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这个老小区如何破解“停车难”?

 东海若水斋 2023-08-02 发布于河北

调查 | 217个车位、1200多辆车!天津这个老小区如何破解“停车难”?

原创 天津广播 天津广播 2023-07-30 14:20 发表于天津
图片
车位难题如何破?

位于河西区的港云里小区,只有217个车位,拥有机动车的家庭却超过500个。可即便如此,小区内不仅没人使用地锁进行占位,车辆的停放也很有序。

 

图片

▲小区道路虽窄,却畅行无阻。


对很多老小区来说,停车资源紧张带来的社区管理混乱,甚至邻里矛盾,都是看似无解的难题。港云里社区究竟用了什么“高招”,破解了这个难题?天津广播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小区近三分之一车位被地锁私占



2020年底,孙茜当选港云里社区新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上任后第一周,她就在小区里到处转转,了解居民大家对社区管理有什么诉求。大家反映最集中的就是小区停车位问题:

“他占着车位给儿子用,一礼拜停不了两天,浪费!”


“凭什么你占上就是你的,我还想停这呢!”


“你这车太高,停在我家窗户前,影响我采光!”


“我岁数大,汽车一启动,我就睡不着了!”

位于河西区的港云里社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现居住着1000多户居民。近些年,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小区的车位早已不够用。此外,由于地处万象城、彩悦城超大商圈周边,总有些在附近工作或购物的外车进入小区“免费”停放,使车位紧张问题更加突出。


图片

▲紧邻大型商圈的港云里


无奈之下,部分居民开始私设地锁进行占位。最多时,小区内近三分之一的车位被人私占,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矛盾。


就在孙茜上任前一周的一个晚上,分别住在16门和1门的两位居民因为车位争执不下,甚至大打出手。最后,邻居拨打了110报警,民警到场后,才将双方劝开。问题的起因,占车位的一方坚持车位是自己的;而另一方则认为,这是小区公共车位,应该先到先停





“电子围栏”看出了决心



孙茜决定把解决小区的停车难题作为当务之急。新上任的港云里社区居委会班子,几乎都是“新人”,刚开始时,大家对能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心里也没有底。


“我不打保票,先做起来,办法总会有的。”她对同事们说。


在前期的走访中,除了用地锁占位,居民最反感的,就是外车的随意进入。于是,孙茜向上级部门申请了专项资金。很快,小区的出入口,就都立起了电子围栏。同时,孙茜带领着网格员,对安装地锁等占压物的居民逐个做工作。大家看着立起来的电子围栏,明白了居委会的决心。很快,小区内的地锁都消失不见了。


图片





从1家7辆到1家1辆,居民能同意吗?



围栏立起来了,下一步就是将居民的车辆信息录入系统。可是,当孙茜看到物业公司收集上来的车辆登记信息时,却傻了眼。因为,登记的车辆足足有1200多辆。而小区内划定的车位数,也只有217个。


孙茜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很快发现了问题。一位家住5门的住户,登记了7辆车。而根据网格员掌握的情况,这户人家,只有两位老人居住。很显然,老人把所有子女的车辆都进行了登记。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


于是,在网格员的协助下,物业公司又重新核对了车辆信息,数量虽然减了不少,但依然超过900辆,是现有车位数量的4倍多。其中,有300多辆,是家庭的第二辆车。


尽管老旧小区的停车具有很强的潮汐性,但如果是1:4的车位比,很多工作繁忙、早出晚归的家庭,很可能一辆车都没法停进小区。到时,刚刚清理的占位地锁,可能很快又会回潮。


于是,孙茜和同事们商量之后,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所有小区内的有车家庭,每家只登记一辆车。这样,就可以将车辆数降低到500个左右。只要再想办法增加一定数量的车位,就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业主的停车需求。


然而,不出预料,问题又来了。


一家一辆车的决定一出,立刻就有很多居民来到了居委会。


“我是小区的居民,凭什么不让我的车都进来。”


“不行就收费,一个月300元我也交得起!”


“要是不让我进,谁都别好过!”


面对大家的质疑、愤怒,甚至过激的言论。孙茜和同事们早有心理准备,她耐心地解释:港云里是老旧小区,和新的商品房小区不同。在当时的建设标准中,是没有预留停车位的。因此,现在划定的车位也不具备产权属性,并且数量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只能选择尽可能公平的方法。如果不进行规范管理,最后吃亏的,还是大家。


在近一周的时间里,孙茜和所有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一早就在居委会里接待,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只要有居民来登记车辆信息,她们就一遍一遍耐心解释。最终,一家一辆的登记制度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车辆登记工作顺利完成。





车位竟然能这么“挤”出来!



电子围栏立起来了,车辆登记也完成了。只剩最后一项工作,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挖掘车位资源。


港云里小区共有217个停车泊位,可登记的车辆总数是534辆。经过测算,只要将车位数增加到300个左右,就可以基本达到动态平衡。但对于寸土寸金的老小区来说,这又谈何容易?于是,孙茜决定通过协商议事会制度,请居民们一起为增加停车位出谋划策。


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港云里社区召开了20多场协商议事会,近500位居民先后参加议事讨论。其余居民,也通过调查问卷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率超过90%。社区收到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图片


家住16门的张大娘提出,小区后排的几趟通道里,有一些用砖头垒起的便道,如果改成坡道,能多停不少车。于是,社区立刻通过“吹哨报到”机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修缮,一下子,就增加了17个车位。


图片

▲改坡后的便道


家住4门的李大爷提出,小区里有好多废弃的电线杆,不仅占据空间,还有安全隐患。“哨子”再次响起,又增加了7个车位。


图片

▲拆除电线杆后划定的车位


家住9门的李女士说,小区里的宣传栏挡住了一片空地。这次,没有吹哨,而是孙茜带领同事,将宣传栏进行拆除,只保留其中的一个电子屏,又增加了6个车位。

图片

▲宣传栏拆除前后对比


看着大家提的建议都很快得到了落实,居民们纷纷挑起了大拇指。


但住在港云里七门的李大爷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我儿子每礼拜给我送饭送菜,开车过来没地方停,我还是想给他登记个车位。”


在最初登记时,李大爷写了儿子的车牌号,但在后期的核对中,由于不是本小区居民的车辆,被删掉了。李大爷的情况在小区居民中并不是个例。作为老小区,在港云里生活的老人很多。前来探望的子女,停车需求也很大。但整体的停车时间相比常住居民,确实少了很多。


如何满足这部分合理需求,又不造成车位资源的浪费?


“弄个临时停车的卡吧,家里有孩子总过来看望的,也给登记上,一个月给个几十个小时的停车时长,不就够了嘛!要不每次来,都在外面花钱停,也怪不近人情的。”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居民柳大娘提出了建议。


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了众人的认可。最终,临时停车卡的停车时长被确定为40个小时。并且,大家还给它起了一个温暖的名字——“爱心卡”。


随后,居民们又针对搬家、维修等临时停放车辆提出了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停车制度。


当然,议事会现场并不总是风平浪静,也发生了不少“面红耳赤”的争论。


在一次讨论中,家住三楼的方先生提出,小区内大多数一楼窗前的过道都很宽敞,如果划定车位,可以增加不少。但此言一出,立即遭到家住一楼的孙大娘的强烈反对。


“我不同意啊,爱停哪停哪,一楼肯定不行。”


“凭什么不让停,又不是你们家的地方,买房也不包含外面的公共区域啊?”


“我就是不同意,有本事你把车开到你们家三楼去!”


眼看双方你一言我一语,火药味越来越浓,孙茜赶紧插话:“大娘,您这么反对这个事,肯定有您的道理。跟我们说说好吗?”


“下雨天的时候,本来我家也可以开窗户透透气的。平时晚上十二点多,我刚睡着一会儿。咣的一声,车门关了,他人走了,回家睡觉了。可把我吵醒了,心脏突突的,再也睡不着了。瞪着眼看天亮,你知道我有多难受吗?”


听了孙大娘的话,率先打破沉默的,正是家住三楼的方先生。


“不好意思大娘,给您道个歉,我之前真没想到这些,给您添麻烦了。以后我再停车,一定会注意的。”


“没事儿,我知道你们年轻的也不容易。要是都像你们这么讲道理的,其实停了也没事。”


一场争执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达成了和解。孙茜更感到,邻里之间,本就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充分沟通后,绝大多数都能得到化解。


经过议事会协商,后来很多一楼的住户都同意划定车位。最终,港云里小区的车位数,定格在297个,比原来增加了整整80个!





这个社区的经验能推广吗?



如今的港云里,曾经的抢占车位、私设地锁等乱象都消失了,渐行渐好的社区秩序、愈加和谐的社区氛围让居民们纷纷点赞。


港云里社区的做法,开始在其他社区推广。不久前,与港云里一路之隔的四新里,也安装了电子围栏。不久后,就将启动车位的重新划定和车辆登记。


截至去年年底,天津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330万辆,对于停车资源本就有限的老旧小区来说,停车难题及衍生出的社区秩序问题日益突出。港云里社区依靠社区居民共同协商、解决小区停车难的做法不失为一种借鉴。


近日,天津出台了《城乡社区协商指导规范》,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详情)


图片


其中明确,小区停车作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可以启动程序,通过城乡社区协商来逐步解决。


       
图片
记者 | 吴昱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