就难免挨最狠的打,当然,不想挨打,及时认怂也可以,陈达后来就选择了后者。

当真正看到史进的那一刻,陈达心中就毫无战意了,史进那浑身龙纹的模样着实唬人,不过外号和纹身能唬人,史进那一身肌肉和手中的棍棒却不会唬人,你且看陈达见了史进之后,又是何态度?

原著道:“陈达在马上看着史进,欠身施礼。史进喝道:'汝等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犯着迷天大罪,都是该死的人。你也须有耳朵,──好大胆!──直来太岁头上动土!’陈达在马上答道:'俺山寨里欠少些粮食,欲往华阴县借粮,经由贵庄,假一条路,并不敢动一根草,可放我们过去,回来自当拜谢。’

(史进剧照)

陈达这表现那叫一个“卑微”,当然,后来的他还是与史进交手了,只是结果可想而知,陈达被史进绑了去,还是杨春、朱武去求情,才将陈达救了回去,后来史进落草少华山,三人还认了史进当大哥。

三、唯一的亮点

如此一个欺软怕硬之人为何能上梁山?

其实上梁山看的从来都不是实力有多高,而是看这人是否忠义,毕竟他们结义的地方就叫忠义堂,而陈达的为人也配得上忠义二字,这一点从他被史进擒去之后,杨春、朱武愿意去求史进放人也能看出来,若他是不义之人,如何会有这种过命的兄弟。

后来陈达、杨春也追随史进在昱岭关一同战死,算是对得起“忠义”二字,只是他在故事初期那欺软怕硬的姿态着实好笑,只怕放眼整个梁山,也找不到第二个比他还怂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