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忠康为什么特别反感人们学习颜真卿的《勤礼碑》?两个原因道出真相

 书法古今 2023-08-02 发布于陕西

书法名家陈忠康说,提到学习楷书,很多人就去学习颜真卿的《勤礼碑》,对于这一点我特别反感,学习它基本上都会被学坏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作品并不能真正代表颜真卿的真实水平,因为它是清末民国才挖掘出来的,此前人们就没有学过这个。二是这个拓片的笔画是严重失真的,当然,凡是刻本刻出来的都不是本人真正的书写水平,不是真正的书法,是加工过的二手货。

对于陈忠康的这种观点,许多书法爱好者甚至是书法家都以此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说,照你这么说,清代出土了很多以前的,包括金文大篆、隶书等,都是不能学的,那什么可以学?也有人说,我想这位博士可能是在楷书方面有缺陷,提起楷书就胆膻,所以也就建议人们不要去学习楷书了。还有人说,这是什么观点?明显是自己楷书不行,还要说古人的书法不行,才去建议大家不要去学。

《勤礼碑》是颜真卿为祖父所写的神道碑,是他晚年时期的代表作品,历代以来被人们所推崇和学习,尤其喜爱楷书的人,都会把《勤礼碑》作为临习的经典作品,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结体端庄大方,宽绰舒展,拙中见巧;气息浑厚雄强,生机郁勃,代表盛唐审美风尚,深受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在当代,许多人以此创作的书法作品,也曾在各类书法大赛中入展或获奖,可见它是人们学习书法的经典范本。

陈忠康是一位书法博士,毕业于中央美院美学博士,现任中国美院书法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陈忠康是“二王”一脉在现今书坛的代表人物,风格清畅超妙、风规自远。作为当代传统帖学的忠实传承者,用笔理性,气息舒缓,古意盎然,在广大青年书法爱好者当中曾一度形成了“陈忠康书风”。其作品曾获“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展”一等奖、“兰亭七子”之一。

陈忠康为什么要说颜真卿的《勤礼碑》是“二手货”而不能去临摹学习呢?其实,只要对照他本人的学习路径就可以得到一些答案。书法分为帖学和碑版两种,当然还有金文、摩崖等,就帖学来说,陈忠康主要是从这里走出来的,他主要研习王羲之一路的帖学书法,哪怕那些版本都是刻出来的字帖,但陈忠康的书法毕竟还是从帖学这里来的,因此,他对碑版的书法就找出了不是原迹的理由,这也是自然的一种自我思维。

陈忠康还建议书法爱好者不要去学习碑版书法,凡是刻出来的再拓到纸上的,他认为都是“二手货”,是严重失真了的作品,对学习书法有害无益。一些网友就认为,在明清时期出土了大量的以前的石刻作品,难道这些都不能去学习了吗?陈忠康的说法似乎太过偏激了。既然前人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宝贵财富,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学习?启功以前也说过,学习碑版书法有局限性,但要“透过刀锋看笔锋,只要我们把笔势、笔法弄清楚,楷书不就是能写好了吗?

陈忠康楷书作品

对于陈忠康的观点,可能还有许多书法爱好者并不赞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观点,一起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