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忆洪灾中的采访

 zsw77792 2023-08-02 发布于陕西

□ 吴定国

1983年7月31日安康城区那场特大洪灾,到今年整整40年了!

4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然而这40年,安康城区一江两岸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

1983年的夏季,是一个雨季。特别是进入7月份后,中雨大雨下个不停。我经常拿着相机来到汉江大桥下拍照。

记得在当月的安康日报一版报眼的位置上刊出我拍摄的新闻图片,说明文大概是这样的:连日的大雨,汉江水暴涨,汉江大桥如同中流砥柱,巍然屹立在江水中。

安康日报社记者袁治强在抗洪一线采访。

后来事实证明,这座大桥质量优良,经住了特大洪灾的考验。

7月25日,我经当时的社长张成彬的同意,陪同地区供电局负责宣传的张秦生南下深圳,给他们局里购买相机。出发前,大雨不停地下,我把一双儿女安排到旬阳县城我父亲的家中。在深圳那短短的7天时间里,我帮他购买了相机后,也用我随身携带的相机,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市如火如荼建设的图片。这些图片,有的在深圳市举办的大型摄影展中参展,有部分在《深圳晚报》刊登,获得《深圳晚报》好新闻一等奖,还获得了2008年度全国晚报社“赵超构”新闻图片二等奖。

8月3日,我吃了早餐后,坐在我们居住的那个非常寒酸的小旅馆的登记处,看到了一张《人民日报》,我顺手拿起来一看,把我惊呆了!头版的左下角刊出了“陕西省安康城区遭特大洪水袭击”的消息。

这下,我就不可能在深圳多待几天了,找到张秦生就对他说:“我要回安康。”我坚决要走,他辩不过我,只好乘车来到了广州车站。在售票口,经过安康的车票全部没有了,我掏出记者证,耐心地对售票员把好话说尽,她说只有站票。上了车,一站就路程过半了,好不容易对列车长说明情况,中途才给我们补了卧铺票,这样才使我们疲惫不堪的身体得到缓解。

8月5日清晨,列车到达安康。出站后,看到了广场外面的人乱糟糟的,没想到在这里,我遇见了我们报社编辑部的王催之。我问他:“老王,你看到我的夫人没?”他对我说:“现在谁也不知道哪个人在不在。”他急着要采访,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步行进城。

当我走到大桥头时,解放军战士们在桥头执勤。没有通行证是不可以进城区的,我掏出记者证说明情况后,他们让我们进城了。一过大桥,到处都是倒塌的老房子,那一片惨景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边走边拍照。上午8点多,我行走在如今的“秦巴市场”处的低洼处,洪水退后,留下了一汪汪发臭的污水湖。

一辆“解放”牌大卡车,不知道从啥地方被洪水推到这里了。两位解放军战士手拿钢探条,坐着皮筏子在扎探有没有死亡的人。我拍下照片,如今这幅图片网上可以找到。

当我回到了当年在安康农校里的报社时,看到了逃难来到报社的夫人陈双琴,我悬着的心总算是落地了。她给我述说了“7·31”傍晚时候的事情:她在我的大侄儿吴永强的帮忙下,把我最值钱的电风扇、收音机和一些照相器材搬到了那座旧楼房的二楼。还有好多日常用品和照片底片来不及搬走,只是带着一些生活必需品让永强用自行车推走。当她行走到新华书店十字路口时,还想回家再拿点东西,这时候遇见了报社的炊事员老郑,他对双琴说:“快点到农校吧,水进城了!”说话间,洪水就把她脚面都淹没了,或许就是这一句话,救了她一命。

安康日报社记者张会鉴(右)、陕西日报社记者胡武功(中)、安康地区群艺馆干部李西平(左)在抗洪一线采访。

当晚时分,那滔天巨浪在大北门下,把我们的房子荡成平地了!房后面的地方,还被特大洪水冲出一个很大很深的坑。

中午我吃饭后,又要骑车子进城采访。夫人对我说:“我知道你回家后,不会管家务活的!你采访拍照是大事。”说着她拿着被洪水冲过的被面,到农校的那口堰塘去清洗。也就是这天,《安康日报》正常出报纸了。

当年我的办公室,也就成为我们的居住地。所好的是,报社的员工和家属没有一个人遇难。也就是从这天开始,我每天骑车子进城采访拍照。到了晚上我拖着疲惫的双腿走进暗房冲洗胶卷,等胶卷彻底干了,放大版面需要的新闻图片。这样的活,我还没有等到天亮就完事了。待画版面的余鹤龄(病逝了)和赵红桥上班了,我的图片已经放在他们的办公桌上了。

在老城区的各个街道上,都有来自兰州部队的战士和当地驻军以及武警部队战士的身影。每到一处,他们都尽全力奋战。这场天灾对安康城区真的是灭顶之灾。特别是在洪水袭击中有多个家庭家破人亡,这样的打击对人们的伤害是没法弥补的。

在灾害面前,也是对我们新闻人的考验。水灾后,8月份的天气,每天都是烈日当空照,发霉腐烂的街道上的泥巴散发出难闻的味道。

我推着车子,边走边看边拍照。只要是看到了好的场面马上记录这难得的瞬间。

原安康电影院对面安悦街的糖业烟酒门市部外,一个战士和营业员抢救出来的钱清理后,和账本上的分文不差。真的是秋毫无犯的人民子弟兵!我也拍了一个打瞌睡坐在废墟中的战士,照片出来后,看了总感觉没有拍出子弟兵的精气神来,我都感动不了,咋能打动读者呢?我想,只要我用心,那震撼人心的、反映出解放军救灾的镜头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

大概是8月中旬,当我骑车子来到距离大北街不远处的原安康县税务局门外的街边时,看到了几个疲惫不堪、浑身泥水的战士倒地睡觉的场景时,我的心激动得都快跳出来了。自行车没放好,倒在泥水中,我也不管它了。掏出“碧浪之家”120单反相机,先用黑白胶片拍了两幅,等我换上反转片后,背后突然传来了一个战士的声音:“照相了!照相了!”那些疲倦不堪的战士眼睛勉强睁开看看我后,翻身又睡着了。

这样精彩的画面彩片远远不如黑白胶片拍得好!就是这幅图片和另外一幅图片我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新闻摄影展,也被摄影界的权威刊物《中国摄影》选中,命名为“安静下来的英雄”,刊出在1984年第5期上,并让我写出详细的拍照经过。同样是这幅图片也被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新华社看中,作为我国1978年至1987年改革开放10年间涌现出来的优秀新闻代表作刊登在《中国新闻年鉴》一书中。

安康地区群艺馆李西平(左一)当年拍摄的战士手流鲜血待命的图片获“大众摄影”年赛一等奖。地委宣传部的宋选成(左三,已病逝)拍摄了倒塌前的邦克楼。陕西日报社胡武功(左四)的作品《当洪水袭来之际》获得当年最佳新闻摄影奖。安康日报社记者张会鉴(左五,已病逝)正在采访中。兰州某部队的王红(右一)。

解放军救灾中,真的是一身泥水一身汗水啊!一天下午,我来到安康县百货公司的库房里,只见一个个战士把可用的东西抢救出来,有的战士干脆只穿裤头,赤膊上战场,在那臭气刺鼻的仓库里一把一把地把还可利用的东西从污泥中掏出来。

8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正好拍摄了火线入党的新闻现场图片。后又看到几位在抗洪救灾中表现突出的战士在鼓楼街道一片废墟的地方,面对着鲜红的党旗,迎着初升的太阳宣誓入党。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新闻图片呀!

在小北街十字路口,兰州部队正在这里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指战员,给他们披红戴花,中省地的新闻采访人这个时候可是忙坏了。

8月10日上午,我在大南街道看到了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的肖华代表兰州部队给战士们讲话,号召他们再接再厉把抗洪救灾这个仗打好。

大概是在8月中旬的一天晚上,社长张成彬对我说:“定国,你明天就不要一个人早早到城区采访了,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要来安康城区视察灾情。我们坐车到城区吧!”我说:“好!”结果我们去迟了,没有看到万里副总理和其他中央领导人。无果而回,我也是后悔不已。

万里副总理来安康的亲民形象给安康城区灾民留下深刻印象。安康日报社在抗洪救灾的报道中,社长张成彬、副总编尤金山也是亲力亲为。老记者王催之、牛春元、张会鉴每天都深入灾区现场报道新闻。上面的几位老报人都先后病逝了。如今,健在的老报人张运德、纪群富、袁治强、袁泽强等都已是退休的老人了。

1983年8月中旬,安康日报社社长张成彬(右,已病逝)与陕西日报社高级记者元树德(中)、张运德在互通新闻信息。

在1984年的《中国新闻年鉴》8月大事记中有这样的描述:1983年8月2日,从洪水中刚刚解脱出来的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张成彬同志,立即召开党委会,组成了两套班子,一套抓社内救灾工作,一套抓编采出版工作。必须以绝大多数力量投入采访……这一时期新闻的时效性最强,在出版抗洪救灾专刊期间,记者见报稿164篇,约14万字。

新闻年鉴中还说:在这场特别的战斗中,职工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在采访第一线的同志,奔波在酷暑烈日和灾后一片泥泞中。经常是喝不上水,吃不上饭。张会鉴同志患有肝病,白天外出采访,晚上赶写稿件。一个月见报稿1万多字。摄影记者吴定国出差在外省,从报纸上看到安康受灾的消息后,提前赶回。没有回家看一下被洪水一扫而光的住房,就投入到采访活动中。在20多天中,被采用照片37张,占见报图片一半。

《安康日报》在一个月里,共出版抗洪救灾专刊23期,还为地区抗洪救灾指挥部发出大量的宣传简报。全社职工在经受巨大的考验中,为新闻业史写下了生动的一页。 

(本组照片均由吴定国拍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