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精临——张浩

 朝歌淇水悠悠 2023-08-02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张浩 号缶鸣斋主,河南南阳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甲骨文书法研究会会员、南阳市书协副秘书长、卧龙区书协副主席、首届中国毛笔与硬笔书法大展“双十杰”书家、甘肃简牍书法院特聘书法家、国内多所大学特聘教师。书法作品在全国书法大展中入展、获奖多次,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多篇。作品分别被中国文字博物馆、常德市人民政府、经济日报社、军事博物馆、中国邮票博物馆以及尼日利亚驻华使馆、香港大公报社、澳门城市大学等机构收藏。

大朴不雕 天真自然

——我眼中的《汉任城王墓刻石》

从某种意义上说,《汉任城王墓刻石》是隶书中的一个另类。

对于书法,我一直崇尚格调高古、朴茂雅致、古拙遒劲、率意自然一路的书风。隶书和篆书是我主攻的书体,从《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到《里耶秦简》《马王堆帛书》《石鼓文》等,我都进行过系统临习。

直到几年前,看惯了典型隶书碑刻的我,在一次偶然机会遇到《汉任城王墓刻石》时,令我心头一振,心想:这也是隶书?隶书也能这样写?

《汉任城王墓刻石》属于汉代隶书中的小众群体。汉代隶书是汉字书写形式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以雍容、端庄、古朴、厚重的形体,受到历代书家的喜爱和推崇。人们认识、研习隶书,大都遵从以汉碑为载体而流传下来的典型隶书为蓝本。但是,这种典型隶书,都是经过当时士大夫阶层雅化的书法作品。它以横取势,讲究“蚕头雁尾”,讲究“波挑”,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然而,在当时的汉代社会,除了士大夫阶层外,大多数的民众使用的则是另外一种不大讲“波挑”和“蚕头雁尾”的更开放、更随意的书写形式,可以称它们为通俗隶书。像《曹全碑》《礼器碑》《石门颂》《张迁碑》……这些汉代隶书名碑我们都耳熟能详,甚至对它们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征也能了然于心,而对于《汉任城王墓刻石》等这些民间碑刻,大多人对其不甚了解,甚至闻所未闻,更不用说对其书法艺术风格的把握和挖掘了。

任城王汉墓位于山东济宁萧王庄,墓主人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之孙、任城国始封王刘尚。该汉墓包括石墙、顶石、封门墙、各室底边石等共计4500多块,已清理出带字的近800多石,墓石数量之大、涉及地域之广是空前的。从裸露在外的题刻看,这些黄肠石来自东平国、任城国、山阳郡、宁陵等十几个国或县。而黄肠石上的刻字,则多为石工留下的地名、人名题刻。这些题刻,刻前一般不经过书丹,由刻工直接捉钻子锲凿而成。石刻上这些常见的东汉实用性文字,体现了当时民间书写的主流风格。

学习《汉任城王墓刻石》,并不是说该“刻石书法艺术”有多么高超、多么精妙、多么优美,但它从另一个角度使我们认知了汉代隶书除庙堂碑刻之外、民间通俗隶书的真实面目,为我们多角度、全方位认识隶书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在这些刻石作品中,民间的那种质朴、率意、自然、粗犷、天真的艺术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一块没有经过加工过的“璞玉”、没有经过开发的原始书法“荒田”,呈现出的书法风貌是下层人民书写状态的自然流露,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没有任何的精雕细琢、没有任何的经营摆布,所刻写的内容也不甚讲究,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对仗的文字,都是一些人名、地名;在具体的刻制过程中,甚至连“书丹”都没有,直接由工匠提钻上阵,信手锲凿而成,并出现笔画增加或减少现象,充分体现了2000多年前东汉时期民间隶书的真实书写风貌。这些作品雕刻随意,写法简捷、通俗;笔画不计长短、朴实、无波挑;结体自然、率意,或纵或横,随字形而变;线条张力十足,飘逸灵动,洒脱稳健。

王镛先生在《中国书法简史》中,对《汉任城王墓刻石》评价说:“这批墓石题刻风格奇肆豪放,朴拙自然,结体造型多有奇思妙想、出人意外之处。其中'薛公伯’当有数十刻,每刻都能出奇不凡,体现了石工丰富的结构想象力。”

写隶书追求质朴、古拙之意很重要。《汉任城王墓刻石》带给我们的不是技法,它没有庙堂隶书碑刻装饰性、雅致性和精细性,技法层面的东西很少,它更多的是一种“道”——大朴之道、自然之道、率意之道、稚拙之道、天真之道。读此碑刻,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民间烟火气,甚至有呛人的味道。那些夸张的线条、扭曲的字形、活泼而无成法的结体,以及作品中透出的那种大朴不雕、天真烂漫的韵味,令人过目不忘。这些书写的主要方式虽保留了隶书的框架结构,但出现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例如书写形式上出现的变横势为纵势以及减笔字和楷书的萌芽等。我们还发现,今天一些书家的大胆创新,人们在2000年前已作过类似的尝试,真是巧妙的契合。正是这种大胆的尝试,才导致了中国文字向楷书的变革。

我想,学习《汉任城王墓刻石》的重要意义在于:如何将民间通俗隶书的朴实自然、率意天真的风貌和庙堂雅化隶书进行有机融合?如何对隶书的结体方式、字形结构进行大胆探索和尝试?如何在创作中表达民间隶书那种自然烂漫、天真朴实的风格意趣?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命题。

图片《任城王墓刻石》局部


图片
临摹作品

图片

作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